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东京:金融业跛足之谜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 02:54 第一财经日报

  丁可

  “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提升本国金融资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只有日本在竞争中落伍了……”“日本虽然是资本主义社会,却没有重视资本……应该举全国之力,努力发展金融市场。”“最起码不能让金融拖经济的后腿……”

  2007年1月30日,一场旨在促进日本金融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研讨会,在位于东京的金融厅的特别会议室里召开。金融厅网页上生动记录下了与会人员的发言。可以看出,日本业内人士对其金融业现状深为担忧。

  确实,日本拥有亚洲最大、全球第二的经济规模。直到2004年,该国的外汇储备一直稳居世界第一。日本制造业的实力也有目共睹。然而,该国却始终未能形成拥有强大国际竞争力的金融产业。最明显的例证,即东京作为首都、金融机构最集中的城市,却无法成为与纽约、伦敦比肩的国际金融中心。

  国际化程度日见低落

  东京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可以通过各大城市外汇交易额以及外国上市公司的数量两个指标来判断。全球外汇市场中,伦敦一直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东京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与纽约的差距并不大。但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其陷入“迷失的10年”,为处理不良债权焦头烂额之际,纽约却借新经济的东风,一路上扬。当前,东京仅能维持其在亚洲市场的优势。2004年,东京外汇交易所的成交额为1990亿美元,而香港与新加坡的总和则为2270亿美元。

  东京证券市场对外国公司的吸引力也在不断下滑。据《读卖新闻》1月10日报道,东京证交所在1991年,曾拥有127家外国上市公司。然而2006年11月,该数字却跌落至24家。其将日本与新加坡作比较,指出作为亚洲新兴的金融中心,新加坡外国上市公司已达到242家,占其上市公司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在亚洲,除了2004年以外,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外国上市公司数始终落后于新加坡。而与伦敦、纽约相比,东京证交所的外国上市公司数甚至不及其十分之一,国际化程度之低可见一斑。

  任职于某日资风险基金的L女士,目前正帮助中国企业筹备在东京上市。据其介绍,到目前为止,东京证交所还没有一家中国内地的上市公司。在日本,由股东引发的诉讼一般较少,某些概念股的市盈率也较高,这是其优势所在。然而,由于迄今还没有中国企业上市,上市的准备期较长,而且在会计制度上,要求适用日本会计准则,上市的外国公司往往无法独立完成相关手续。

  改革方向正确,速度过慢

  为什么东京在全球金融体系中,难以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称的地位?日本国际金融信息中心2004年7月公布的一份问卷调查报告,对此问题作出了更为全面的解答。该机构对驻日本的33家外资银行和外资证券公司,就东京市场的改革,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比较,以及企业的经营战略等问题进行了调查,问卷的主要结果如下:

  在与纽约、伦敦的比较中,东京被认为最不利的因素,是办公室租金、工资成本等商务成本较高;其次是法人税率较高;此外还有外资金融机构没有充分的获利机会,在国际金融领域难以雇用到优秀人才,顾客非公开信息共享方面的问题,也是外资机构不看好东京之处。而东京相对有利的因素,包括拥有丰裕的个人金融资产,社会治安较好,政治稳定。

  在与亚洲的香港地区和新加坡的比较中,商务成本较高,法人税率较高,仍被认为是东京最不利的因素。第三位则是外资金融机构没有充分的获利机会。东京相对这两个市场较有利的因素,是拥有丰裕的个人金融资产,政治稳定性,以及作为资本输出国、输入国的地位较稳固。

  大多数外资金融机构依然把东京定位为当前以及5年以后亚洲最重要的商务据点,这远远超过了香港地区和新加坡。但是,东京的重要性源于日本的国内业务。在被问及东京分部与亚洲其他地区的关系时,18家机构认为从最初开始,东京即只负责日本国内业务。认为从最初开始,东京即是其公司在亚洲业务枢纽的机构仅有7家。有3家机构曾经或计划把一部分主要业务转往亚洲其他地区,有1家则考虑全面撤出东京,没有任何机构曾经或计划将亚洲业务转往东京。

  该项调查是在日本开展金融改革的背景下展开的,因此报告的前段介绍了有关东京市场改革的调查结果。在对于改革的综合评价中,有21家机构选择了改革的“自由化、国际化的方向值得赞许,但与纽约、伦敦相比,仍不够充分”。12家机构在称许其改革方向的同时,认为速度过慢,还有8家机构表示,虽然大的方向值得赞许,但即使与香港地区、新加坡相比,改革也不够充分。对于短期金融市场、证券市场、外汇、资金市场、金融衍生商品市场等六大领域的具体改革措施,大多数机构都选择了“虽然值得赞许,仍有问题有待解决”。

  东京的出路

  上述报告清楚地显示,东京的低迷,很大程度上是由日本金融业整体环境造成的。这一状况迄今未有大的变化。为此,进入2007年,日本政府不得不推出进一步举措。据媒体1月10日报道,为阻止东京在亚洲的地位不断下滑,日本金融大臣山本有二于1月8日访英期间,提出了在东京都创建金融特区的构想。又据该媒体1月31日消息,经济财政咨询会议和金融厅两大政府部门,分别于1月29日和30日,启动了专门的研究小组,探讨如何调整金融服务业的国家战略,以提升东京市场的国际竞争力。金融厅的研究小组设在日本首相咨询机构的金融审议会内。本文开头的一幕即发生在该小组的第一次研讨会上。

  据媒体报道,该次会上,山本有二强调了把东京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要做到两点:一,强化对于掌握英语的国际金融专家以及会计、法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二,加速资金由储蓄转化为投资,激活证券市场。

  但该媒体又指出,这两点操作起来困难重重。从海外引进金融专家需要与负责出入境管理的法务省、外务省相协调。而通过证券税制改革促进

股票投资,推动储蓄转化为投资,又会招致“优待拥有股票的有钱人”的批评。

  总的来看,对于东京市场的改革,日本金融当局尚处于集思广益,摸索出路的阶段。如前文所指,东京的颓势是日本国际金融业整体低迷的表现,因此要改变局面,除了推行具体政策,还有待日本社会内部发生深层变革,以下两点尤其重要。

  一方面,东京需要努力营造国际金融中心应有的财经氛围。也许是泡沫经济崩溃的教训太深刻,这里的媒体,不像纽约或香港的同行,对财经新闻进行铺天盖地的报道。日本的存款利率长期徘徊在不到1%的极低水准。即使如此,普通民众也很少热衷于投资

理财的话题。至于中国常见的白天讨论股市行情,夜间关心
汇率
走势的草根投资者,更难得一遇。

  另一方面,东京欲崛起,日本的企业组织也须发生相应转变。日本式的组织,擅长通力合作,精益求精。在技术体系不发生经常性变化的制造业,比如汽车、精密加工等领域,其优势十分明显。而国际金融,则依靠优秀的人才,在极大的风险下锐意创新,要突出个人的贡献,并对其给予充分的激励。从这个角度来看,强调平等,工资差距较小的日本式组织,是难以适应国际金融业要求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