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外汇查询:

掘金印度的三个建议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1月04日 23:41 赢周刊

  □赢周刊记者 黄婉华

  亲自调研

  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亲自到印度调研,是中国企业掘金印度首先要做好的功课。这是印度问题专家,中国驻印度前大使周刚对中国企业在印度投资的六点建议的第一点。

  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周刚以其20多年的外交经验判断,印度商人发展海外贸易的时间比很多中国企业还要早,而且印度政府对有关行业领域的保护政策,因此中国企业在印度寻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将比东南亚的一些国家投资还要艰难。

  印度也是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比较严重的国家,仅1993年到2006年的十几年间,印度在对中国的

反倾销立案92起,印度至今还没有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周刚认为,两国间的政治互信仍旧无法满足双边贸易的需要,印度甚至会对中国企业的一些业务有所限制,比如对中港公司在加尔各答承包港口建设、华为公司在班加尔增加投资。签证问题也会困扰中国的企业和员工。

  两国的历史原因,也造成对西亚国家投资的缓慢。今年11月20日~23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印度进行国事访问,这也是十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印度,加强双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胡锦涛的访问,带动两地的政治互信。2010年两国将有400亿美元的合作目标,并签订投资贸易保护协定,这是一个加快两国经贸往来的信号,精明的中国商人已经嗅到背后的商机。

  先让自己成“精”

  至于能否到当地投资办加工厂,周刚则建议,一定要实地考察并比较。印度每个州都还有州法律,而且当地的劳工保护要比国内开展得早。这也是为什么中国多数城市还在以低廉劳工吸引投资的时候,新德里等城市已经致力于以创新为跨国公司盈利。

  在印度,一个中产阶级可以每年将3000美元用于消费,一个普通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月薪在9000~1万元人民币 。但年收入不超过800美元的家庭也不在少数。

  消费能力悬殊,在这样的地方淘金,首先要让自己“成精”。印度也是一个文明悠久的国家,文化上有很多潜规则,中国人是很难悟出来的。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当地人管理当地的生意。

  嘉里大通的副总裁邓青怡在接受采访期间,她两次谈到收账问题,看来她对印度企业的信用还是心有余悸。有的时候,收账难并不因为这个印度企业没有钱,而是他们就是不能爽快地按照合约把钱拿出来,如果追过去打官司,最后也得不偿失。因此,邓青怡认为在跟印度人谈判的时候一定要把合同签订详细,尽可能的落实细节。

  选好投资领域

  正如温熙所讲,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的商业行为,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印度和中国的经贸往来在未来将有亲密接触是必然的。

  在一些行业领域内,印度对外商投资的最高限额已经得到了极大的自由化,比如电信业(74%)、保险业(26%)、银行业(74%)、采矿业74%、航空业49%。而印度已经连续4年达到GDP增长8%,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对GDP的增长贡献达到80%,但是外贸市场占到GDP 的35%这个比率在近年还有所下降。

  此外,印度对食品和日常用品行业需求空间巨大,相关的消费品也在增长,印度商务参赞文少杰表示,政府将食品加工行业列为优先发展行业,而这个领域的投资额将不少于280亿美元。现在在印度投资服装、鞋业等日常消费品行业市场潜力巨大,而这正是中国企业的强项。因此,印度市场不乏商机。

  据了解,中国商人在印度的主要投资领域包括家电、轻工和机械加工等,在采访结束的时候,一个印度商人拿出他的手机,记者仔细一看,手机上打着华为的LOGO。他翘起一只大拇指,用印度口音的英语,指着自己的手机,连说GOOD。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