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厘岛交手:中国面临碳排放合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9日 04:10 中国经营报
作者:杨磊 巴厘岛上吹来的海风正在影响全世界政经气候的冷暖。 在发展中国家的钳制政策和发达国家的转嫁政策下,中国在巴厘岛气候峰会上必须面对前所未有的碳排放压力。气候变化谈判,早已超越环境领域,成为各国经济、外交、政治实力的综合较量。 “后京都时代”从巴厘岛起步 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年度大会在巴厘岛召开,与会各方力求就《京都议定书》2012年到期后的国际秩序达成共识,他们试图寻找到“后京都议定书路线图”的新起点。 国际社会对于巴厘岛峰会的期待,早在会议之前就已显露。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专门选择在巴厘岛峰会前一个月亲赴南极,考察冰山消融的情况,并多次在接受媒体访问时暗示:“巴厘岛峰会必须达成一些共识。” 11月25日,刚刚当选为澳大利亚新任总理的陆克文上任不到3个小时,就代表澳大利亚签署了《京都议定书》。至此,尚未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发达国家,只剩下美国一家。 国际社会强烈关注的背后,是气候变化的严峻形势和气候变化谈判的复杂性。如《京都议定书》,从签署到正式生效共经历了漫长的8年,而它将于2012年到期,如果此次巴厘岛峰会再次无果而终,国际社会在2012年后将面临国际制度真空。 12月4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一份关于全球变暖导致港口城市遭遇洪灾的预测报告。报告警告,一旦发生百年一遇的暴风雨,预计2070年灾民人数将达1.5亿人,是现在的4倍;造成的经济损失将高达35万亿美元,是现在的10倍多。 而减排承诺和各国的经济实力与经济结构息息相关,“后京都时代”关于国际碳交易的制度安排,也将直接影响目前已经进入这个领域的数千亿美元资本。 谁该为中国碳排放买单? 假如一个欧洲的消费者购买了产自中国的笔记本电脑,他是否该为生产这台电脑产生的碳排放买单?这是不久前英国一家研究机构提出的最新观点。根据这家机构的研究,中国大约25%的碳排放是由于出口导致的。这一最新研究,是否对中国未来参与气候谈判有利? 预计未来5年,中国用于节能环保的投资将达3000亿美元,占世界市场30%。但由于正处于工业化阶段,中国的碳排放也紧随美国,居世界第二。此次巴厘岛峰会上,许多议题都围绕中国展开。中国谈判代表团成员之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气候变化办公室的李丽艳就表示,尽管做了充分准备,但仍“有点儿赴鸿门宴的感觉。” 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的陈迎,正在对碳排放问题进行定量研究。她表示,初步测算,如果把出口产品的“内涵能源”计算在内,中国实际上是能源的净出口国,并不是国际社会指责的净消费国。换言之,某种程度上,“中国制造”并不是推高国际能源价格的罪魁祸首,而是帮助发达国家降低碳排放的牺牲者,中国是在用本国能源贴补发达国家的消费者。这一结论,无疑有助于颠覆目前针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威胁论”。 每一枚硬币都有两面。这一最新观点同样可能为“中国制造”招致贸易壁垒。曾经多次参与气候谈判的伯尔基金会的喻捷指出,如果中国过于强调这一立场,欧盟很可能针对“中国制造”征收碳税。如果出台这一措施,无疑会降低欧盟的消费。这对于中国出口企业是非常不利的。陈迎也表示,要谨慎使用这一论据,因为发达国家基于同样的事实,也可能得出对我们不利的结论。 “气候变化政策不应该与国际贸易挂钩,尤其不该由此派生出贸易壁垒。”李丽艳说,对于这方面的争论,中国应该据理力争。 多方钳制中国比较优势 在巴厘岛峰会之前,一些国家已经提出了不同的备选方案。其中,由巴西提出的《圣保罗方案》中,有对中国非常不利的条款。 众所周知,为帮助发达国家以较低成本实现其在《京都议定书》下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京都议定书》设立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基于项目的CDM合作机制。因为国内节能减排、发展可再生能源等政策驱动,中国目前已是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供应国之一,按照排放量计算,市场份额将近40%。由于工业在中国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通过降低工业能耗发展CDM市场,符合中国的比较优势。 但是,《圣保罗方案》则呼吁限制中国在CDM市场的发展,认为中国应该在CDM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后,转换成定量减排目标。甚至在中国尚未完成工业化、实现消除贫困人口时逼迫中国提前进入“买碳”行列。 可见,巴厘岛峰会上,即使同为发展中国家,也很难达成一致立场。这将使谈判更加艰难。 发达国家同样难缠。 早在1994年,发达国家就已经达成协议,要率先承担减排任务,发展中国家并不承担具体的减排责任。但是,美国却以中国近来能源弹性系数居高不下、经济发展强劲为由,要求中国也承担减排任务。 1998年11月美国曾签署《京都议定书》,后又在2001年3月单方面退出。目前美国人均碳排放量20吨,居世界第一位。但美国这个气候变化领域反面典型却屡屡拉上中国,每当国际社会试图向美国施压,“山姆大叔”总是把压力转移到中国身上,把中国当成了它推卸责任的挡箭牌。 世界自然基金会的陈冬梅指出, 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国际能源组织(IEA)在最近发布的报告中称,中国和印度的能源消耗占全球增长量的47%。在此背景下,中国未来肯定会持续受到来自发达国家的减排压力。 链接 清洁发展机制 简称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三个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已完成工业革命的发达国家应对全球变暖承担更多的历史责任,因此,《京都议定书》只给工业化国家制定了减排任务,但没有对发展中国家作这个要求。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