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让欧元成为金融风暴中的稳定锚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6日 15:23  《中国金融》

  让欧元成为金融风暴中的稳定锚——访欧洲中央银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先生

  本刊特约记者 许兵

  2009年1月1日是欧元诞生10周年。在过去的10年中,欧元作为区域单一货币的最大成就是为区内成员国带来了整体性的价格稳定——对于一些成员来说也许不足为奇,但对另外一些成员国而言则是非常寻常的。尽管如此,欧元区成员国之间在国际收支、财政政策、结构性改革领域的不平衡及其对欧元可信度的挑战也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本轮金融危机可以说是欧元出台以来遭遇的最为严峻的考验。区内经济和金融市场能否尽快走出阴影并在全球恢复增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欧元能否成为区内名符其实的价格稳定锚和金融稳定锚?就上述问题,欧洲中央银行行长让-克洛德•特里谢最近接受了本刊特约记者、人民银行驻法兰克福首席代表许兵的专访。

  记者:引入欧元已经10年了,您认为欧元在为欧元区谋取经济利益以及提高自身国际货币地位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特里谢:自引入欧元以来,欧元区成员国享受了持续的物价稳定,而此前区内只有少数几个国家能使物价稳定达到这样的水平。物价稳定使所有欧元区公民都直接从中受益:收入和储蓄不受通胀的侵蚀,借贷成本下降。这有助于促进投资,增加就业,维护欧元区的中长期繁荣。单一货币已经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动力。

  最近几个月,我们发现欧元还有另一个好处:欧元就像一艘巨轮,在金融海啸肆虐时,置身一艘坚固、平稳的大船上远比处于一叶小舟更为安全。

  不过,创立欧元并不是要和任何其他国际货币竞争,我们并不寻求欧元的国际使用。创立欧元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欧洲单一市场。在我看来,欧元最大的成功在于:我们当初曾向欧元区公民承诺,在保持币值稳定方面我们将使欧元不亚于先前最为稳固的任何成员国的货币,现在我们成功地实现了这一诺言。

  记者:欧元区成员国之间在通胀、经常账户平衡以及财政平衡领域呈现了持续的差异性,成为欧元可信度面临的主要挑战,您认为需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应对这一挑战?

  特里谢:欧元的第一个10年中,欧元区通胀整体保持在较低水平,并且低于此前单个成员国的通胀。欧元区的经济规模与美国相当,如果你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目前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的价格水平差异与美国各州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很大区别。单一货币也提高了价格透明度,推动了贸易增长,促进了欧元区区内以及与世界经济与金融一体化进程。

  至于说公共财政问题,当初订立《稳定与增长公约》就是为了使欧元区形成统一的财政体系。正如大家所知,2008年年末欧盟达成了一个协议,要为应对经济减缓提供财政刺激。当时我代表欧洲央行理事会多次重申,这些财政计划应该在符合《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的范围内实施。

  记者:在金融动荡时期,欧洲有许多非成员国对采用欧元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您觉得应如何权衡欧元区扩展和维持其稳定之间的关系?

  特里谢:就像刚才我谈到的,金融危机凸显了加入一个较大的单一货币区的好处。不过,我觉得不存在权衡的问题,因为只有在保持稳定的前提下才谈得上扩展。《马斯特利赫特条约》规定的标准不会改变,这既符合整个欧元区的利益,也符合待加入国家的利益。我补充一点,在2009年1月欧元1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欧元区的第16个成员国——斯洛伐克。如果考虑到我们1999年开始时只有11个成员,便可看出欧元区对后来者是开放的。

  记者:欧洲央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在减轻欧洲经济衰退方面的效果如何?如果经济前景继续恶化,您觉得欧洲央行的货币政策还有进一步操作的余地吗?

  特里谢:首先,我要提醒一点,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欧洲央行都要实施既定的统一消费价格指数涨幅“低于但接近2%”这一货币政策目标。其次,目前欧洲央行在固定利率水平上向市场无限量提供流动性,无论是为期一周的,还是一个月、三个月甚至六个月的,都属于非标准措施。放宽抵押品合格标准也是一项非标准措施,尤其是在抵押品范围已经非常宽泛和灵活的情况下。由于上述措施的出台,欧洲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在过去12个月已经扩大了55%,这在危机之前是无法想象的。根据经验,我们还得准备应付下一步可能出现的非常情形。我不想排除任何可能性,同样,也不愿意事前对任何情形和措施作出预先承诺。我们在欧洲央行的分析基础上,周密考虑各种因素后对形势作出判断。

  记者:欧盟成员国就协调的财政刺激计划已经达成了某种程度上的一致。就《稳定与增长公约》而言,您怎样看待大规模财政刺激手段在短期和中期内对成员国公共财政稳健性的影响?近来一些成员国的主权债信用级别已遭下调,在欧洲央行不具备财政政策权力的情况下,成员国财政恶化的影响会在何种程度上损害货币联盟的可信度?

