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希拉里的经济立场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2月02日 09:58 经济观察报
大卫·伊格内休斯 美国《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曾任《国际先驱论坛报》主编 在经济问题上,希拉里·克林顿的立场是什么?说得更直接一些,她是属于“克林顿派”,还是属于民主党内正在兴起的另一派?她将接过丈夫的衣钵,继续支持全球化?还是会更强调平等与就业保障,而非自由贸易? 身为希拉里,她似乎是二者兼具的。她希望身处这样的立场:既是全球化的支持者,也是一位务实的批评者。这一点的明显迹象是,希拉里表示,她将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再加斟酌,并纠正其 “严重的不足之处”——该协定是她丈夫与墨西哥和加拿大签订的。热衷自由贸易的人士看到这一态度,不仅心中一凛,担心她会打碎这个全球化的发动机。 但在阅读了希拉里有关经济问题的演讲稿、并与她的首席经济顾问斯珀林(GeneSperling)讨论后,我认为无须担心。希拉里并未受 “劳联-产联”挟制。(译注:劳联-产联是美国最大的工会联盟,近年来反对政府实施贸易自由政策。)其实,她只是在做一番尝试,看看能否在全球化和就业保障之间达成一种新的平衡。也许可以说,在经济问题上,她属于“后克林顿派”。她把这叫做一桩“新买卖”:既对工人更加公平,又将延续基本的市场化政策,以维持经济增势。她正在寻找一条这样的道路。 但我们为何要关心希拉里的经济立场?那是因为,很不幸的是,我们又在走向一段“笨蛋,问题是经济”的时期。(译注:这是1992年克林顿的竞选口号之一。)美联储警告说,美国经济正在走向低迷,明年更有可能陷入全面衰退。剧烈波动的股市也预示情况不妙。随着民众经济忧虑的加深,诸位总统候选人的经济立场自然值得加倍关注。而希拉里参议员作为领跑者,无疑是重中之重。 希拉里的经济DNA是双螺旋的。第一个螺旋和她丈夫一样,是对变革、创新和全球经济的满腔热情——全球经济正是在克林顿总统任期内盛开绽放的。阅读希拉里的演讲稿使人联想起她的丈夫。或许在未来的某天,我们会称她的丈夫为“克林顿一世”。 5月31日,她在“硅谷”的演讲就表明了对全球化的信心:“和所有人一样,你们都知道全球化的益处。它在世界各地产生的减贫效果在晚近的历史上可能是无与伦比的。毫无疑问,它使我国更为繁荣……所以不要去逃避它。今天我们在美国所要做的就是,要想想如何最有效地利用全球化的力量来避免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的降低。” 希拉里还利用演讲的机会提出了一项有关创新的九点方案(提醒一下,她擅长提出各种内容详细的方案)。这一方案本质上是“新瓶装旧酒”——比尔·克林顿牌的酒。她谈论着各种蓝图,准备鼓励能源研究、卫生研究、宽带基础设施、就业培训与教育等事业。这令人想起他丈夫1996年竞选期间的压轴词:“架起一座通往21世纪的桥梁。” 希拉里经济DNA的另一个螺旋是,她出身于中西部的一个小商人家庭。美国中部民众对经济保障的忧虑能唤起她的切肤之痛。我曾与希拉里一道在纽约州北部走访。在那里,她会见的不是曼哈顿的全球化巨子,而是产业凋零地带的工人和经理,希拉里和这些人处得很好。她能就医疗和收入保障提出具体的建议,而不是像她的丈夫,只是说些空话,诸如什么“感受你们的痛苦”。 希拉里谈起这些政策问题时像个老学究。布什漏洞百出的句法在选民耳边已经响了快八年了,但起码希拉里文从句顺、思路清楚,能让人放心些。例如,希拉里建议设计一套养老金代扣方案。所有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上的美国家庭,第一笔1000美元的养老金储蓄将得到政府补贴。这一方案切中时弊,当前美国最大的经济问题就是储蓄率长期低迷。 读者若想了解希拉里准备如何将这两个螺旋组合起来——你或许可将这双螺旋称之为“全球螺旋”和“本土螺旋”——可以参考斯珀林在《民主》杂志今秋一期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斯珀林称,鼓吹自由贸易的人士应当承认全球化对工资和就业保障带来的冲击。但他主张采取弹性化的、有利于经济增长的应对措施,例如为帮助失业工人改换职业等,而不是迎合工会的愿望,推行赤裸裸的保护主义。在《促进增长的进步》一书中,斯珀林探讨了与工人改订 “社会契约”的问题。而从希拉里的演讲中也可看出,她或许正准备投入这个工作。 鉴于经济已处于下行轨道,在2008年的总统竞选中,这将是一柄“杀手锏”。虽说希拉里的态度还稍显骑墙,所提的建议也往往有些冗长,但基本上可以说,在各个候选人中她的处境不错,可以在“钱袋子”问题上大做文章。 (本文由《华盛顿邮报》提供中文版权。王妙玲/译)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 新浪财经吧 】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