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融危机下银行业的肖申克救赎(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8日 22:13  CCTV经济半小时

  我们该如何汲取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

  对很多国家由政府出钱大笔注资,力图拯救金融机构的做法,许多商界领袖都认为这些措施还远远不够。毕竟,这是一场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几乎所有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出现多年未有的同步衰退,全球经济增速大幅下滑,救市计划稍有差池,就会遗患无穷。所谓鉴古知今,历史上我们又有哪些应对金融危机的成功经验值得关注和借鉴呢?

  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暴跌,美国经济陷入危机,一场席卷全球的大萧条拉开了序幕。短短三年之间,美国的9000多家银行中就有700多家倒闭。

  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果断实施新政,对银行系统提供30余亿美元加以扶持,同时清理、关闭2000多家“非健全银行”。但由于美国经济本身大幅下滑,因此银行业复苏缓慢,直到20多年后,随着实体经济的复苏,银行业的估值才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本世纪初,受泡沫经济破灭拖累,日本金融体系剧烈动荡。2002财年,6大金融集团共亏损4.6万亿日元,但到了2005年,日本大银行已经迅速摆脱3年前的困境恢复了元气,仅在2005上半财年,它们的经营利润已经高达1.7万亿日元。

  日本银行为什么能在短短三年内起死回生?最重要的原因是日本实体经济的复苏,在2004财年,日本倒闭企业比前一年度减少15.9%,债务总额减少34.1%,为13年来最低,银行冲销坏账支出大幅减少,甚至许多呆坏账也随着企业经营好转而复活。而在当前的金融危机下,世界银行业的好运显然还没有到来。

  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简世勋:“各国银行业危机的过去告诉我们修复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没有快速奇效的灵丹妙药,目前要做的应该是通过新政策减轻银行业的痛苦,同时新政策最好绕开银行系统执行。”

  简世勋,汇丰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是全球金融领域的权威分析人士。他认为,各国对金融体系的援助计划之所以没有迅速起效,是因为这些援助措施治标不治本。他的看法与朱民不谋而合。

  朱民:“现在更多的问题是在经济层面,而不在金融层面,所以一味地去就金融解决解决,我觉得也不见得解决问题,现在金融已经渗透到所有的方面,因为金融最大的问题涉及到居民消费,所以是整个实体经济,从金融解决金融已经不行了。”

  记者:“用解决整个经济问题的视角来解决金融的问题,而不是头痛医头。”

  朱民:“对,你现在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头痛医到脚上去,然后这个事情就完全搞乱了。”

  就在一年多前,人们还在为次贷危机没有蔓延到实体经济而心存侥幸,一年后,源自美国的金融海啸已经把世界经济三大巨头美国、欧洲、日本掀翻在地。

  在经过几个月的扩散和演变后,这场危机最终成为1929年大萧条以来世界范围内最大的一场金融危机,全球三大经济体美国、欧洲、日本相继步入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是预测,2009年还将持续衰退,预计增长率分别是 -0.7%、-0.5%和-0.2%。

  由于房地产市场、汽车市场等实体经济领域受到严重冲击,银行业绩普遍大幅下滑。上月16日,花旗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仅在去年第四季度,花旗就亏损了82.9亿美元。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悲观的说,经济增长疲软可能会持续3年,局部地区可能要经历两场经济衰退。”

  施瓦布,达沃斯论坛“掌门人”,联合国发展规划委员会副主席,正是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将达沃斯论坛办成了一个国际顶级的商业领袖聚会,并被誉为“经济联合国”。

  简世勋:“根据以前银行业危机的情况来看需要三到四年的时间,这将是一个比较困难的时期。”

  进入2009年,我们看到世界几个主要发达经济体又在纷纷酝酿新一轮的财政扩张政策。刚刚上任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努力推动总额7750亿美元的新经济刺激计划,欧盟表示,不排除扩大2000亿欧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可能,而德国预计近期推出第二套以促进投资为核心的经济刺激方案,耗资约500亿欧元。也许一年两年,也许三年五年,全球金融业总会复苏,但我们该如何汲取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强监管,减少贪婪,避免前车之鉴,这次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也有许多商界领袖进行了反思。

  今年2月4日,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做出惊人之举,他公开指责拿着高薪的华尔街高管,称这种行为是可耻的,并且宣布,得到政府资金救助的美国金融公司高管工资将受限制,最高年薪不得超过50万美元。其实,从此次金融危机爆发的那一刻起,投机、贪婪、危机元凶等等充满敌意的词汇就被纷纷抛到了银行家们的身上,一夜之间,往日创造无数财富神话的资本英雄们变得千夫所指,再加上他们在公司破产后还能享受“黄金降落伞”制度带来的高额补偿,银行家们不仅遭受空前的道德质疑,还必须承受危机中失业者的怒火。

  而在愤怒之余,更多的人冷静下来,思考这场危机到底源自哪里,政府对金融机构监管的缺失、银行的过度投机行为、银行家们责任和报酬如何平衡的问题,都成为人们反思的重要内容。

  史美伦:“这次的金融风暴可以说是金融海啸带来的,深度跟广度都很大,主要的原因我个人感觉,对风险投资,而且对衍生产品这一类的投资是认识不够的。”

  史美伦,汇丰银行非执行副主席,前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素有“铁娘子”之称,曾在中国证券业掀起了一场“监管风暴”。

  记者:“一些国家,这些商业银行国有化了以后,比如说英国、法国都提出了一些要求,比如说分红是什么样限制,对高管的奖金有些什么样的限制,这个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这些银行家的开拓和创新呢?”

