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王志乐:中国正远离全球外资并购中心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15日 23:05 中国经营报

  到底是谁在中国搞垄断?要解答这道大题,王志乐压力不小。

  9月9日,王志乐领导的商务部研究院跨国公司研究中心发布了《2007中国外商投资报告》(下简称《报告》),此时距全国人大表决通过《反垄断法》还不到十天。这份报告的出台被解读为中国官方对“中国尚无行业被外资垄断”这一论断的正式回应。

  “相当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外资并购占吸引外资的比例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是30%,中国不到3%,外资非但没有形成垄断,反而并购不足。” 长期关注反垄断立法的北京通力律师事务所律师马光远认为,商务部高调否认外资垄断,正是基于这样一个背景。

  希望《报告》转变对外资的认识

  “目前的中国是经济安全度最高的时期,判断外资垄断的依据是经济安全的程度,按照这一现状,不存在中国有行业被外资垄断的说法。”身在厦门的王志乐在电话中对记者说。

  王志乐认为,他的结论源于对外资并购数量的分析和性质的分析。首先,在中国集中度比较高的几十大行业中,外资并购的行业并不多,仅局限于日化、钢铁、IT等,虽然外资在这些行业的市场份额逐年加大,但主导地位的仍是国有企业。其实,就并购的性质来说,没有打破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因此不存在对中国经济造成安全隐患。

  《报告》中称,首先,同一行业内的外资企业之间也存在竞争,不应当把一个行业所有外资企业加在一起作为一个市场竞争主体来做判断;其次,外资在某一个市场的份额大,只能说企业取得了市场支配地位,但不等同于垄断。判断是否垄断主要看市场竞争主体是否运用其优势地位限制竞争。从现有调查看,目前中国有少数行业确实存在某个外资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高的情况,但并没有出现哪个外资企业利用其市场份额集中的优势限制竞争。

  《报告》颁布的背景,正是《反垄断法》出台引发的巨大争议。由于众多国家的反垄断条文都针对本国的行业垄断者,相比来说我国《反垄断法》在制约国企垄断方面显得力度不足。

  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副司长潘碧灵希望《报告》能够转变社会对外资并购的认识。他说,商务部继续吸收外商投资的政策不会改变,并购仍旧是未来引资的主要模式,但是他们的行为需要引导和规范,要防止出现垄断的态势。

  中国并非外资并购中心

  根据《报告》中提供的数据,外资并购占同期中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为3.1%,这一数据在马光远看来也偏高。根据他掌握的数据显示,相当一部分西方发达国家的外资并购占吸引外资的比例在70%以上,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是30%,中国不到3%。

  “连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值的10%都不到,这说明,我们远远没有跟上跨国并购的时代潮流。”马光远说。

  而且,这个比例在所谓国家安全和外资恶意垄断的论调下,2006年,2007年都在下降。2000年到2003年,中国跨国并购吸引外资的比例占利用外资的比例分别是5.5% ,5% ,3.9%,7.1%,到2006年只有不到可怜的3%,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比例是30%。

  马光远反复向记者强调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观点:国际反垄断有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对国内控制减弱,对国际控制加强,外国企业要收购本国企业,在任何国家,控制都是很严的,这个不用大惊小怪。

  回忆起四年前的情景,他说,“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国际社会从2003年就开始喊中国要成为世界并购的中心了。但是,这个梦现在看来越做越远,2007年外资并购创造新低已经成为必然。这个结果,主要是我们对外资并购负面影响的夸大其词,毫无数据的猜测,经济民族主义推波助澜,导致对外资并购的人为排斥上。”

  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去年的徐工并购案,SEB收购苏泊尔案,都是这种思潮的反映。“这在制度上延缓了外资通过并购途径进入中国的步伐。”马光远说。

  外资并购促进产业升级

  马光远为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美国基本上在每一次并购浪潮中都完成了自己的产业升级,但是,第五次并购浪潮中,美国的金融业并没有跟上,商业银行基本被欧洲所超越,这给美国各界造成的冲击是巨大的。克林顿政府反思之余,迅速通过了《金融现代化法案》,允许混业经营,跨业并购,以追上欧洲。

  “而我们却停留在对外资的限制上。一个国家的产业成为并购的中心,命运不是被瓜分,而是凤凰涅和升级。”马光远说。

  在众多支持外资并购的专家看来,中国的产业还更多集中在低端制造业,尤其是消费类产品生产,而产业升级的重点在于高科技产业,如金属工业、

化工工业、机器设备制造业和飞机制造业等。

  “但是在上述产业中,国有企业占据主导地位,如果仅仅依靠这些低效率的国有企业实现产业升级的梦想显然不切实际,只会导致中国继续停留在纯粹的制造大国的地位上。”

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说。

  可见,中国从制度上、观念上对外资并购作一些反思和正确的引导,是当务之急。

  “面对外资并购,只要竞争有秩的环境并没有被打破,消费者的利息没有受到损害,我们没必要太惊慌。”张燕生说。他认为,未来的并购趋势,应该把重点领域放在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引进他们先进的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才能盘活国有资产,促进中国产业升级。中国经营报记者:朱力

    新浪财经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管理利器 ·新浪邮箱畅通无阻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