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国经济持续疲态 亚洲能否独善其身(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2月13日 03:17 金融时报

  不过,当前的亚洲与过去相比还是略有变化。以前的情形是“美国打喷嚏,亚洲就得重感冒”,但现在,亚洲经济正在出现相对独立的一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近来的多份报告皆认为,新兴经济体正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砝码,世界经济正越来越依赖中国、印度、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的表现。世界银行认为,至少从目前来看,发达经济体降温对东亚和中国的影响还“有限”。

  “在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出现更多经济疲弱的态势之下,剔除日本的亚洲经济体将能够很好地抵御上述三大经济体所带来的冲击。”瑞信的报告显示,剔除日本的亚洲经济体在2008年实际GDP增长率,低于瑞信预计的7.8%的幅度不会相差1个百分点以上。其中的部分原因是中国、印度、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新加坡等经济体,会得到强大的本地需求的拉动。

  但在此之中,瑞信认为,相对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经济放缓,上述亚洲经济体所面临的经济增长风险略有不同。其中,中国和印尼的“风险最小”;印度、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是“略有风险”;而香港,新加坡和台湾是“风险最大”。除此之外,瑞信还认为,2008年印度和韩国将承受较大的金融风险。主要原因是,印度银行将无法再像2007年一样从外部获得巨额的投资资金,而韩国,由于银行正在大力为高额的短期外部债务进行再融资,韩国的信贷条件将吃紧。

  面对经济衰退风险,全球多家央行已经开启降息大幕。除了美联储大刀阔斧降息之外,英格兰银行2月7日降息25个基点,将基准利率降至5.25%,但欧洲央行仍然采取强硬的货币政策立场,该央行同日如期宣布维持现行利率4.0%不变。

  截至目前,美联储和英国央行已经多次降息。陈颖嘉认为,由于美联储采取激进降息措施,最近有迹象显示一些亚洲地区的利率前景也发生了改变。为了阻止大量热钱的涌入,预计亚洲地区央行将会中止其紧缩周期。

  瑞信认为,对亚洲各央行来说,政策面上的经济增长的风险将会高于通胀风险。中国的财政政策将转为扩张并且信贷条件将会慢步骤放松一些。不过,尽管亚洲各央行已经有心放松货币政策,但是高成本引导的通胀压力,将限制绝大多数亚洲经济体减息的幅度。瑞信还认为,剔除日本的亚洲各央行很可能会继续让本国货币升值。预计2008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将为10%至12%,这将使得人民币在2009年成为亚洲货币中升值最快的货币。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