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G20:欧美退让亚洲声音渐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4月03日 17:42  经济观察网

  经济观察网 记者 程明霞 现执教于华盛顿大学的雷克斯·瑞菲尔(Lex Rieffel)曾担任美国财政部国际事务经济学家。早年他曾作为美国志愿军被派往印度。这些经历让他对亚洲市场保持着持续的兴趣和关注。在伦敦G20峰会之前,他发表的《关注亚洲想要什么》(Focus On What Asia Wants),是少有的深刻洞察新兴经济体在金融危机与世界新格局中的现状与心思的文章。

  瑞菲尔在文中称,整个世界似乎都在期待一个“美国制造”的危机解决方案,但世界更需要的也许是一个贴着“亚洲制造”的标签的峰会。在伦敦峰会闭幕后接受本报采访的瑞菲尔虽然也认为峰会基本可以算做成功,但他比很多人对峰会后的全球经济前景要悲观。

  经济观察网:你曾说,峰会上的每个人都想要不同的东西,那么从这个结果来看,每个人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吗?你觉得这次峰会算是成功的吗? 

  瑞菲尔:  综合来评价的话,我认为伦敦峰会算是成功的,至少有两方面的成功吧。首先,它实现了一些合理的期待。像以往一样,很多专家之前对G20峰会抱有的期待是不现实的。其次,其实没人真的知道怎样才能真正稳定金融市场、消化有毒资产,从而重振全球市场的信心。峰会采取的这些措施,我们只能说,希望它能凑效。

  全世界的人们都应该意识到,根本没有显而易见的捷径让我们走出这场危机。各个国家的政治家和政策制定者们会不断调整他们的策略来应对各种状况。

  瑞菲尔

  经济观察网:你说世界期待一个“美国制造”的危机解决方案,但更合适的其实应该是一个贴着“亚洲制造”标签的方案,那么,最终峰会的结果算是哪里制造呢? 

  瑞菲尔:  最终的峰会公告,既算不上“美国制造”,也算不上“亚洲制造”。很明显的,它同时体现了G20内部三种不同声音的综合。

  美国的声音很生动地反应在总统奥巴马的潜台词中,他说人们不能期待美国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摆脱困境,带领全球走上持续稳定增长之路。欧洲的声音则体现在建立新的金融稳定委员会的决定,以解决对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不足。亚洲的声音则体现在对IMF的改革上,以增加新兴经济体在IMF中的话语权。

  这三种声音的混杂,相对于危机之前美国和欧洲在G7、G8占据优势的局面,是个很大的进步。

  经济观察网:峰会对全球经济走出危机真的有帮助吗? 

  瑞菲尔:  峰会在短期内影响全球经济的可能性非常小。这场危机非常严重,在下次峰会,也就是7月中旬的意大利峰会之前,取得什么重大进展基本是不可能的。也许在秋季峰会之前,我们能看到一些全球经济的乐观前景,但是,经济的重新复苏很可能要到2010年。没有必要把经济复苏归功于任何一次会议或什么政策,它会是很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如果2010年全球经济真的开始复苏的话,最多我们可以说,G20和许多国家的共同努力,成功避免了这场危机延长的更久、破坏力更大。

  经济观察网:有人认为拯救世界要靠G2,美国和中国。 

  瑞菲尔: 一些评论员建议说,只要中国美国齐心协力,就有能力将全球经济带回正常轨道。从理论上来说,这种建议是有依据的。但事实是,中国和美国国内的政治力量,会限制政府和决策者的作为。

  我想,两国能一起为世界所做的就是避免贸易保护主义。而在各自国内,一些大胆的政策会对民众有利,会有助于经济复苏,但是会遭到本国富人阶层和权力阶层的抵制。

  经济观察网:你也认为IMF在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糟糕表现,让亚洲对IMF充满不信任感,那么你对IMF的改革有什么期待?你如何评价中国关于SDR的提议? 

  瑞菲尔: 我想不仅是西方人,即便是中国国内的专家也很难知道,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的建议,会多大程度上促使国际货币体系从以美元为主转向以IMF的SDR为主。同样难预测的是,这样的中国官方声明会多大程度上影响到IMF的日常工作,尤其是在中国在IMF获得了像日本一样多的权限之后。

  无论如何,在许多亚洲国家指责IMF对全球经济起到了负面作用的批评声中,周小川先生的提议至少确认了,中国依然认可IMF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所以才能在伦敦峰会上达成壮大IMF的承诺。如果真的能兑现这些承诺,会有助于我们在2010年看到全球经济的复苏。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