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国际产业资本纷纷避险中国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7日 15:19  北京日报

  本报讯(记者王刘芳)面对深不见底的金融危机,躲避由此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成为全球产业界的本能反应。当金融危机演变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一步步加大,越来越多的国际大佬坐不住了,受危机影响相对较小的中国,顿时成了他们眼中的避风港。

  中国临“危”不乱

  “金砖四国”以及东南亚的新兴经济体一直是全球产业资本喜爱的去处。在此次金融危机中,中国在新兴经济体中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

  本周一,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宏观经济数字显示,今年三季度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了9%的增速,前三季度的累计增速达到9.9%。而自从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不断蔓延以来,巴西央行已向本国金融市场注入229亿美元,俄罗斯和印度则双双被美林列为受金融危机影响的“高危”名单。北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赵弘表示,相比之下,中国的吸引力自然增加了。

  巨头相继增资

  国际产业资本进入中国的脚步,似乎没有因金融危机而延缓。仅最近一个月,就有多家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或向中国追加投资。

  9月28日,巴菲特间接控股的中美能源控股公司宣布出资18.9亿港元,收购我国充电电池生产企业比亚迪10%的股份。本月初,美国最大的网上招聘企业Monster公司宣布,在此前持股中华英才网45%的情况下,再以1.74亿美元现金完成对中华英才网的全额收购。与此同时,吊足了中国球迷胃口的美国NBA有了大动作,要在中国12个城市新建篮球馆,这个数字最终还可能扩大到30个。本月中旬,惠普公司宣布在中国重庆建设第二座PC工厂。7天连锁酒店集团也在本月16日宣布,国际知名的金融投资机构英联投资和华平基金已经通过股权融资的形式向该公司注资6500万美元。

  后市长期看好

  一个多月前,日本最大二手车零售商Gulliver集团(中国)公司在上海正式成立。几天前,全球最大的二手车拍卖公司美瀚与北汽的合资公司正式运营。各国汽车公司更是急于向中国输入原装进口汽车。

  从相关数据,不难解释汽车等消费品生产企业何以如此迫切地进入中国。美国今年前9个月汽车总体销量下降了12.8%,9月当月更是同比减少26.6%。欧洲主要汽车品牌销量在今年1至8月累计下降3.9%,8月当月更是下降5.7%。而我国车市今年前9个月仍然保持了10.1%的增幅。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表示,一方面人们收入减少,消费能力下降;另一方面,银行不会再像从前那样支持负债消费的模式。

  北京工商大学世界经济研究院主任季铸表示,中国政治稳定,且拥有巨大的消费市场,而这两个优势条件都不会轻易改变。

【 新浪财经吧 】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