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俄回顾经济改革15年 称经济奇迹要从今年开启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2月01日 10:04 环球时报

  称休克疗法并非一无是处 说经济奇迹要从今年开启

  本报驻俄罗斯特约记者 梁薇

  15年前,叶利钦激进的“休克疗法”差点儿让俄罗斯变成了一只“瘦死的骆驼”;15年后的今天,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似乎已从梦魇中走了出来,有意重现超级大国的荣光。27日,俄财政部长库德林一改往日保守低调作风,声称俄正在创造“经济奇迹”,俄罗斯不仅使经济恢复到上世纪70年代的增长态势,GDP总量更超过了1990年苏联解体前的水平,并将在两年后超过法国。巧合的是,正在瑞士达沃斯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的俄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竟在同一天放言,俄经济“完全有能力在2009年超越意大利、法国与英国”。不过,对政府高官们“里应外合”的高调,俄主流媒体与各路专家态度相对谨慎。他们普遍认为,“休克疗法”留给俄罗斯人的创伤没那么容易被抚平,俄罗斯谈论“经济奇迹”“为时尚早”。

  一万卢布只能买双鞋

  1992年初,心急气盛的叶利钦决定采用35岁的年轻学者盖达尔根据西方新自由主义学说炮制的“休克疗法”,对陷于停滞状态的经济进行激进式改革,放开物价、推行私有化,意欲在一夜之间将俄罗斯推上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结果,“凤凰涅槃”没实现,国民经济与人民生活水平却一落千丈:经济连续7年负增长,GDP累计下降约40%,广大工薪阶层的收入更是剧减。当时每个俄罗斯人能领到一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

证券,但由于卢布大幅贬值,这些钱后来只够买一双高档皮鞋。

  15年后,俄罗斯人又怎样看待这场翻天覆地的改革呢?俄权威调查机构全俄舆论研究中心日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5%的人认为,在当时形势下,除了开始“盖达尔式”的变革外,俄罗斯别无选择;约一半的被调查者确信“还存在别的可能”。只有3%的俄罗斯人赞成采取激进的改革方式,而62%的人则坚持认为,市场经济改革是必要的,但应循序渐进,在这一过程中国家必须牢牢掌控经济。

  调查中,俄罗斯人对“休克疗法”抱怨最多的,是没能抑制住物价、卢布大幅贬值以及没能提高工业与农业的生产效率。不过,在他们眼中,以失败告终的变革也并非一无是处。69%的人认为,改革消除了商品严重匮乏的现象,还建立了市场经济基础。

  “经济两年内超英法”

  “休克疗法”掀起的震荡逐渐平复,俄罗斯人开始为经济发展寻找新的出路。靠着

能源与武器这两棵“摇钱树”,2006年,俄罗斯赚得盆满钵满。俄财政部长库德林本月27日在出席萨哈共和国总统就职仪式时春风得意地说:“2007年1月,俄罗斯的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了1990年的水平。”这位习惯“压缩”俄经济各项指标的“总会计师”,一改往日的保守低调,声称俄经济增速“比预想的要高”,今年可视作俄“经济奇迹的开始”。

  虽然俄高官早已习惯拿今天的俄罗斯与昔日的苏联作比较,但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比较的对象是上世纪70年代苏联国力最强盛时期。比较对象的变化透露出俄重新做回世界经济大国的决心。用库德林的话来说,“我们已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期,既然俄罗斯经济在2006年已超越了

意大利,那么在2009年,我国经济将超越譬如法国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俄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的“胃口”似乎更大:“我们的GDP完全有能力在未来两年内超越意大利、法国与英国,位居世界第五。”

  生活水平赶上法国不易

  虽然高官们纷纷放言赶超欧洲经济强国,但俄国内主要媒体对此却是出奇地一致低调。俄《新闻时报》29日发表题为《奇迹发生了》的文章,认为如果说GDP总量超过1990年苏联解体前的水平就意味着“经济奇迹”,那么“俄罗斯的周围早就在创造这样的奇迹”。譬如乌兹别克斯坦早在2001年就恢复了“苏联水平”,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与亚美尼亚在2003年,阿塞拜疆也在2005年实现了这一目标。

  俄《新消息报》29日表示:“很有意思的是,库德林计划在两年后就实现超过法国的目标,不过正如专家所指出的,这只是根据宏观经济指标。巴黎的生活之光是不会照到我们身上的。”俄《新消息报》还援引高盛公司的预测称,俄生活水平赶上法德意英,“最早也要到2050年”,而且“只有在这几个国家经济放慢的情况下才能实现”。▲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