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准备就绪 美林就等入场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1月08日 01:05 东方早报

  距金融全面开放仅一月有余,但长乐路上的美林集团上海代表处却平静如昔。“12月11日并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金融开放日,美林期待的只是获得全方位牌照,”美林上海代表处代表沈晔向早报记者表示,美林已做好一切进入中国A股市场的准备,“一切只等那张券商牌照。”

  尽管美林早在1991年就进驻上海,成为首家在中国开设代表处的美资投行。但时至今日,当年那个以证券业务为名义注册的上海代表处仍然停留于联络和市场调查等基础功能,“我们在上海和中国都还未开展真正的业务。”沈晔昨天在接受独家专访时表示。

  沈晔向早报记者展示了一份美林最近与凯捷咨询联合发布的首份《2006亚太财富报告》。报告显示,中国内地富裕人士在2005年增加了6.8%,达到32万人。财富总额为1.59万亿美元,位居亚太地区第二位,仅次于日本。

  沈晔表示,美林正为进入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做准备,而她的角色正是一个“探路者”,进行着相关市场调查和咨询工作,“我们的财富管理在全球首屈一指,管理着1.5万亿美元的资产。”

  除了财富管理业务外,美林在全球的另一个强项无疑正是投行业务。“财富管理和投行将是美林今后在华发展的两大重点。”沈晔强调。

  但中国市场对美林而言却似乎是“这么远,那么近”。美林一方面在国企H股IPO业务上屡有斩获,承销工行上市更是让其在华业务总量位居前列;但当大摩通过入股中金、高盛入股高盛高华、瑞银入股北京证券纷纷拿到了中国内地券商牌照,全球三大投行之一的美林却仍然以几个代表处游离于A股市场外围。

  尽管12月11日渐行渐近,但在沈晔看来,这并不是美林的金融开放。她表示,12月11日的意义对于那些已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意义甚大,“但我们在中国没有以银行名义注册,也没有正式进入中国市场。”对美林的意义远没有对汇丰、花旗这样积极备战人民币零售业务的银行大。

  对于日后正式切入中国市场的路径,美林最想走的一条路是拿到券商牌照。沈晔称,美林对A股市场非常看好,一旦监管机构放开,美林立即就能进入市场。“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工作。”但沈晔表示,美林对此并无时间表,只能等待监管者的决定。

  而对于另一条道路———通过注册本地银行,而后整体切入中国全业务,美林也表示出了一定的兴趣。沈晔指出,美林目前对各种选项都是开放的。但她强调,零售银行并不是美林的强项,即使要在中国做的话,也要等到把投行和财富管理业务做好再说。

早报记者 张明扬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 962288 或 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订阅东方早报请登陆东方早报网站或拨打8008208696;优惠多多、实惠多多、资讯多多。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