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马庭审:由盛及衰源于危险的商业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9日 14:42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刘伟勋 北京报道

  10月25日傍晚,深秋的北京凉意袭人。满脸倦色的梁爽走出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她所在企业被北京普尔斯马特会员购物企业中心(以下简称普马)拖欠了80万货款,但刚刚结束的庭审并没有给她带来什么好消息。

  法院对普马合同诈骗和抽逃出资案的审理持续了三天,追究了普马几位前高管的刑事责任,但并未涉及供货商们非常关心的拖欠货款如何解决问题。

  梁爽所在企业被普马拖欠的货款只是普马应偿债务的冰山一角,普马拖欠的银行贷款和供货商货款接近20亿元。

  这是一场主角缺席的审判,普马的实际控制人和主要犯罪嫌疑人刘五一早已外逃国外,留下一个支离破碎、无力偿还巨额债务的空壳普马。

  供应商们认为,这个中国最大超市“黑洞”留下了一个蹊跷而可怕的结局,如果这就是对超市欠款的最严厉惩罚,欠债可以不还,谁知道还会有多少巨骗步普马后尘?

  主犯缺席的审判

  10月23日上午,原普马联合总裁吴卫东、财务总监孙波,原北京普尔斯马特北方经贸公司法人徐斌、总经理季萍等9人出现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审判席上。此前,这些普马高管已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一年半,普马控制的全国40余家超市也已全线倒闭将近两年。

  但普马的实际控制人和主要犯罪嫌疑人刘五一并未出现在被告席上。知情人士称,刘五一在普马2004年爆发危机时逃到了美国,至今尚未归案。此外,普马其他部分涉案高管和经办人员也未在此次起诉之列。

  被告吴卫东、孙波等被控涉嫌抽逃5家新公司的注册资金合计1.1亿元,涉嫌7次以虚假手段骗取北京市朝阳区来广营信用社累计1713万元承兑资金。控辩双方在9名犯罪嫌疑人所涉罪行和金额方面存有较大分歧,9名被告分别委托的律师均做了无罪辩护。法院在10月25日傍晚审理完毕后没有当庭宣判,也未公布下次开庭的日期。

  尽管审判结果尚不得而知,但庭审中出示的大量证据以及9名被告陈述的多项事实,已清晰勾勒出普马在十年间由盛转衰的整个脉络,并部分还原普马陷入危机后一步步走向死亡的过程。

  对于普马案件,公众一直存有疑问,普马在中国也算是苦心经营十年,其主创和实际控制人刘五一,究竟是一个耐心超群的骗子,还是一个超市黑洞制造者?

  转业军人刘五一1996年将美国“普尔斯马特(PriceSmart)”会员店模式引入中国并获成功,一度开出40多家超市,年营业额超过40亿元,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民营零售企业。

  “普马最初几年做生意比较规矩,各地也很欢迎,甚至给它套上了外资的外衣。刘五一发现通过不断开店圈钱很容易,于是疯狂扩张,要求各地在三年内开出70家店。但由于资金、人才、管理无力支撑,扩张后期公司已处于失控状态。”一位熟悉普马内情的人士说。

  2004年

宏观调控中银行收缩银根,普马的多笔贷款被银行收回,资金链全面紧绷。当年7月南方建材将长沙普马拖欠租金纠纷诉诸法律,推倒了普马系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随后,全国各地供货商纷纷群起挤兑。

  危机爆发后,在刘五一指挥下,吴卫东等人四处筹资偿债,甚至涉嫌通过提供虚假担保、伪造购销合同等手段,骗取信用社承兑资金以偿还债务。另一方面,普马试图引入外部投资者注资重组,帮助企业走出困境。

  吴卫东在庭审中提到,普马2004年曾与百安居、易初莲花、统一超商谈过重组,统一超商承诺10月份投入1亿元资金,并已开始面试普马高管。但统一超商最终没有进入,而普马的资产已大幅缩水,失去了重组的价值和机会。

  20亿债务悬疑

  普马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偿债工作陷入停滞。尽管案件已经开审,但普马欠下的近20亿元债务是否以及如何偿还,至今仍然迷雾重重。

  一周前,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受理了梁爽所在企业要求普马偿债的上诉。据了解,该法院两年来已收到了300多家供货商对普马的起诉,但至今均未开庭。

  “上诉之前,所有能找的部门我们都找过了。”梁爽告诉本报,两年来北京的供货商曾遍访各个政府部门,但依旧拿不到货款,甚至得不到明确的说法。由于缺少资金,梁爽所在的企业目前已经停产。

  原普马联合总裁吴卫东在庭审中证实,普马2004年初拖欠的全国各地银行贷款、供货商货款和员工工资将近20亿。曾担任普马代理总裁的深圳铜锣湾集团董事长助理肖玉杰一年前曾向本报透露,普马拖欠的货款保守估计为6个亿,拖欠银行贷款约7.5亿,物业租金1.5亿。

  山西省代理商联合会会长樊晓军最近两年一直在带领各地供货商向普马索债,普马案开审的消息让他感到压力更大。他认为,这次庭审没有提及普马的民事赔偿问题,今后恐怕也不会涉及,这让供货商下一步可走的道路越来越窄。

  本报获悉,国内一部分供货商去年起通过美国余晨峰律师事务所在美国起诉刘五一,追讨其在美国的资产。美国法院已受理了这一案件,但此案尚未开庭。

  “现在来看,我们拿回货款已经非常困难。”曾任普马供货商联络小组主任的北京福利祥食品公司负责人曹继萱说,供货商还曾尝试过联合开店自救,组建法人实体接管店面等办法,但均无功而返。他们现在已经无计可施,都在等待政府给出说法或做出安排。

  普马教科书

  普马案已近尾声,一个曾经辉煌一时的民营零售企业带着将近20亿元债务走向死亡。值得反思的是,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普马的重重危机?如何能避免类似普马的悲剧不再重演?

  “普马危机的根源在于其危险的商业模式。”在北京商业管理干部学院副院长杨谦看来,普马实行的是一种圈钱的商业模式,这种模式的自有资本比例过低,为了赢得市场占有率,企业不惜用供货商和银行的钱来支撑扩张。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多米诺骨牌很快就会相继倒下。

  事实上,普马这种危险的商业模式在

零售业并非个案,很多零售企业仍在以相似的方式大举扩张。深圳铜锣湾集团董事长助理肖玉杰指出,部分零售商想以银行、供货商为主的第三方资金来维持运转和扩张,一旦银行和供货商抽回资金,企业便会突然缺血,引发休克。若不及时输血,就会像普马那样猝死。

  在杨谦看来,普马案最值得政府和商界反思的,是如何加强商业领域的立法,加强金融监管,防止零售商以圈钱的商业模式来进行扩张经营。“如果立法和监管不加强,类似普马的个案还会发生。”他说。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