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寻找平衡与对等的金融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21日 02:46 第一财经日报

  陈达

  美国表面上是开放的,但在金融服务业其实也有一些限制,美国自身的银行业也没有充分放开,银行保险部门一直受到法律保护,尽管现在管制有所放松,但依然受到法律限制,仍算不上是一个自由市场

  第三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在冬日中的北京落下了帷幕,但对于大洋彼岸的华尔街来说,更加开放的中国金融业市场对他们就像春天般充满活力和生机。

  扩大外资参与深度和广度

  此次对话后,中方宣布依据相关审慎性规定,中方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公司包括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股票,允许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券,允许符合条件的外资法人银行发行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债券。

  “今天达成的这个成果可以理解为在中国注册的法人银行以及国外注册的公司发行A股,这个意义非常大,是继中国加入WTO后在金融领域资本市场开放迈出的很大一步。”中国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彭兴韵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他谈到,这不仅仅是流动性的问题,这对今后中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位置提升有很大作用,表明中国正在形成开放的金融市场,强化了中国与境外资本的流动。

  当外界对中国金融业跨出这一步感到惊喜的时候,外资公司持股比例问题也有了新的说法。

  中方同意在第四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宣布,中国证监会将就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公司及其对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进行认真评估,并基于评估结果就调整外资参股中国证券公司的股权比例问题上提出政策建议。

  中国银监会也正就外资参与中国银行业进行科学性研究。整个研究过程将于2008年12月31日前结束。届时,在政策评估结论的基础上,银监会将就外资持股比例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目前外资在中资银行的持股比例上限为25%,单一海外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上限为20%。在今年5月第二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时,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美国华盛顿明确表示,有关提高外资在中资银行持股比例上限一事,中国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没有设下时间表。

  而这一次尽管仍旧没有设定明确的时间表,但中方的态度却让美国的银行家们看到了更明朗的曙光。

  “美国式”施压

  众所周知,“游说”(Lobby)是美国政治中非常重要和典型的活动,曾经有美国政治学家说过,美国政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互动。

  “Engage China Coalition”(接触中国联盟)就是这些游说组织中的一个,在2006年12月中美第一次战略经济对话之时,美国金融服务论坛与其他7家金融贸易协会(包括美国银行协会、美国保险协会、美国人寿保险委员会、保险代理和经纪委员会等)联手成立了这个联盟,他们撰写白皮书上交给财政部部长保尔森和国会议员以及中国的政府官员,列出该组织认为中美在金融业开放方面可以达成协议的诸多问题,尤其是中国的开放。而美国财长保尔森在担任高盛CEO时,就是美国金融服务论坛的主席。

  在此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前的一周多时间里,该组织的重要成员造访北京,分别拜会了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中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以及中国证监会和商务部的高层,他们再次带着最新的白皮书来游说中国政府进一步开放中国金融业市场。

  “第三次对话确实在金融服务业上取得了进步,但我们相信改革的步伐还是太慢。”该组织重要成员美国金融服务论坛总裁罗伯·尼科思告诉《第一财经日报》。

  在尼科思看来,外资的持股比例问题不仅仅只在证券业和银行业,包括保险、期货等都要扩大,这对于中国长期的利益有好处。同时,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优质金融服务机构将使中国的消费者能够接触诸多金融产品,包括按揭、信用卡、个人贷款、养老金、理财产品等,这些可以降低中国过高的储蓄和为未来不可预知的事情作准备。

  安全与开放的平衡

  事实上,去年的12月中国纪念加入WTO五周年,而同时随着过渡期结束中国金融业也正式全面开放,而中国政府还是以非常谨慎的态度来对待这个问题。

  有专家指出,加入WTO,从长远看,对于中国金融业将是净收益,但是短期和中期必须注意到金融安全的问题。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本国的金融机构是否能够应对激烈的竞争,一国在其金融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抵御国内外各种威胁、侵袭的能力,以及确保金融体系、金融主权不受侵害,使金融体系保持正常运行与发展的态势,这些都是政府需要考虑的。