  史美伦:“我想创新肯定是有一些会受到影响,可是以前的创新,我感觉也走得太远了,过分了。”

  朱民:“监管和创新永远是一对矛盾,那么这个矛盾永远是在斗争和协调中发展,没有监管,整个的市场就会走向歪路,这一次典型的金融危机就是美国放松了监管,让市场原教主义完全放任自流,来产生了这样的结果。”

  记者:“用奥巴马的话来说,这是犯了孩子们犯的错误。”

  朱民:“问题出在监管者只看这个公司,一个公司的问题,他没有把整个银行业,金融市场连在一起,问题出在什么地方?问题出在监管者和财政部和银行之间的信息沟通是不够的,它技术性的监管加强了,它整个宏观的实力削弱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使得美国这样成熟的金融市场体系的国家,犯下了如此不可理解的一个错误。”

  银行业将会迎来怎样的2009

  刚刚过去的2008年,注定会在全球金融史上留下难以忽视的一笔,2009年对全球的银行来说又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美欧日三大经济体的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究竟能取得什么样的实际效果?全球经济到底是出现U型的触底反弹还是走向L型的一蹶不振?会不会出现新一轮通货紧缩,导致金融市场更加萧条?2009年还有很多疑问在等待着我们。

  进入2009年,美国银行业依然危机四伏:股市方面,银行股成为“重灾区”,从今年年初算起,美国银行和花旗集团的股价下跌了约50%,富国银行的股价下跌约37%,摩根大通的股价下跌约28%。

  欧洲银行业也是一片惨淡,在英国政府宣布第二轮银行业救助方案后,由于投资者担心政府将大批银行国有化,欧洲银行股在1月19日集体暴跌,英国第二大银行苏格兰皇家银行股价暴跌67%,跌至25年来的最低水平,巴克莱银行、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也分别下跌10.2%、8.07%和6.49%。

  一边是政府在奋力救市,一边是银行在苦苦挣扎,已经在金融危机中辗转反侧了几个月的全球银行业,将面临一个怎样的2009?

  达沃斯论坛主席施瓦布:“这次金融危机十分严重,全球的许多银行都需要从新打理其货币储备,世界各地市场都失去了信心和信任,我们要重建市场信心。”

  记者:“有人说到2011年前不会出现恢复迹象,有人说是2009年,您作为一个经济学家如何看待这些?”

  施瓦布:“乐观的预测2009年秋天将会开始恢复,如果从更实际的角度来看可能要明年恢复。”

  尽管恢复还需要时间,但是很多人都认为,银行业已经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刻。

  记者:“现在,人们又在谈论全球金融体系,您能给出一个准确的或者可靠的假设吗?”

  施瓦布:“我认为,(去年)9、10月份时世界的经济形势比现在差很多,当时金融体系的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尽管银行目前还面临一系列问题——我不是在低估目前问题的严重性——但目前的流动情况已经好多了,各国政府也坚决支持银行,我认为情况已经改变了许多,我认为目前银行系统尽管面临挑战,但并不像去年9、10月份那样遭到全面的威胁。”

  半小时观察:为什么观众喜欢《肖申克的救赎》?

  我在达沃斯论坛上,多次听到这样一个争论,有人认为,本次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周期的必然,也就是说经济运行有高峰有低谷,我们正处在这个节点上,金融危机的爆发不可避免;另一种观点认为,危机是由于我们的金融制度和管理存在着巨大缺陷,危机爆发完成是人为造成的。

  坚持周期论的人认为,拯救危机最好的解决方案是政府拿出巨资帮助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恢复正常运转,而坚持制度缺陷的人则认为,只有重建制度才能真正解决危机,当然这就必然导致既得利益集团要失去他们的蛋糕。所以我们不难理解,欧美国家对金融机构的每一次救助引发民众的巨大争议。

  金融机构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对于危机中的银行业必须要进行救助,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于银行家的贪婪、疯狂以及违法违规就可以法外开恩。如果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位银行家不是人品清白,受人冤枉,他的越狱和自我救赎就不会得到观众最大程度的同情。

  由于我国政府实行适当的资本项目监管,使得中资银行在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中逃过一劫,但对于这场危机的反思,仍然应该让我们下定决心对中资银行的监管加大力度。和跨国银行巨头相比,中资银行在效率、管理和服务上还有不小的差距,多年前,工农中建四大银行就曾因为呆坏帐居高不下而出现了技术破产,最后不得不靠国家财政注入巨额资金让它们获得新生。这些呆坏帐中有许多是国家指令性货款计划造成的,但也有不少是因为银行内部的管理混乱而出现的损失。现在中国经济仍然保持9%的高速增长,国家又投入巨资启动内需刺激消费,这为中资银行快速发展、赶超国际同行提供了绝佳机遇。但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我们的中资银行能否在好的时代里改掉坏习惯,这是一个巨大考验。否则这些坏习惯将会把好时代变成坏时代,目前的全球金融危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再深刻不过的教训。

  最近关于国泰君安百万年薪的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也许所有的银行家、券商以及保险公司老总们,都该想想,为什么在《肖申克的救赎》里那位银行家救赎会得到观众的同情。

转发此文至微博 我要评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 相关专题: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手机看新闻 】 【 新浪财经吧 】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留言板电话:95105670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