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加沙之战:大国势力的摸底考试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3月11日 17:24  《环球财经》杂志

  以色列发动“铸铅行动”时,正是布什行将卸任之际;以色列结束军事行动,恰好在奥巴马宣誓就职之时,以色列一举一动好像非常符合美国的舞步

  □ 周峰/文

  “天下仍不太平”这句话,似乎永远适用于中东。

  在2009年初这几十天里,美国和伊朗因为2月3日伊朗试射卫星,以及美国羽毛球队未能如期访问伊朗,彼此继续斗法,美伊关系,变数依旧;同时,奥巴马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具体政策还未出台,基地二号人物又在沉寂多时后现身,鼓动进行自杀式袭击。两河平原,混乱依旧。最让世界关注的还是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大打出手。虽然哈马斯已同意接受为期一年的新停火协议,但来自加沙的火箭弹仍不时光顾以色列南部,以色列军用直升机也不时去轰炸隐匿在地平线下的哈马斯地道。巴以关系,难解依旧。

  但正是在这些“依旧”之下,中东各类复杂的关系却给当前大国实力对比,提供了一次“探底”的机会。

   事变?“世变”?

  进入2009年,地缘政治的观察人士讨论最多的问题,就是2008年改变了的世界主要大国的力量对比。这种说法的依据,集中于2008年8月和9月。

  8月8日,中国举办了北京奥运会,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作为一个大国崛起的标志。同日,俄格军事冲突爆发,这被视为俄罗斯教训极力想加入北约的格鲁吉亚,并且警告一再借着北约东扩挤压俄战略空间的美国的关键一招。一切表明,俄罗斯已不想再隐忍,而要重振雄风。作为这一事件的延续,2009年1月俄罗斯掐断经乌克兰输送到欧洲的天然气,因为乌克兰同样感觉美国的怀抱更能给它安全感。

  而在9月,金融危机突出显现出排山倒海的力量,一边冲涮美国的帝国根基,一边以旋风式的横扫抽打着欧盟、日本等经济体。于是一种观点流行开来:美国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百年一遇的重创,世界已经形成了更接近多极化的态势。

  作为这一证明的还有法国。萨科齐似乎是当年戴高乐的再版,热衷于对其他大国显示强硬风格。不过他采取的是另一种方式。与戴高乐对北约保持独立不同,萨科齐主张重新回归北约,并因此引起崇尚独立的法国民众的困惑。戴高乐当年顶住美国的反对,作为西方大国率先与中国建交,萨科齐却一再选择接见达赖喇嘛,挑战中国领导层的忍耐力。戴高乐习惯于在首都巴黎接见各国领导人,萨科齐则热衷于四处奔波斡旋。而让他引以为傲的是当俄格冲突让世界目瞪口呆时,时任欧盟轮值国主席的他一手拉住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一手拉住格总统萨卡什维利,最终促成双方停火。

  于是2008年似乎给人们这样一种大国关系新印象:美国在衰落,俄、中在崛起,法国等欧洲国家正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回复到戴高乐时代。

   美国通过“摸底”考试

  然而,这一切在2009年初中东局势的变化尤其是加沙之战中,其实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美国的霸权地位根本没有动摇,其他国家的影响力尚难与美国相提并论。

  中东可以说是最能集中测试大国影响力的地方。正应了那句“中东是大国的舞台,也是大国的坟墓”的名言,加沙之战,对大国实力格局进行了“探底”。

  观察人士发现,虽然萨科奇以欧盟轮值国主席身份曾在“铸铅行动”开始之初表示将于1月5日前往中东斡旋,但以色列却在1月3日将“铸铅行动”从空袭发展到对加沙采取地面进攻,非常让萨科齐没面子。而此后虽然萨科奇如约前往中东,但问题并没有按他的意愿得以解决。加沙之战,反而是在奥巴马上台后戛然而止的。

  细心的人们一定会发现,以色列发动“铸铅行动”时,正是布什行将卸任之际。以色列结束军事行动,恰好在奥巴马宣誓就职之时,以色列一举一动好像非常符合美国的舞步。据消息人士说,就在加沙之战打得热火朝天而联合国安理会准备通过决议限制以色列对哈马斯火箭弹袭击的过度反应时,美国代表对任何不利于以色列的提议都毫无迟疑地加以否决,不允许出现任何批评以色列的语句。而后在2月初埃及斡旋以色列和哈马斯停火时,奥巴马的特使也几次造访中东穿梭其间,可以说影响力显而易见。也正是因为美国的作用,哈马斯与以色列的停火才最终落地。

  在法国与美国之间,谁的影响力真正具有实质性,可以说再清楚不过了。

  中俄明智答题

  但在中东,与法国多少有些不自量力的表现相比,中、俄的表现则明智得多。中国在加沙之战造成较大伤亡时,及时派出了中东问题特使前往埃及、巴勒斯坦、以色列斡旋,彰显了中国和平与和谐的外交理念。大家都是中国的好朋友,以和为贵,而能使冲突各方都成为中国人的朋友,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能力。

  在此次加沙之战中,俄罗斯基本上没有采取任何实质参与行动,而是专心经营周边和深入拉美。尤其是进入2月后,劳尔·卡斯特罗访问了俄罗斯,进一步拉近了俄罗斯与古巴这个美国后院的关系。同时,2月4日那天有几个消息可谓让奥巴马新政府感觉到凉水塞牙:在莫斯科召开的独联体国家会议传出吉尔吉斯斯坦决定关闭美国在吉的马纳斯空军基地,由此造成的租金方面的损失由俄罗斯提供补偿。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俄罗斯最终拨掉了美军设在中亚,威胁俄罗斯的“桥头堡”。同时有消息说,独联体将建立集体快速反应部队。这个部队回旋和保卫的空间,当然是北约谋求东扩的那些地方。

  可以说,俄罗斯既然自知目前的实力还不能在加沙显示话语权,就不如先把自己的事办好。当然,这并不是说俄罗斯在中东一点影响力也没有。事实上,在伊朗核问题上如果没有俄罗斯的支持,美国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同样,伊拉克问题发展到今天,也已经不是美国一家说了算的了,必要时美国也要寻求伊朗的帮助。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美国的实力正在逐渐削弱中。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网友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