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财经纵横

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崛起 G8建新机制可能变成G13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26日 03:54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默克尔与施瓦布在一起交谈 本报传真图

    本报记者 朱周良

  全球经济已经变得愈加“多极化”,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是正在瑞士达沃斯举行的世界经济论坛2007年年会发出的一致声音。

  经济多极化亚洲“挑大梁”

  对于全球经济2007年的前景,出席此次达沃斯论坛的专家和企业界人士都较为乐观。按照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经济学教授劳拉·泰森(Laura Tyson)的说法,今年对全球经济而言,必将“又是一年黄金岁月”。

  泰森认为,全球经济已经变得相当“多极化”,不再“单单依赖美国这台发动机”。她指出,在多重因素的推动下,全球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健康的“再平衡”过程,这些因素包括美国投资的增长以及中国消费升温等。更为重要的一点,新兴经济体的贡献越来越大,其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已历史性地达到50%。

  而在新兴经济体中,亚洲无疑是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来自香港星空传媒的CEO高美娴在论坛上表示,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言,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对全球来说不是威胁而是难得的机遇。她表示,亚洲有着最广阔的消费市场,为全球的企业带来了巨大商机,同时,亚洲的人才优势也越来越明显。

  美国《时代》周刊上周就撰文指出,亚洲日益壮大的中产阶层,已经使得该地区越来越少依赖于对美国的出口。目前,仅有16.5%的亚洲出口商品销往美国,而在1993年这一比例高达25.5%。其中,中国的消费正在稳步增长,不过,新加坡和马来西亚等内需较弱的亚洲国家则可能继续受美国市场影响较大。

  除了中国,印度也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股经济力量。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华尔街投行高盛也大大提高了对印度长期增长率的预期,并大胆预言印度在2050年前将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美国则退居第三位。报告预计,在2020年之前,印度经济的年均增速将保持8%左右。

  美国AIG集团的副主席弗兰克尔也对全球经济前景表示看好,他认为,当前各国的实际利率水平仍处于历史低位,同时主要工业国家的失业率仍较10年前低,并且各经济体似乎也足以经受高油价的考验。

  和泰森一样对经济前景持乐观预期的与会人士大多认为,在美、欧、日经济保持扩张,而中印经济保持强势的情况下,即便美国经济转入衰退,世界经济的整体增长势头也不会受到影响。泰森预计,在2007年,由于美国经济增长减缓而日本、欧洲提速,这三大经济体的预期经济增速将基本保持一致,都在2%到2.5%的区间内。

  不过,也有部分学者不那么乐观,特别是对美国经济。美国鲁宾尼全球经济公司的主席鲁宾尼就表示,全球经济还无法与美国经济脱节,现在看来,2007年全球经济面临的最大威胁还是美国经济可能继续降温。他认为,当前全球经济还存在三大利空因素,分别是美国的楼市降温仍未见底、美国人持续的借钱消费以及重返60美元高位的油价。

  中印仍是会议热门话题

  尽管去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已着重聚焦中国和印度,但在本届论坛上,中国仍是与会者关注的最热门话题之一。在论坛期间,中国恰好发布了去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经济增长数据,超出预期的两位数GDP增速也再次令国际社会对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刮目相看。

  当然,随着中国经济对外部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外界对于中国的关注也并非只限于中国经济如何强大,如何解决各种潜在问题、确保可持续的增长,也成为此次论坛探讨的焦点。

  “中国经济和政治实力提升及其选择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何种角色,将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定义刚刚到来的21世纪。”安排在25日举行的一场主题为“中国需要什么样的世界”研讨这样评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主办方还将中国定义为“一个全球合作伙伴”,呼吁更多与中国展开对话。

  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昨天公布的数据,中国去年第四季度和全年的经济增长都超过了预期,分别达到10.4%和10.7%,后者也是11年来最大的经济年度同比增幅。

  “中国经济今年很有机会超过德国,这只是早晚的事,也许需要几年,然后再超过日本。”瑞士信贷亚洲首席经济学家陶冬表示。

  中国去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到20.94万亿元人民币(约合2.69万亿美元),较2005年增长10.7%。德国去年的GDP为2.3万亿欧元(3万亿美元),日本的经济规模去年9月时为4.46万亿美元,美国则为13.3万亿美元。

