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油价预测:让巴菲特少赚了158亿港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31日 01:10 第一财经日报

  

  2007年的原油期价差一点创造了“油价过百”的神话2007年的原油期价差一点创造了“油价过百”的神话。

  包括巴菲特在内的许多投资人士,很难发自内心地相信,油价可以这么快距离每桶100美元只剩下不到1美元的距离。尽管在此之前,有机构发出了“油价过百”的预言,但在国际原油供应没有发生实质性的中断之前,这一天来得似乎太早了一点。

  巴菲特的操作“失误”

  巴菲特今年下半年对中石油(0857.HK)H股的抛售,是一个与油价预测有关的有趣的小故事。

  今年7月,纽约原油期价再次突破每桶70美元。巴菲特认为这是一个“蕴藏风险”的价格,开始分批减持于2004年低位买入的23.39亿股中石油股份。

  清仓完毕后,巴菲特虽然获利颇丰(共获利35.5亿美元,约277亿港元),但他仍然对媒体表示,“后悔卖早了一点”。后来伴随着原油期价逼近每桶100美元,中石油H股飙升至20港元附近,如果他继续持有中石油,其市值将比获利金额高出约158亿港元。

  当然,再高明的“股神”都不可能在最高点卖出所有股份,巴菲特的操作也许十分高明,但他仍然承认,“对油价的预测显得保守了一点”。

  事实上,2007年的原油期价几乎是一个从每桶51美元向99美元单边上扬的牛市,巴菲特的减持时间刚好是油价从72美元向99美元的发力起点。造成这波上涨的主要原因是美元的持续贬值,以及动荡不安的地缘政治、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暧昧的增产政策,这些因素引来了投机资金的推波助澜,使原油期价创下了99.29美元(2008年1月合约)的历史纪录,也将全年均价最终定格在每桶71美元。

  最好的预测者

  可能就是操纵者

  当然,巴菲特的“保守”并不是所有投资机构的写照,一些长期在商品期货市场上长袖善舞的炒家们,对油价有一种极度敏锐的直觉。

  根据公开资料,在9家预测了2007年油价的机构中,高盛、巴克莱和雷曼兄弟的预测最接近真实数据,而其他6家机构则明显低估了今年的油价。

  高盛预测2007年原油均价为69美元,仅比真实数据低2美元,这一误差毫不影响投资者对高盛预测能力的惊叹。因为,高盛除了较准确预测均价以外,还成功地预言油价将在2007年年底突破每桶95美元。

  雷曼兄弟的预测与高盛接近,为68.5美元。此外,巴克莱预测原油均价将在70美元以上,这是对均价最为准确的预测。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家机构都是纽约原油期货市场上最活跃的交易商之一。它们在此轮油价上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而摩根大通、美林、瑞士信贷的预测显得相对谨慎,预测值分别为64.05、65和62.5美元。

  与实际走势预测相反的是摩根士丹利、德意志银行和渣打,它们都认为2007年油价会下跌,均价会低于2006年的66美元,给出的预测值均不高于60美元。

  不过,摩根士丹利也是原油期货市场的积极交易商,他们的预测“失误”并不表明在今年原油市场投资的操作失误。有分析师指出,2006年底恰好是原油期价发生回调的时期,当时不排除摩根士丹利扮演了市场空头,其预测可能是一种战略行为。

  经过此轮年终盘点,一些投资者开始愿意接受这样一个结论:油价最好的预测者可能就是油价的操纵者,那些不愿相信所谓预测的人们,注定要为自己的“刚愎自用”付出代价。

  次贷危机增添了预测难度

  比较2006年与2007年的油价预测,会发现2007年的成绩整体不如2006年,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次贷危机的发生让不少机构始料未及,在他们去年的预测模型里,普遍没有将这一突发事件纳入其中。

  即便准确预测今年年底油价突破95美元的高盛,他们的研究报告的主要观点仍是以地缘政治为主导的原油供需关系的变化,对美元的贬值因素提及较少,对次贷危机更是没有料到。

  高盛商品分析师Jeffrey Currie曾表示,2007年原油可能涨到每桶95美元,除非石油输出国组织意外增产。他主要分析了两条上涨理由:美国原油库存持续减少;尼日利亚或伊拉克的供油可能再度中断,或伊朗遭到军事攻击。

  可以说,此次高盛的预测“成功”颇有点“歪打正着”的味道,他们认为可能导致“油价过百”的地缘政治危机并未真正恶化,而次贷危机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集中反映在美元的加速贬值上,成为油价连续刷新历史纪录的主要推动力。

  对美元与原油为何反向变动的解释,不少原油分析师喜欢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美元仍然是原油标价基准货币,美元贬值必然带来原油名义价格的上涨。而从当前OPEC的态度看,这一标价体系可能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在今年举行的第三届OPEC首脑会议发布的《利雅得宣言》里,并未将美元贬值带来的石油美元危机写入宣言。有分析师认为,这可能是OPEC在对美外交战术上的一种选择,因为此次OPEC首脑会议有意忽略了美国的原油增产呼声,但同时作为某种意义上的补偿,OPEC也未在公开场合讨论原本计划中的石油美元贬值与国内通胀的问题。

  当然,高盛与巴克莱、雷曼兄弟等机构并非超然世外的预言家,他们对原油基本面的敏锐洞察,可以第一时间反映在其果断的投资决策上;大规模资金的杀入成就了今年油价的神奇表现,也给其几乎“自导自演”的2007预测画上了一个漂亮的句号。


江南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