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非洲正在被重新记起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21日 11:34 《经济》杂志

  非洲正在被重新记起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的一个观感——

  宏博(Gilbert Houngbo)先生是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现任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助理署长,负责非洲事务,他同时也是一位非洲人。这种双重身份让他在中非合作论坛期间显得有些特殊。作为一个具有国际组织工作背景的非洲人,他看待非洲问题的角度或许有一些与众不同之处。中非合作论坛开幕的当天下午,宏博先生接受了《经济》记者的专访。

  非洲需要中国的发展经验

  《经济》:您对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怎么看?

  宏博:胡主席的讲话非常重要,也得到了所有与会国家领导人的赞同,是具有议程设置作用的充满实际内容的讲话,为以后的中非关系发展作了很好的指引和铺垫。从UNDP的角度,我对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也持赞赏态度,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领导作用越来越大,在非洲同样如此。

  《经济》:非洲国家真的很急切地想要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吗?

  宏博:中国在发展经济和减少贫困方面做得非常成功,中非合作不仅仅是南南合作,如果知道中国30年前什么样,每个非洲人都会对中国取得的成绩感到惊奇。非洲正在学习中国的发展经验,当然这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要根据非洲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很多非洲国家在部分行业和领域已经开放,你可以看到不断地有非洲的代表团到中国来向中国学习。他们不仅到中国,也到东南亚国家,这是个开放的世界,非洲不能闭门造车。

  《经济》:中国对非洲的发展援助与其他国家的做法相比有什么不同?

  宏博:发展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特别是对UNDP来说,因为UNDP关注的正是发展问题。你必须明白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生意。在这项生意当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觉得我们需要经常审视一下自己:我们学到了哪些成功的经验或者失败的教训?我们需要把适合非洲的成功的经验转化成非洲的发展策略来加以贯彻实施。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大国,非洲希望看到中国在帮助非洲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

  《经济》:非洲近年来发生了那些显著变化?

  宏博:非洲有一些历史遗留问题,比如说她是殖民主义的受害者,受到殖民统治过大的影响,但是我不想把所有的罪责都推到殖民主义身上。我们的企业和人民也有自己拯救自己的义务。如果你看一看非洲15年来的领导者,你会发现现在的非洲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他们是充满智慧和敢于创新的新领导人,用新的方式思考问题。非洲目前的军事冲突比过去少了很多。非洲国家的领导人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对内调动全国的力量,对外争取其他国家的支持和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

  《经济》:“用新方式思考问题”指的是什么?

  宏博: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重能力建设,如果没有教师、医生、工程师、木匠等,如何来发展你的国家?尽管有资源,但是没有这些具备专业技能的人,资源再多也无法有效利用。第二是融入世界市场,中国拥有十几亿人口,本身就是一个大市场,但是很多非洲国家比如说我的祖国多哥,只有几百万人,他们的国内市场非常小,要发展经济就要融入世界大市场,同时吸引更多的投资。第三,创造对基本社会服务具有吸引力的环境,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良好的教育、医疗等社会服务体系,经济就无法向前发展。

  《经济》:非洲是不是也希望在这三个方面得到中国的帮助?

  宏博:当然。不仅是中国,所有愿意帮助非洲的国家我们都欢迎。中国在这三个方面能给予非洲很多帮助,因为中国的经验很值得非洲学习。实际上中国和非洲的一些国家已经在人员培训、医疗援助方面开展了合作。

  《经济》:应该说这些主要还是政府间的合作项目,中非之间的合作是不是应该让私营部门起到更大的作用?

  宏博:我完全相信,如果没有经济增长就没有发展,而没有私营部门的发展就不会有经济增长。我们在非洲鼓励私营部门的发展,因此中国的私营企业在非洲也有很多商业机会。

  《经济》:非洲国家政府在促进私营部门之间的合作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宏博:一方面如果没有政府的支持,私营部门很难顺畅地开展合作,但是另一方面政府不能替代企业和企业家。因此,非洲国家政府目前越来越重视为企业间的合作创造更好的环境。比如出口货物的清关,我们不能让企业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阅读有关规定和填写一个个的表格上面。政府提供更好的社会服务会直接降低企业的成本,让他们的产品更具竞争力。我们想形成这样一种文化:私营部门不能完全依赖政府,政府要为私营部门的发展扫清障碍。政府要让企业和个人更具创新力,这一过程可以是鼓励也可以是逼迫。

  《经济》:到非洲投资和做贸易的中国企业越来越多,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也日益增长,因此有些西方媒体诬蔑中国是非洲的“新殖民者”,您对此怎么看?

  宏博: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就做生意来说,如果不是中国,也会是其他国家。针对这种说法,我们更应该确保生意的双向性,所以我们也要为更多的非洲产品出口中国创造便利的条件。

  非洲被重新记起

  《经济》:有人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前,特别是七八十年代,非洲被世界遗忘了,您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宏博:对于非洲来说,确实经历了一段非常艰难的时期,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非洲面临的处境确实非常艰难。正如你所说,非洲曾经被遗忘了。但是当我回头看过去15年的时候,我重新看到了希望,过去15年中,非洲重新引起了世界的注意。

  《经济》:非洲被遗忘的原因是什么?

  宏博:我想部分原因是因为治理(governance)水平不高,另外社会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因此很多人不愿意到非洲去。还有就是非洲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中国13亿人有56个民族,在非洲一个人口不足500万的小国家就可能有五六十个民族,他们之间经常会有一些冲突。90年代初,非洲仍有四分之一的国家内部有民族冲突。再加上非洲国家的市场比较小,所以他们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也小。

  《经济》:投资者将非洲遗忘了,UNDP在这期间也将非洲遗忘了吗?

  宏博:对于UNDP等国际组织来说,非洲国家一直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不过现在的做法和过去有了一些不同。比如,发展计划中还要重视危机的防范。有时一个为时一周的社会或自然危机,可能会将过去20年的努力取得的成果化为乌有。总之回顾过去,我们会发现国际组织在非洲的援助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因此他们也在不断地矫正一些不完善的做法。

  《经济》:您现在也在国际组织工作,您对国际组织在援助非洲问题上的看法是否与加入国际组织之前有所不同?

  宏博:有一些,但也不是颠覆性的。这种认识的改变主要是由于我的阅历的增加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现在的国际环境与以前大不一样,因此无法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过去的做法。

  《经济》:很多国际组织对非洲进行援助时,往往附加很多条件,这种做法是否值得提倡?

  宏博: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这些条件有助于非洲国家提高治理水平,有助于减贫,又有什么不可以呢?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