  特里谢:欧盟委员会的最新预测显示,2009年欧元区16个成员国的平均预算赤字将达到GDP的4%,其中7个国家将超过3%的上限。值得强调的是,这种情况仅仅是暂时的,应该尽快得到扭转。

  我们不应忘记,《稳定与增长公约》中的规定对于欧元区增强向心力是非常重要的。这些规定也是以严格的财政和经济准则为基础的。各成员国政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本国公民认为政府的财政政策不具有长期可持续性,那么公众的信心就可能流失。一旦信心匮乏,额外的公共支出就不会对经济增长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对于第二个问题,危机前一定时期内风险定价总体上处于相当低的水平,市场目前出现了高估风险的倾向。不过,作为一种货币,欧元并未因此受到影响。相反,单一货币已被证明其在危机时期扮演了信心锚和稳定锚的作用。如果回顾一下1992年和1993年发生的欧洲货币动荡以及导致的后果时,你就不难想象,假如没有欧元,这次金融风暴将会给欧元区国家的利率市场和汇率市场带来怎样的后果。

  记者: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为欧元区带来了哪些挑战?您如何看待主要经济体间为实现全球经济恢复增长而进行经济及货币政策协调的必要性?

  特里谢:我深信,所有中央银行都正在全力以赴履行其在经济领域所承担的责任,并针对特定情况作出必要的回应。我认为,将一家央行所采取的行动与另一家央行的措施相比是没有意义的。正如我前面所说的,当前欧洲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和融资抵押品制度已经处于“非标准”模式,欧洲央行所采取的政策举措可以被称作额外的“非标准风险承担”方式。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与大西洋彼岸的美联储也有非常紧密的合作。这种合作被证明是有益的,尤其是在我们当前所处形势下。国际会议,尤其是各国央行行长以及G20召开的全球经济会议,为参会行长提供了定期进行全面、公开讨论的平台。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这些会议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记者:鉴于到目前为止本轮金融危机的教训,您认为应该在哪些方面对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改革?

  特里谢:当前危机的突出特点是,其影响已经触及到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危机的根本问题在于对风险的规模广泛估计不足,以至于全球金融体系,特别是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对风险定价低估。发生这种现象的一个原因在于,人们普遍认为监管不应该妨碍金融创新,且市场可以充分进行最大限度的自我调节。然而当前的市场动荡表明,这种观点具有严重的误导性。当市场危机加剧时,许多金融机构才意识到其风险管理体系并不如当初设想的那样可靠和健全。

  我们一直重视在央行和银行监管当局之间保持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我们在这次新问题、新困难出现之前就一直持这种观点。我们理事会的立场仍与欧洲央行成立之初时非常接近。我们强烈主张,必须加强对大型跨境金融机构的监管协调。

  目前,欧洲经济与财政部长理事会(ECOFIN)已经提出了一些主要的改革建议,欧洲议会也在着手进行若干研究,欧盟委员会设立了专事研究金融体系改革的拉鲁西埃工作组(De Larosiére Group,雅克•德•拉鲁西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欧洲议会的一项建议是让欧洲央行在跨境金融机构监督协调领域扮演特别角色。在美国,美联储拥有对主要大型跨境机构进行金融监控的职责。此外,我也看到来自私人部门和金融行业的类似建议。作为欧洲央行理事会主席,我目前还无法提供理事会对此问题的立场,但我对前述建议所显示的对欧洲央行的信心感到鼓舞。

  在任何情况下,无论是对全球金融还是国际经济,我们都不应将脆弱性视作全球化市场经济的一种常态。在全球范围内提倡“坚强有力的弹性”的新概念将是极其重要的。

  记者:近期修正的GDP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您如何评价中国全球经济地位的提升?

  特里谢: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绝对是令人震惊的。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北京我至今记忆犹新。我能理解,如今的到访者很难想象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北京和中国的其他大城市所发生的巨变。中国社会和中国经济取得的巨大成功不仅深刻地改变了中国,同样也给全世界带来巨大变化。我们相信,在发挥越来越大的全球经济和金融影响力时,中国也将承担所有相应的全球责任。-

  采访稿由中国人民银行驻法兰克福代表处李师伟、何乐翻译,许兵译校。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