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迪拜:石油美元催生金融中心之梦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1日 02:53 第一财经日报

  张玫

  迪拜是海湾石油输出国中实行经济多元化政策最为成功的范例,也率先尝到经济多元化的甜头。2006年石油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仅占3%,而1975年的这个数字为54%。迪拜的国际金融中心梦想也正在起步。

  迪拜的崛起得益于两个重要的因素:政局相对平稳和实行自由贸易的政策。

  崛起与转型

  现任统治者马克吐姆(Al-Maktoum)家族在位已经将近一个半世纪。与其他的海湾国家不同的是迪拜王室内部的政权交接相对平稳。更重要的是马克吐姆家族本身就是商人起家,他们一贯奉行“自由贸易”政策,这个传统政策被一代代承袭下来。

  迪拜的经济发展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966年,石油被发掘之前,迪拜的经济主要支柱是珍珠业,还有少量的渔业和转口贸易。1966年~1995年属于巩固自由贸易港地位的时期。政府利用“石油美元”不断地打造了一系列的世界级基础设施。改善民生也是政府的另一大任务。其中对迪拜经济有着深远影响的三个工程是:杰布·阿里港(Jebel Ali Port)、杰布·阿里自由贸易区和建立阿联酋航空公司(Emirates Airline)。

  杰布·阿里港已经拓展到世界第三大港务公司,即DP World。该公司的数据显示2006年的港口总吞吐量超过1亿公吨,比上年增长了19%。 其中集装箱完成大约892万标准箱,吞吐量约为6900万公吨。2006年政府将包括杰布·阿里港在内的其他国内港口和杰布·阿里自由贸易区等整合成了一个超大规模的政府控股公司。

  自1995年以来,政府加大经济多元化的力度。旅游业和知识型产业是重头戏。各种特殊功能的自由贸易区是城市蓝图中的亮点,比如,迪拜因特网城 (Dubai Internet City)、迪拜媒体城 (Dubai Media City)、迪拜生物科技园区 (Dubai Biotec)、迪拜工业城(Dubai Industrial City)等12个以上的自由贸易区。其中建立迪拜国际金融中心也是经济多元化的主导政策之一。

  “9·11”以来,预计大约200亿美元的海湾投资从美国纷纷撤资。这些投资流回到海湾地区新的投资热点,比如迪拜的

房地产业。著名的人工棕榈岛2000个别墅在一个星期内就销售一空。投资当地的股票市场也同样大受海湾各国投资者的欢迎。超额认购新股的状况屡见不鲜。

  近年来,中国和迪拜的经贸发展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阿联酋政府和中国商务部于2004年在迪拜联合建立了“龙城”商贸城。迄今为止,大约有上千家的中国企业在此经营零售、批发和转口生意。迪拜港务公司的报告显示,2000年以来,中国一直稳居迪拜进口伙伴国的头把交椅。商务部的数据也显示2006年中国和阿联酋的进出口额达到了约14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2%。

  建迪拜国际金融中心

  世界金融中心在欧亚之间长期处于真空状况。虽然贝鲁特和巴林曾经多次尝试担纲海湾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角色,但是由于地区冲突和内部政局不稳等因素,都没有成功。

  近年来,居高不下的石油价格带动了海湾地区经济增长,海湾六国的股票市场一次次冲破新高。隔海相望的南亚次大陆,尤其是印度,经济增长迅猛。据统计,该地区的GDP 大约是15000亿美元,人口大约19亿。这样大的潜在市场需要一个具有国际一流水准的金融中心来为之服务。

  迪拜位于欧亚大陆的中间地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给迪拜一个绝好的机会,2002年5月20日政府启动了建立世界金融中心(下称“金融中心”)的项目。

  金融中心在2004年9月正式开始运营。它沿用英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来规范金融中心的运作。迄今为止已经大约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国的337家公司。德意志银行 (Deutsche Bank)、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最早在金融中心挂牌营业。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美林(Merrill Lynch)等都陆续地设立了分部。香港第一东方投资公司旗下的一家投资银行(First Eastern Investment Bank)今年1月底成为在迪拜和中东地区的第一家中国投资银行。

  为了培养更多的金融人才,著名的伦顿商业学院首次在国外而且选择在迪拜国际金融中心设立Executive MBA学位并采取两地授课的方式。这样一来,在职经理或是其他专业人员就可以将两大金融中心接轨,提高自身竞争力。正式招生授课将于2007年9月开始。

  受争议的“金融交易所”

  虽然各国都有自己的股票市场,但是对投资者的所有权要求很严格,因而给想进入融资市场的海外投资者造成了很大的障碍。鉴于这种情况,迪拜为了吸引这个投资群,采取了一系列的激励性政策,比如,用美元交易,对外国所有权实施“零限制”政策,还有对上市公司的要求降低到最小的程度等。近年来,迪拜的多元化成就和政府不遗余力的支持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

  2005年9月,金融中心成立了迪拜国际金融交易所(Dubai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Exchange, DIFX,下称“金融交易所”)。目前只有16家银行在金融交易所上市,主要经营普通公司债券和伊斯兰债券。

  但该项目自启动以来,饱受争议。

  首先,金融交易所的交易量令人遗憾。观察家指出,金融中心的本地市场没有得到开拓。这和所处地区的商业文化有关。在该地区,大约有85%的商业运作是由家族控制的。他们长期运作在受政府保护的市场里,积累了很多资本,所以对资金的需求量很少,甚至是没有。其次,传统观念上,家族生意是私有财产,没有必要告知外人。这和资本市场的透明化和公开化的理念格格不入。另外,2006年以来,海湾各国的股票市场进入整合期,出现了股票跌价和交易量严重下滑的情况。种种因素都迫使当地的家族产业对使用金融市场来融资的选择都要三思而后行。

  此外,金融中心的监管主席和其他高级官员的独立性也曾经遭到质疑。《经济学家》(The Economists)的一篇报道中提到了被金融中心当局解职的一位前任主席对金融中心监管制度的评论。他指出金融中心所推销的国际标准监管体系很有诱惑力,但是和现实有着相当的差距。

  两大挑战

  迪拜的国际金融中心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是和伦敦、纽约这样的老牌国际金融中心,香港、东京等新兴地区金融中心相比,很多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比如说,在外国银行数量、保险市场的规模、外汇交易量、金融衍生交易市场和基金管理等方面。另外,交通、健全的法律监管制度、成熟的技术支持、高品质的生活环境也是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因素。

  吸引金融人才和完善的监管环境是迪拜面临的最主要的两大挑战。目前来说,迪拜的金融人才都是来自海外,本地人才相当匮乏。第一,本国人口的比例小而且年轻化。第二,严重的交通堵塞和通货膨胀也成为吸引海外人才的瓶颈问题。第三,近年来,随着大量的海外劳工和高级人才的流入,本国国民失业率升高,当地人的“被边缘化”情绪日益增加。对此,政府出台了许多政策来疏导这种情绪,主要有“本土人才配额制”。

  教育体系也正在进行改革,给市场输送对口的金融人才。但完善的监管体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伦敦和纽约都是经历了百年的磨砺才达到今天的规模。和其他新兴的国际中心一样,政府正在努力经营,希望将迪拜打造成明天的“伦敦或纽约”。

  迪拜的崛起不会取代现有的世界或是地区金融中心。纵观全球,随着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不断增加,金融市场这块

蛋糕越来越大,也需要设立不同的金融平台来各取所需。目前来说迪拜虽然是中国的主要经贸伙伴,但在不久的将来,迪拜金融中心将给中国企业在海外融资提供更多潜在的机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