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亚洲流动性过剩风险凸显地区金融合作亟待加强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22日 11:18 新华网

  新华网博鳌(海南)4月22日电(记者陶俊洁 王勉 王英诚)国际金融资本大规模跨境流动,正在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体系形成巨大挑战。流动性过剩是当前全球金融市场面临的困境,这一难题在亚洲市场尤为突出。

  4月20日到22日,博鳌亚洲论坛第六届年会在中国海南博鳌举行,有关亚洲乃至全球流动性过剩

  的讨论成为本届年会的一大焦点,与会代表普遍认为,亚洲各国流动性过剩形成的原因大体相似,这客观上催促亚洲地区应尽快建立金融合作的制度安排并拓宽金融合作的相关领域。

  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亚洲许多经济体内部热钱泛滥是因为国际收支盈余产生出大量美元,为防止本币升值央行不得不购入美元,这直接造成了流动性泛滥。

  亚洲

开发银行警告称,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巨额外汇储备正在加大资产泡沫,亚行首席经济学家艾弗兹·阿里表示,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目前持有的外汇储备达到了2.28万亿美元。如果不将这些储备“雪藏”起来,就会造成货币供应量上升,进而导致资产泡沫。目前在亚洲的
房地产
和股票市场都出现了资产泡沫。

  数据显示,1996年至今,亚洲银行资产总额从11万亿增加到30.7万亿美元,债券市场规模从5万亿美元增加到12.3万亿美元,股票市场市值从7.4万亿美元增加到14万亿美元,流入亚洲市场的外资则从2500亿美元增加到5000亿美元,同时亚洲国家的外汇储备规模也不断增长,到目前已超过了3万亿美元。

  专家认为,作为亚洲地区最有活力经济体的中国,这种全球资金流向趋势导致的流动性充裕的局面,很难在短期内出现逆转。中国国际金融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在本届年会上试图量化流动性概念的相关指标,他将有关指标与周边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印度、泰国等)相比较,得到中国流动性过剩的结论。

  中国银行副行长朱民认为,目前,东亚金融市场的流动性过剩中,绝大多数是来自区域外市场的短期资金。相反,由于区域内债券市场的不发达,区域内大量长期资金却流向美国等区域外市场。这不仅造成区域内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也成为诱发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

  不过,瑞银集团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安德森认为,目前计算全球流动性的经验法则--计算美国的货币供应量与全球外汇储备之和的方法不一定能够真实地反映问题。

  当亚洲国家中央银行买进美元时,它们实际上是将一部分流到海外的存量美元货币转投入美国市场中。这一过程中,美元的总供给是恒定的,只是由现在亚洲央行所控制的份额增加了。这只是一场金融资产所有权的转移,而不是货币存量的净增加。

  同时,亚洲各国央行同时也加大了对冲的力度。在2000年至2006年间,亚洲的外汇储备增加了2.2万亿美元,理论上亚洲的基础货币也应相应增长这么多。但实际上,亚洲的基础货币只增加了6500亿美元,不到整个储备增长的30%。

  以中国为例,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指出,2002--2006年新增外汇储备7799亿美元,折合成基础货币大约64000亿元,目前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回收流动性1万亿元,同时通过央票已回收3万亿元,而每年经济增长要求货币供应增加5000亿元,4年共计2万亿元,这样算下来,截至去年年底,外在的流动性只有4000亿元,流动性仅是边际过剩。

  加强区域金融合作被认为是解决亚洲流动性过剩的一条路径。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冯国勤强调,对亚洲而言,有“两个依然”仍需要特别关注。一是导致亚洲金融危机的根源没有消除,国际资本特别是“热钱”流动依然处于无序状态;二是东亚国际与地缘政治关系错综复杂,地区金融合作依然面临诸多障碍,为东亚地区经济金融的持续安全稳定运行埋下“隐患”。

  《财经》杂志首席研究员陆磊称,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更应有长远的眼光。高储蓄率是流动性过剩的一个长期的根本原因,而要改变目前过高的居民储蓄率,不仅要靠扩大居民的内需,更要增加居民可选择的投资途径。

  前摩根斯坦利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更直接指出,中国不同于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需要改革调整,把财富的分配作为

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而不是单纯运用市场手段,以放缓经济发展速度为代价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