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
|
|
2006非洲吸引更多的中国制造企业前去落户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5日 12:06 新华网
新华网杭州12月25日电(记者 章苒) 2006年,温州商人王建平的哈杉制鞋公司,有四分之一的生产基地搬到了西非国家尼日利亚,打上了“MADE IN NIGERIA”(尼日利亚制造)的标签。 最近,王建平决定往尼日利亚追加600万美元投资,把制鞋工厂从温州搬到非洲。 中国已经超过英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之后的非洲第三大贸易伙伴,但是中国制造在非洲也一样不能避免“出口的烦恼”——各种形式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也时有发生。 过去带着一个个集装箱的小商品到非洲“试水”的经营者们发现,如今到非洲投资、实现“非洲制造”的条件已基本成熟。非洲许多地区已经具备了发展制造业的基础条件:连续六年实现平均4%以上的GDP增幅,政局趋稳、经济复苏,劳动力便宜,各国为了吸引外资提供了优惠政策,欧美市场对“非洲制造”给予种种贸易上的便利,这一切都使得非洲大陆的投资环境充满了吸引力。 许多早年闯荡非洲的企业,开始把开拓的重点从流通贸易转向实业。青蒿素药是治疗疟疾的药物,浙江华立控股集团是非洲所用青蒿素药原材料和成药的主要供应商,其旗下的重庆华立控股有限公司总裁逯春明说,华立现在正计划在非洲建厂,以实现本地化生产。 坦桑尼亚人EMMA是坦桑尼亚中华纸业公司的总经理助理,他现在月收入600美元,在当地属于高收入阶层。中华纸业在坦桑尼亚设厂以后,雇佣了70多名当地人。 中华纸业公司总经理楼国建说,一方面,当地人熟悉当地经济、法律环境,有较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为企业开辟当地市场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企业用当地劳动力,就是为当地政府解决就业问题,培养人才,所以企业得到了当地人民和政府的支持。 肯尼亚中国旅行社总经理张远翔说,2006年以商务签证和旅游签证进入肯尼亚的中国人比去年翻了一番,其中一大半都是以肯尼亚为入口,到非洲考察市场的。 有经济学家认为,中非之间过去几十年间以商品往来为主的集装箱贸易经济,在走过2006年以后,将慢慢转化为中方投资、本地化经营的实体经济。
【发表评论 】
|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