  不过,不少国际知名学者也注意到,中国经济在以全球平均水平两倍以上的速度“奔跑”的同时,也带来了或是面临一些问题,譬如中国创纪录的出口使外汇储备超过万亿美元,并由此引发与美国和欧洲的贸易争端不断。

  摩根士丹利首席全球经济师罗奇在本次达沃斯论坛上就指出,如果中国要避免遭到保护主义抵制,势必要放缓出口增长,由此他预计中国今年的经济增长率可能放缓至8%。雷曼兄弟经济学家孙明春也表示,中国政府仍面临进一步降低投资增长和减少贸易顺差的艰巨挑战。

  为了“支持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本次论坛就中国经济当前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安排了一次专题讨论,包括趋于升温的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环境和能源安全问题、中国经济自身潜在的过热风险以及银行体系不够健全等话题,都将成为与会者讨论的重点。

  在其他方面,本次论坛还特别关注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称中国正在以“较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更快的速度变老”,并提醒这可能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带来影响。另外,中国跨国企业日益增强的影响力以及中国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也被主办方列入了专门探讨话题。

  建对话机制G8变G13?

  鉴于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国际影响力日益凸现,在此次论坛开幕时发表主旨发言的德国总理默克尔特别呼吁,G8工业国应建立与巴西、印度和中国等新兴经济体的“新对话机制”。

  默克尔此次在会上表示,今年6月在德国海滨度假胜地海利根达姆举行的八国集团峰会上,她将以东道主和主席国的身份推动该组织将上述新兴经济体纳入新对话框架中,此外还有墨西哥和南非。而德国派驻八国集团特使普芬巴赫本周更表示,德国希望在今年峰会中为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增设“永久席位”。

  普芬巴赫称,虽然印度、巴西、南非、墨西哥和中国还不是G8的正式成员,但其不断上升的经济影响力“必须得到体现”,至少应允许这些国家定期出席一些会议。

  G8将于今年6月6日在德国海利根达姆举行峰会,届时,预计上述5国的领导人都将现身海利根达姆。德国政府将这项提议称为“海利根达姆程序”。普芬巴赫表示,这一行动将打破常规,因为新兴经济体此前仅以非正式成员身份参加过G8峰会。

  事实上,关于G8应纳入更多新兴国家成员的呼声在八国集团内部一直存在。前世界银行官员、现供职于美国布鲁金斯研究所的林恩和布拉德福德此前就建议,G8未来应该将其成员数目扩大到19至20个,这其中自然包括中国、印度以及巴西等快速增长的发展中国家。而本月22日发表的《时代》周刊也在封面文章中指出,美国应该帮助中国加入八国集团的圈子。

  不过,普芬巴赫也指出,任何将中国等新兴国家纳入G8的计划都很难马上实现,因为G8成员国在集团扩大问题上取得意见一致的“可能性为零”。默克尔也在此次论坛上表示,要将G8扩张为G13,现在还只限于讨论。正因如此,德国才提议给予新兴国家“定期参加峰会的机会,以便让其在影响国际经济发展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

  不过业内人士也指出,G8等发达国家为主的国际集团在拉拢新兴经济体的同时,也是希望在这些国际机构的框架内向这些国家在能源、贸易和环境等问题上施压。

  据称,德国正在起草一项G8会议公报,反对“投资保护主义”,部分矛头指向了新兴经济体,而中国也被一些官员认为是针对西方跨国公司的投资限制“尤其令人担忧”。

  普芬巴赫称,预计G8将在今年的峰会上首次发表一项特别倡议,反对保护内资、歧视外资的“双重体制”。他表示,这一问题在新兴经济体中尤为严重,不过,G8也将关注工业化国家的保护主义措施,例如美国反对外资进入石油和港口领域的做法。

  联合国的研究显示,在各国政府的鼓励投资措施中,保护主义性质的措施所占比例已经从上世纪90年代的2%至3%,升至目前的20%。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