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美国商务部助理部长论进军中国新能源产业(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01月23日 13:53 金羊网-民营经济报

  新能源市场的开拓无限商机

  记者:从您的角度看,您认为中美之间清洁能源合作有多大的市场?

  薄希金:经过多年发展,美国在太阳能技术、大型风力发电机组、生物发电、废物发电等领域的清洁能源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同时,美国企业也看到了中国庞大的新能源市场,中国企业与美国有着强烈的合作愿望,可以说商机无限。目前来中国进行新能源市场的开拓,应该是最好的时机,最好的地方。

  2007年4月,我第一次率清洁能源贸易团来中国访问时,中美一次签约上千万美元,再加上一些后续合同,双方贸易额达上亿美元。此次随团来访的有16家美国企业,他们将与数十家中国企业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其中蕴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难以用数字衡量。

  记者:您认为清洁能源的合作将对中美贸易产生什么影响?

  薄希金: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内的合作,对缓解双方贸易不平衡状况有益,符合中美双方利益。从长远来看,不仅有利于两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对全球各国开展能源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出口管制不会涉及新能源范畴

  记者:出口管制是否将限制两国清洁能源技术的合作?

  薄希金:出口管制是世界整个贸易体制的重要环节,我也在不同场合反复谈起。美国与中国的贸易合作会采用现代化的方法,我们现在实行“合法终端用户”计划,对技术最终使用者验证,看他是否用于军事目的。在这方面,我们正在与中国政府和公司合作,并且简化加入“合法终端用户”计划的程序,中国客户可以直接申请,获得高科技技术。

  显然,出口管制不会涉及到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记者:2007年12月16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终达成“巴厘岛路线图”协议。协议规定,美国作为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清洁能源技术,而不仅仅采取贸易合作的方式。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薄希金:巴厘岛进程是整个联合国总体框架的一部分,美国政府会积极参与,履行相关承诺。此外,美国也积极参与亚太清洁发展和气候新伙伴计划(CCP),这是一项以企业界为主导,以技术为推动,基于结果的计划。我们希望与其他国家合作开发新能源技术,使其商业化,让越来越多的国家从中获益。美国与中国的清洁煤节能技术开发正是其中之一,它将促进中美贸易深化。

  期望更大程度的市场开放

  记者:在中美清洁能源合作方面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薄希金:我关心的有三个问题,即知识产权保护、能源产品定价市场化和市场管理法制化。保护知识产权是全球面临的共同问题,中美应按照合作共赢的原则共同努力。我们许多公司不愿将创新性最好的技术卖到中国,他们担心耗尽心血研制的产品被盗用。这也是美国政府和众多公司顾虑重重的问题。我们将就此与中国商务部和发改委等政府部门沟通,以期优化中国的知识产权环境。

  记者:中国的清洁能源市场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薄希金:中国政府将清洁能源写在“十一五”规划、十七大报告等纲领性文件中,这意味着中美将会有更大的合作空间。在国内外贸易上,建议中国政府继续实行近几年的开放政策,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清除不必要的障碍。比如,中国政府要求新建风电场使用的风电机组国产化率在70%以上,毫无疑问,这种规定直接限制了国外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

  此外,我们希望中美双方清洁能源合作制度化,以能效论坛为主要方式的对话机制能够发扬下去。我认为,中国政府应尽快加入WTO的《政府采购协议》,开放政府采购市场,拓展采购渠道,形成中国更为优化的公开招标体制。到那时,美国企业将有机会参与采购进程,更有利于深化两国贸易合作。

[上一页] [1] [2]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