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IMF:亚非经济联系趋于密切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10月22日 14:47 《财经》杂志网络版

  参加世行与IMF年会的非洲代表认为,来自中国与印度的资金援助很重要,但不会取代多边组织的作用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特约记者 陈竹 发自美国华盛顿】虽然中非经贸关系及中国对非援助并非本届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年会的议题之一,但在讨论对撒哈拉以南非洲贫困地区经济援助议题时,中国仍成为被频繁提起的一个关键词。

  面对记者们的不舍追问,尼日利亚财政部长乌斯曼(Shamsuddeen Usman)在20日早上举行的非洲财政部长会议上说:“我们希望多边机构——包括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意识到,现在非洲来了新伙伴,这些新伙伴打算给尼日利亚提供新援助。如果中国已经准备好了,有能力帮助其他国家,国际社会需要认识到这一现实。

  传统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联合国及国际经合组织中的“发展援助委员会”中的22个国家是发展援助输出主体。但最近15年里,中国上升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

外汇储备突破1.3万亿美元,使得中国政府向非洲发展中国家施以经济援助成为可能。

  据新华社报道,2006年,中国与非洲的贸易额达到555亿美元,同比增长40%。其中中国对非出口267亿美元,同比增长43%。截至2005年底,中国累计对非投资额达62.7亿美元。中方投资项目分布在49个非洲国家,涉及贸易、生产加工、资源开发、交通运输、农业及农产品综合开发等多个领域。

  马里(Mali)财政部长特劳瑞(Abou-Bakar Traore)在发言中亦表示:“来自中国和印度的资金援助很重要,这些援助是G8国家和多边援助机构对马里援助的补充。我认为,只要公开透明就没有问题。”

  不过,乌斯曼也指出,无论中国和印度提供了什么,“也无法满足这么多非洲国家的需求和要求,也无法取代多边组织的作用。”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非洲部门负责人Abdoulaye Bio-Tchane则在20日早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经济展望》媒体发布会上提醒中国作为援助输出方也要谨慎。要注意考察贷款方的信用水平,避免重蹈世界货币基金组织的覆辙。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十分欢迎中国在非洲的融资,因为非洲大陆需要资源。这些资源不仅来自传统的捐献者,也来自包括中国在类的新兴捐赠者,”Tchane说,“这种捐助应当是双赢的,中国应当警惕贷款方的信用水平,避免不可持续性债务的出现。”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今年10月17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称,撒哈拉以南非洲赤贫地区正在经历他们自独立以来经济发展得最好的一段时期。这一地区的GDP增长率由2006年的5.7%提升到2007年的6.1%。预计2008年GDP增长率将达到6.8%。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年报同时指出,这一地区经济的发展前景已经和亚洲经济的未来紧紧联系在一起。

  “在1981年到2006年间,这一地区经济受欧美影响比较大——欧洲十五国的影响占到40%,美国影响占20%。然而,近年来随着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与新兴亚洲国家间经贸、融资往来的增加,两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报告说,“如果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将对全球商品需求和价格造成直接影响,包括这块非洲最穷困地区。”█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