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新浪财经

世行称东亚面临三大挑战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4月06日 08:53 金时网·金融时报

  FN记者 袁蓉君

  世界银行5日公布的《东亚经济半年报》指出,东亚地区在1997年中遭受金融危机重创10年之后,财力较10年前大为雄厚,贫困人口减少,在全球的作用空前增大。但是,随着成功而来的是新一轮的挑战,各国必须设法避开“中等收入陷阱”。

  报告指出,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增速2006年达到8.1%,为10年来最强劲增速,2007年可能会略有放缓,降至7.3%。世界银行维持中国2007年经济增长9.6%的预期不变,并预计2008年经济增长将放缓至8.7%。过去受危机影响的经济体的增速明显超过了他们危机前的水平,各国几乎都呈现出稳定增长。报告说,在中国以及越南、柬埔寨、老挝等低收入转轨经济体,收入水平以“超常的速度”上升。

  报告主要作者、世界银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高级经济学家米兰·布拉姆巴特说,东亚地区奋力应对并战胜了危机,恢复了稳定增长。“过去10年目睹了中国作为一个全球经济大国的崛起,目睹了区域产值翻了一番,目睹了贫困率降低一半,目睹了全球和区域一体化快速推进和两万亿美元的

外汇储备积累”。

  但是,报告警告说,新的挑战正在出现,如果不妥善应对,就有可能延缓甚至颠覆增长。布拉姆巴特说:“‘中等收入陷阱’的概念是,使各国赖以从低收入国家成长为中等收入国家的战略,对于他们向高收入攀升是不够的。从历史上看,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实际驾驭了出现的复杂的技术、社会和政治挑战”。

  到2010年,东亚人口至少有十分之九将生活在中等收入国家。要摆脱中等收入的陷阱,一个关键的挑战就是以可持续的方式保持高速增长。在中国,这就意味着采取新的战略来应对严峻的环境问题以及过去20年高速增长带来的其他压力和不平衡。东亚其他地区面临着不同的挑战。报告指出,在危机前增速低于2%的若干经济体,投资相对较弱,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在这些经济体,集中精力强化投资环境和提升劳动力技能水平是关键,让企业得以找到新的竞争优势。同时,2006年中国从东亚其他经济体的进口出现了放缓。如果这种放缓在2007年持续下去,可能会对其他经济体产生负面影响。

  最近10年来,快速增长的

中国经济带动了整个东亚地区经济的扩张,这主要是通过大量从东亚其他地区进口来实现的。不过,世界银行认为,随着中国深化国内
供应链
并自行生产更多制造商所需要的产品,上述情况可能面临发生变化。2月份中国进口年比上升了13.1%,是19个月来最小增幅。报告认为,这种放缓对东亚其他发展中经济体来说很棘手,因为他们过去一直大量出口汽车零部件、设备给中国,从中获得了极大的经济利益。

  根据上述报告,去年第四季度中国从东亚发展中经济体的进口增长速度下降到约13%,大大低于前3个季度的24%。今年以来,中国对其他亚洲发展中经济体进口需求放缓的情况继续保持。政府数据显示,2月份中国从东盟10国的进口从1年前的91亿美元下降22%至71亿美元。

  东亚面临的第二个挑战是将增长与公平相结合。在危机前,东亚有一半人口每天生活费低于两美元,如今贫困率已降至人口的29%。但是,许多东亚经济体的收入差距在扩大,有些非常明显。布拉姆巴特指出:“高度的不平等有可能会阻碍增长,因为无法获得信贷的穷人也许不能利用投资机会,也有可能成为政局和社会不稳的根源,阻碍投资和增长。”

  第三个挑战是需要管理好脆弱性和防范新的危机。报告说,自1997年以来,各国已建立起大量的外汇储备作为防范危机的缓冲器,但这可能会产生不良副作用,即造成经济过热和资产价格泡沫。此外,尽管各国在危机后一直致力于加强金融和银行业,但很多经济体有必要加快这种努力的步伐。

  报告认为,东亚各国需要推进各自的改革规划,尤其是在改善治理和投资环境方面;发展更加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包括面向穷人的信贷渠道;开放服务业贸易;促进教育体系发展以解决技术工人短缺的问题;强调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

  布拉姆巴特说,在面对金融危机后复苏所需要的各项改革10年之后,东亚现在必须面对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其中部分改革的挑战性之大绝不亚于1997年7月后进行的改革。

  在题为“东亚城市边缘的可持续发展”的特别聚焦部分,报告分析了对东亚地区城市化的惊人预测。到2025年,城市人口预计会猛增5亿,增幅高达65%,对已显不足的公路、电力、供水和卫生系统形成巨大的压力。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