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韩经贸合作发展新趋势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4月07日 09:22 中国经济时报
徐长文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韩经贸合作持续发展,韩国已是中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也连续四年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贸易国和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又成为第一大进口市场。自2002年开始中国已经成为韩国企业的第一大投资对象国。预计2008年两国贸易额将达1700亿美元,2013年可能达到2500亿美元。现在中韩两国正就建立自由贸易区(FTA)进行全方位的研究,FTA建立后两国经贸关系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中韩两国贸易快速增长。 新世纪以来中韩经贸合作发展迅速,7年来以年均25.2%的速度增长,不仅高于同一时期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24.7%的水平,更高于韩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13.6%的速度,也高于同期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欧盟(25.3%)、美国(21.9%)、日本(13.6%)的年均增长水平。 2007年中韩贸易再创历史新高(见表1),中韩贸易发展快于中日贸易和中美贸易。1992年中韩建交时贸易额只有50亿美元,经过15年努力,2007年达到近1600亿美元。中日贸易1978年达到近50亿美元,经过26年到2004年才达到1600亿美元;中美贸易1980年达到近50亿美元,经过24年到2004年达到1600多亿美元。有人说美国和日本是韩国最主要的经贸伙伴,而实际上,中韩贸易已接近韩国对美日贸易的总和。如2007年韩日贸易额为826亿美元,韩美贸易额为830亿美元,两者之和为1656亿美元,约相当于2007年中韩贸易额。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首先,两国经济快速增长,近7年来中国经济年均增长10.1%,韩国经济年均增长4.7%。经济的快速增长不仅为中韩各自的出口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也为双方相互进口开辟了广阔的市场。其次,两国领导人频繁互访、人员往来大幅增加,两国关系全面发展,韩国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韩正在研究建立FTA关系,这些为双方的经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最后,韩国企业对中国投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带动了韩国产品和相关零部件对中国的出口,同时韩国企业又将在中国生产的产品返销其国内市场,增加对韩国的出口。根据中国海关统计,7年来中国从韩国的进口年均增长23%。另据韩国统计,2004年中国已成为韩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2007年又成为其最大的进口市场。 中韩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 中国对韩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纺织原料及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矿产品、植物产品和化工产品等六大类商品,2007年这六大类商品出口占对韩出口总额的81.1%,比上年增长26.8%,成为推动2007年中国对韩国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 中国从韩国的进口主要是机电音像设备及部件、化工及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塑料橡胶及制品、矿产品、光学医疗仪器等六大类商品,这六大类商品进口占从韩国进口总额的比重由2006年的92.2%上升到2007年的93.3%。两国进出口商品的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从过去的以原料型为主转向以制成品为主、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方向提升,两国经贸关系已经进入水平分工的新阶段。 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再创新高。 中国对韩国贸易逆差从2001年的100多亿美元,到2003年一举突破200亿美元,2004年突破300亿美元,2005年达到400亿美元,2007年达到476亿美元,连创新高。韩国已经成为中国对外贸易逆差最多的国家。韩国的统计也表明,自2003年起,中国已经成为韩国仅次于美国的最大贸易顺差国。 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踊跃。 2001年以来,韩国企业对中国直接投资一直处于较高水平。2004年对中国投资额达62.5亿美元,居当年各国之首。2007年韩国对中国投资达36.8亿美元,又超过日本成为对中国投资最多的国家。 据中方统计,目前韩国在中国建立的企业已有4万家,实际金额达380多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美国之后的第三大对中国投资国。
【 新浪财经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