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华盛顿政商两界激辩保尔森访华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2月15日 02:50 第一财经日报
陈之罡 王慧卿 对于昨日开始的首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美国部分产业界以及政界人士表示,对话应着眼于那些具有长远影响的议题,而非追求短期结果。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总裁傅强恩(John Frisbie)预期,由于首次举行这一对话,因此不太可能立即产生效果。但这次会议可以让双方对于一些短期目标进行讨论并形成共识。 傅强恩认为,双方在此次对话中确定的这些短期目标很可能在2007年实现,因为下一次对话很可能在明年夏天举行,而明年稍早时两国还将举行经贸联席会议,双方可以借这两次会议达成一些成效。 代表美国制造商利益的全美制造商协会的看法则没有这么温和。该协会总裁英格尔(John Engler)说:“我们需要见到中国在(人民币汇率等)问题上出现进展,而且我们需要很快看到。” 该协会负责国际事务的副总裁瓦格(Frank Vargo)则警告说:“如果不能很快出现一点结果,贸易保护主义将会高涨,不只是在美国,还包括欧洲。” 一直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着墨甚多的参议员舒默也针对此次对话发出声明。他说,尽管对话是种很好的努力,但是国会需要“真实的证据”来证明中国是个“真正的伙伴”。 在中国有投资业务的部分美国企业则并不这么看待。 “从卡特彼勒的历史和经验来看,单边的经济制裁会造成恶果,不但会损害中美经济,而且甚至会对世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卡特彼勒(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政府关系与企业事务部经理杜根(Jim Dugan)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2006年3月,多位中国政协委员呼吁限制跨国公司并购本土企业。卡特彼勒甚至被作为“恶意并购”的典型案例点了出来。 “卡特彼勒是最早与中国合作的美国企业之一。与中国政府合作总体是积极的,尽管也面临一些挑战。面临挑战最重要的是开诚布公,通过对话来解决问题。”杜根说。 学者也同样警告,应该着眼于那些具有长远影响的议题,而非追求短期的结果。前美国财政部官员、卡内基基金会资深研究员盖保德(Albert Keidel)指出,此次对话的规模和形式显示,保尔森希望能够抓住这个机会有所建树。 但是,盖保德也担心,如果没有短期内立即见成效,美国的制造业、金融业和国会强硬派是否会不满尚不得而知。他提醒说,如果美国国内在贸易逆差、汇率政策、知识产权保护和资本市场开放上对中国过度施压,可能导致两国关系紧绷。 盖保德和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中国经济专家拉迪(Nicholas Lardy)都认同,出于中美关系的长远性考虑,上述热门议题并不适合在此次会议上过度强调。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第一财经的网站:www.china-cbn.com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021—52132511(上海)10—58685866(北京)020—83731031(广州)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