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马运河跨越观念鸿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8日 03:35 财经时报

  金戈

  巴拿马运河扩建的直接意义,是更加有利于巨轮和货物跨越太平洋和大西洋两大洋,但这项工程需要跨越的决不仅仅是两大洋。

  在10月22日该国就是否扩建运河举行的全民公决中,超过78%的投票者投下赞成票,从而跨越了巴拿马国内认识分歧。

  反对扩建人士此前宣称,运河52.5亿美元的扩建成本过大,可能导致巴拿马财政破产或将运河重新卖与别人,这将带来巨大经济和政治灾难。

  对于此种担心,巴拿马总统马丁·托里霍斯承认有一定道理,因为巴拿马历史上盛行的腐败到现在都没有查清。但他同时相信自己的政府能跨越历史,造福穷人。

  预计这项明后年动工,2014年竣工的扩建工程,将把运河区建成世界贸易中心之一。据巴运河管理局估计,到2025年运河将每年向政府上交42.5亿美元,而支持者也正希望借此跨越贫富差距。

  扩建巴拿马运河,同时也在弥补世界之间的差距。

  随着世界特别是亚太贸易正享受时代性繁荣,巴拿马运河已呈现出作为国际航运瓶颈的疲态,不但经常“堵车”而且通航能力未来5年内将达到饱和。虽然全球海上货运量中约有5%要通过巴拿马运河,但全球10%的货船却因船体太大无法在运河通行。

  巴拿马运河的本次扩建,将使得更宽一倍的船也能顺利通行。尽管如此,届时运河的船舶最大通过吨位也只有12万吨。其邻国尼加拉瓜已声称,将不惜耗资200亿美元建造与巴拿马运河平行的两洋运河,可允许通过25万吨油轮和集装箱船。

  尼加拉瓜“跨越”巴拿马的运河计划,无异想分一杯羹甚至取而代之,但这并非巴拿马运河扩建的最大外部干扰。

  美国议员与巴拿马政府间在运河扩建参与者选择上存在的分歧,显示出了新运河需要跨越的最大障碍。

  去年10月,香港和记黄埔集团巴拿马港口公司与巴政府签署了总投资10亿美元的港口扩建工程,美国一些议员对此宣称,中国是想“填补美国撤出巴拿马运河后留下的真空”,最终使运河控制权落入中国。

  而此前的1997年,和记黄埔集团通过竞标获得巴拿马运河两端两个港口长达25年的管理权时,美国前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穆勒还危言耸听地说,中国可能在巴拿马部署导弹瞄准美国。

  虽然世人已习惯于美国人的空洞预言,但上述人物的表态却不免让人感觉是种“自供状”。

  历史上美国就有“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的门罗宣言,如果说拉美是白宫后院,巴拿马就是后院大门。

  时至今日,美国法律仍规定视对巴拿马运河的威胁为对美国的威胁,并可为此采取单方面军事行动。美国不情愿别国出现在巴拿马,源于中美洲甚至整个拉美仍为美国势力范围的理念。

  但“势力范围”早已经是殖民时代和冷战时代的概念,不但对当今时代是一种讽刺,就是对美国的世界霸主梦也是一种嘲讽:一方面以全地球村的领导自居,一方面却又只敢把自己屋后的一块公田霸占为自留地。

  有意思的是,相比某些议员死抱势力范围概念,美国总统布什却貌似大度地表示,美国不会反对其他国家参与对运河的现代化改造。

  巴拿马总统托里霍斯也否认所谓“中国是对巴拿马运河的威胁,”因为“在巴拿马经营管理港口的并不是中国政府,而是香港投资商”。相反,由于运河扩建工程耗资巨大,托里霍斯认定中国欣欣向荣的经济会使通过运河的船只增多,从而分担巴拿马的风险。

  作为一家纯粹的商业公司,和记黄埔在世界50多个国家都控制着重要港口,却从未对哪个国家构成安全威胁。虽然巴拿马尚未与中国建交,但2005年两国贸易额却超过25亿美元,早已实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说明,国际社会已经到了必须跨越势力范围这类旧理念,进入一个责任共担与利益共赢的新时代。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