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危机总统奥巴马(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09日 02:36  经济观察报

  未知的四年

  这美丽的一天会如蜜月般延续一段时间,但“可能只有3个月”,曾参与奥巴马竞选工作的佐格比(JamesZogby)说,“在他宣誓就任以后,美国人会给他一段喘息的时间,让他慢慢来表现。”佐格比博士现任ArabAmerican研究所总裁。

  他说,他希望全世界也能给奥巴马,美国的新总统一段时间,让他一件件事情来做,白宫改变了,“但是小布什留下的烂摊子没有变,外面的世界也没有变”。

  布什政府过去8年来的糟糕表现,其实大大帮了奥巴马的忙,“在这么不景气的情况下,任何共和党人恐怕都难以竞选成功。”位于华盛顿的加图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道恩说,毫无疑问,“经济是左右今年美国大选的决定性因素”。

  但一旦代替布什住进白宫,金融危机就不再是奥巴马的转折点,而可能是滑铁卢。“布什8年来挖了一个大坑,现在把铲子塞在坑里,交给了奥巴马,”佐格比说,“要么,奥巴马把这个坑挖的更深,要么,奥巴马得把这个坑填平”。

  始自华尔街的金融危机,已经深刻损害到了美国的实体经济和美国人的日常生活,选民们所有的期待,就是结束现状。他们把希望寄托在年轻的、宣称要清理华尔街、惩罚贪婪的银行家、帮人们保住房子的奥巴马身上。

  “比如说,当股市崩盘的时候,我看到他的团队去找巴菲特进行商议。这表示他是一个注重行动的人,他知道在什么时候应该找什么样的人来咨询。”来自中产阶级的芭席(HumairaBasith)像许多选民一样,把经济议题放在选择总统时的首位,她认为,奥巴马的优点在于“他会采纳适当的人选来治理经济”。

  不过资深竞选顾问马克·佩恩认为,“他其实还没有什么清晰的经济政策。这要等到他的内阁班子组建好了才能看出来,他的经济主张是否能很好地解决危机。”

  虽然如此,还是有很多人表达了对奥巴马担当“危机总统”的信心。“奥巴马身边围绕着一些很棒的经济幕僚,其中包括巴菲特,美国最富有的人;还有PaulVolcker,前美联储主席;和两位前财政部长RobertRubin和LawrenceSummers。”道恩说。

  摩根士丹利亚洲区主席罗奇也认为,“奥巴马当选对美国和全球都是个好消息”。

  但在投票日曾大涨的美国股市,却在奥巴马当选的次日大跌。曾常驻华盛顿、现居伦敦的国际事务资深评论家霍齐森(GodfreyHodgson)认为,奥巴马处在非常尴尬的处境中。

  “如果奥巴马允许华尔街那些犯了错的银行家,拿着纳税人的钱走人,他就会失去竞选时积累的选民对他的信任,”霍齐森说,“但如果他对华尔街太严酷,又会严重打击国内和国际市场信心,让市场现状更糟。”

  曾担任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咨询顾问的佩恩,建议奥巴马将克林顿时期的人物拉进自己内阁,帮助他处理经济事务。克林顿的8年总统生涯创造了出色的经济成绩,奥巴马也在自己的多次竞选演讲中承诺,“我要给你们当年克林顿总统给你们的,民主党懂得怎么搞好经济。”

  民主党向来主张“大政府”、认为市场应被管制,美国人最担心他们执政的“社会主义”倾向,这也是共和党一方在竞选时大肆攻击奥巴马的地方,许多支持共和党的小生意人也认为,奥巴马的经济主张是对美国资本主义的背弃。

  奥巴马本人在回应对民主党“大政府”倾向的批判时,在历次竞选集会上反驳说:“我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大政府或者小政府,而是一个更聪明、更好的政府”。

  今年曾两次访美观察美国大选的王勇认为,奥巴马应对美国金融危机的能力有待观察,但基本而言,他的方向会是,“沿着市场经济的方向,加大政府干预的力度”。王勇是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王勇与奥巴马的竞选团队进行过交流。作为中国学者,他注意到,他们之中的很多人都非常了解中国。“我认为奥巴马也深知美中合作的重要性”,王勇说,以往美国新任总统第一年往往对华关系较冷,此次两国有望从第一年开始就进入良好的状态。

  霍齐森建议,作为政治偶像的奥巴马,必须克服那些寻找快速解决之道的诱惑,而致力于真正艰难的结构性改革,比如,医疗保障、教育、基础设施改革、社会安全保障等等。

  但同时“他必须迅速行动,”霍齐森说,“上一次大胜的民主党总统约翰逊说过,‘你只有一年时间’。”

  如果一年之内,美国人仍然在丢掉工作、失去房子,11月4日那美丽的一天,可能变成奥巴马噩梦般的4年。

  (本报记者刘伟勋对本文亦有贡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来源:经济观察网

以下是本文可能影响或涉及到的板块个股:
    新浪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