  然而对于美国强大的金融业来说,中国已经被设定为他们当年成功进入欧洲市场之后又一个重大的市场。

  数据提供商Dealogic的资料显示,今年以来,与股票及债务资本市场、并购及贷款相关的中国业务活动,已经为投资银行带来了总额超过22亿美元的收入,高于去的16亿美元,在2003年,这一数字仅为3.28亿美元。

  而目前只有高盛和瑞银获准在中国内地投资于可承销IPO或进行A股交易的合资企业,包括瑞士信贷和摩根士丹利在内的外资银行与中国内地合资伙伴的协议还在等待政府的审批。

  对于华尔街的投行来说,他们已经按捺不住想要马上分享中国金融市场的这块“大肥肉”,于是从施瓦布到保尔森,美国政府对中国开始施加压力。有学者认为,政治施压并不能改变什么,中国并没有义务一下子放开金融服务市场,这只是美国的一厢情愿。

  中美开放是否平衡?

  2007年11月2日,中信证券发布公告正式确认了与美国贝尔斯登公司的交叉持股交易,美国《商业周刊》之后在一篇文章中指出,这个战略合作让美国的监管部门陷于两难境地,美联储必须对任何外国投资者入股美国银行超过5%股份批准,正如同他们要批准任何在美国开设分行的申请一样。但是当他们评估中国的银行时,监管当局进入了未知境地。

  “一方面,政府是应该批准这种跨境交易,就像美国针对美国企业在中国购买股份一样,但同时他们担心中国的银行是在完全不同的体制下成长起来的,许多观察家认为这就是为什么美国政府要拖延中国的银行在美开分行的原因。”文章说。

  同样是2007年11月,招商银行在纽约设立分行的申请8日获美联储批准,外界评论,这个结果让招行等待了5年多。

  此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后,美方表示欢迎最近批准的中国招商银行在美设立分行的申请,美国政府继续承诺对在美开展业务的中资银行实施国民待遇,并确认按照国民待遇原则对中资银行的申请进行评估。美国对所有外国银行在美建立分行或子行,或者购买美国现有银行机构股份的申请应用同样的审慎标准,同时注意到中国提出的请美国相关监管机构根据相关法规和程序快速审批中资银行申请的要求。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中国外贸研究部研究员李健告诉《第一财经日报》:“WTO的规则大部分是覆盖制造业也就是货物贸易,而几乎没有什么条款是针对服务业的,其中只有一小部分内容是关于服务贸易的,因此对于金融业市场开放WTO管不了,这要根据实际需要靠双边对话来解决具体领域和细节的开放标准问题。”

  他进而谈到,美国表面上是开放的,但在金融服务业其实也有一些限制,美国自身的银行业也没有充分放开,银行保险部门一直受到法律保护,尽管现在管制有所放松,但依然受到法律限制,仍算不上是一个自由市场。

  理想状态的平衡还很遥远

  从去年12月的第一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至今,金融领域的开放都成为一个亮点得到广泛的关注。

  对于外资企业今后可以发行A股,业内人士认为,这需要过程,不可能马上就能够成行。一方面对市场监管将提出更高要求,中外交易所之间需要更多的协作,另外在会计、法律等中介机构层面也需要一个对接过程。

  而更有甚者,谨慎地对待中国金融领域的开放问题是政府层面所考虑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院长陈雨露在其所著的《国际金融》中这样描述金融一体化的风险:“在金融一体化初期,随着各国金融市场开放,将扩大其他国家市场动荡对本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各国市场之间的‘溢出效应’导致金融危机可能迅速传染,增加区域金融市场的系统风险;另外,如果金融监管无法满足金融一体化的要求,无法对金融市场进行有效监管,就可能使风险越积越多,甚至酿成金融危机。”

  李健告诉记者,理想状态的平衡还很遥远,美国在金融创新上的领先地位,其实对于很多国家的金融机构来说都是竞争上的巨大挑战。

  事实上,即便政府对市场进行了相关领域放开的承诺,在市场上谁能笑到最后还是需要靠企业自身的竞争实力去体现。

    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10-58685866(北京),021-52132511(上海),020-83731031(广州)
    各地邮局订阅电话:11185 邮发代号:3-21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对话城市》直播中国 ·新浪特许频道免责公告 ·企业邮箱换新颜 ·邮箱大奖等你拿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