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上海掀起罗杰斯风暴系列稿 圆桌会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7日 02:25 上海商报

  圆桌会议:高手激辩股市泡沫

  在昨天的演讲会上,对于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经济问题,罗杰斯表达了他的看法,并与在座的国内金融界精英人士就部分问题进行了讨论。

  讨论者从左至右分别为:主持人经济学博士马红漫、富国基金公司副总经理陈继武、著名投资大师罗杰斯、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教授丁远、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万国测评董事长张长虹。

  罗杰斯:

  市场有它自身运行规律

  中国经济在接下来3到5年中会继续增长,股市也是,除非泡沫积聚太快。如果明年2月涨到10000点的话,就肯定有泡沫;明年4000点的话肯定不是泡沫。如果明年1月份是4000点的话就可以筑底,再次入市迎接下一轮上涨,2010年就能涨得更结实一点。如果中国股市近期继续暴涨的话,我就会抛出我手中的中国

股票

  经济发展不一定股票市场一定要涨。2001到2005年中国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但这段时间的股市却跌了4年,所以不要把经济增长和股市混为一谈。

  另外,我要指出的是,股市中不是所有的股票都统一行动的。一些行业会不受外围和盘面影响走出独立行情。股票,是一个市场的股票不是一个股票的市场。比如金属价格,供需的失衡、资源量的逐渐减少必然会导致金属股的价格往上走,但涨得太多总要调整。70年代,金属价格在3、4年间涨了6倍;接着就接连下跌两年,大约跌去了50%。当很多人觉得金属价格走下坡路的时候,它突然筑底完成,继续上扬,并且上扬后涨了850%。所以,市场有自身运行的规律。

  陈继武:

  中国股市就像钱塘大潮

  罗杰斯先生说中国股市的泡沫只是形成初期,但我认为现在的A股市场泡沫已经形成。在美国股市发展历史中,市盈率在40倍以上的时候也只有4、5年。因此,很多人会问,我们为什么要维持这个泡沫?这个泡沫又为什么能够被一直维持着?

  中国A股市场还不足以称之为一个“市场”。这次我们去香港开会,变成了声讨管理层的会议,因为监督部门对金融机构有太多的限制。

  中国经济发展得很快,金融改革却进行得很慢。这就像钱塘江大潮,当大量潮水涌来时,如果只有一条河道,洪水必然悉数流入形成大潮。因此,我认为中国股市已经不是讨论价值投资的概念了,而是一场群众运动。

  从短期看,我们看多;从中期看,就要看宏观经济了,一旦宏观经济调头,中国股市必然面临重大调整,需要非常谨慎;如果从长期看,中国股票指数就是中国国家的命运指数,将取决于中国的国运。

  罗杰斯:一些股票价格还没上来。A股股价涨得非常快,买中国股票在香港和新加坡相对要便宜得多,在中国反而贵。港股直通车要速度快点,现在外国投资者到港股市场买中国股票,因为他们知道最终中国人也会来,但中国政府有限制,钱都让海外投资者赚去了。

  丁 远:

  动态市盈率有多少可信性

  目前计算动态市盈率有两种算法。一种是根据分析师的预测,一种是根据公司下一年度业绩情况(成长速度)和现在的股票价格作比然后得出。而我们拿这两个指标和外推的利润作比较后发现,分析师所作的动态市盈率分析和用简单算术计算做出来的数据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允许有10%失误的话,那么也仅有20%的动态市赢率是预测准的。

  即便是根据动态市盈率计算,今年上市公司年报的市盈率应该在60倍左右。也就是说,如果企业还是保持今年的高增长,那要也要等到60年后,企业才能把钱赚回来。按照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水平来看,能够支撑的股指点位在3800-4000点。

  我觉得股市最大的风险就是不知道是风险。明确风险后,即便是死了也是爽的。

  比如韩国在90年代,有很多企业财务的研究文章出来,各路专家给予当时股市的高市盈率很多解释,为了证明是可信的。有专家说,韩国当时的泡沫和美国是不一样的,因为体制、结构不同等等。结果经济危机一爆发,300%的负债率就是300%的负债率。

  罗杰斯:不要听分析师的。我还是这句话,投资者要投自己很熟悉的领域和行业,就能更好地对这个行业作出评估和判断。

  数字好得让人难以置信

  罗杰斯先生对中国行业的观点我完全同意,但要把行业的投资理念反映在这个行业内的公司上就发生问题了。

  我看好中国银行业,但不看好中国的大银行。行业是大势的问题,到了一个企业就是一个经理人的问题,是一个模式的问题,看好一个行业不等于看好这个行业的公司,企业基本面是很重要的。经过我们对今年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深入研究后发现,光看数字确实好得让人难以置信,平均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达到了70%-80%,但其实销售额的上涨幅度却仅为20%-30%,而所有1480家上市公司的投资收益之和除以其净利润为35.7%,营业外收入除以净利润则为4.7%。所以说,投资者一定要重视这一点,因为这两块利润有很大的不可复制性。

  罗杰斯:权益投资和母公司注入资产等手段能大幅提高上市公司的收入,并且这种情况在产生泡沫的情况下经常会发生,80年代的日本就是如此,美国也是。大家要小心,因为这是不可重复的。2、3年也许没问题,但之后如果公司的主营销售上不去的话就有问题了。很多事情以前就有的,泡沫并不是中国发明的。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