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世界媒体观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21日 06:05 21世纪经济报道

  《纽约时报》 (10月18日)

  迟到的中国车

  微波炉,洗衣机,家具,中国产品如潮水般冲进了美国和欧洲市场。现在,中国的工业技术发展迅速,也就难怪西方的汽车生产商和工人们已经开始担心下一个冲进来的,将是中国造的低价汽车。

  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忧中国产品将会很快征服汽车这个重要行业,但就目前的情况看来,至少还要再等上几年,中国的汽车制造商才会开始大量出口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汽车。原本中国汽车制造商希望最快能在2007年开拓美国市场,但这一美好憧憬还要推迟几年。就连一些生产商自己也承认,中国汽车要真正进入世界市场,可能要到2020年。

  同时,尽管中国的制造技术高超,但就目前来说,要生产出符合西方消费者口味的汽车,比想象中要难上许多。随着人民币的升值,中国的汽车制造商还面临着劳动力成本上升的问题,这也将给出口带来阻碍。

  对美国底特律的生产商而言,这无疑是好消息,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准备和中国汽车的客户争夺战。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会模仿日本的做法,先生产一些廉价车型,为这个行业带来一些冲击。中国汽车迟早会进来的,而在和日本车的竞争中,美国生产商的办法似乎只有裁员并关闭多家工厂。

  《金融时报》(10月20日)

  中国央行“庆功”尚早

  本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有可能达到1万亿美元:足够买下花旗集团、埃克森美孚和微软,余下的“零头”还足够买下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中国央行通过买进美元资产来稳定人民币币值。不过,尽管目前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私人资本却似乎正在流出中国。这一现象令人费解。

  然而,即使资本的确开始流出,中国央行也没有理由庆祝。仅中国的经常账户盈余一项就约占总产出的9%,而且还在迅速增加,这形成规模空前的外汇储备。从经济角度来看,这种做法是否明智是成问题的。当中国实际汇率最终上升时,其外汇储备将大幅缩水。

  与此同时,人民币低估会鼓励对出口产能的投资,而不是更可持续的国内消费和投资。一项短期的应对措施是放开私人资本流出。这种做法至少会让中国公民像央行那样,积累外国资产。但唯一的长期解决方案,是提高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总之,投资者是否真正将资金撤离中国,我们不得而知,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会消失。

  《商业周刊》 (10月19日)

  中国旋风遭遇临界点

  把中国工商银行(ICBC)的IPO拿来象征中国飞速飙升的经济增长率是再合适不过了。但是,过热的经济会不会遏止掉这阵股市旋风呢?

  今年以来,中国股票给股市献上了一道盛宴。投资者的反应,可以用“中国股票认购综合症” 来形容。很多人认为,ICBC的这次公开发售,象征着中国新经济的超凡力量。的确如此。但同时,ICBC超大规模的IPO更像是一场狂热症,人们的理智被诱人的数字彻底征服。

  到目前为止,中国大陆公司今年在国内外的IPO筹资已经接近500亿美元。原因之一,就是中国一发冲天的经济增长率丝毫没有减速的迹象。

  中国已经开始采取措施给经济降温,如提高利率等。然而,无论银行再怎样控制贷款,仍然效果甚微。现在中国企业满口袋都是现金,要抑制它们的投资欲望,实属不易。

  如果不能尽快把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到一个稳定、可持续发展的水平,不久的将来,股市可能又会出现另一种狂热症,只不过这一次,是疯狂的抛售。

  《金融时报》(10月19日)

  破坏性的僵局

  本来已经问题重重的联合国现在又在经历一场耗时费力的意识形态斗争,这都是因为各国对于选择委内瑞拉还是危地马拉担任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一事不能决断。本周迄今为止已经进行了22轮投票,不论是反美的委内瑞拉还是亲美的危地马拉似乎都无法获得联合国大会必需的三分之二多数票同意。

  这场僵局对委内瑞拉和美国都不利。不论是在拉美还是在联合国,委内瑞拉条件反射式的反美态度让很多国家无法接受,而贫穷的危地马拉又被认为是美国的附庸。现在如果两国都不愿意妥协,最终的可能就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投票,就像1979年在古巴和哥伦比亚两个候选国之间进行了前后历时4个月之久、总共154轮的投票。重演这样的事情不仅浪费时间,而且会将人们的注意力从联合国改革等更紧迫的事情上转移开。

  在当前形势下,拉美国家必须展示自己在外交上的成熟性,推出一个折中性的、能为世界舆论所接受的国家作为代表。拉美的领导人们有义务打破这场僵局。现在看来,乌拉圭或者哥斯达黎加都会成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它们中的任何一个都会比目前的两个国家更有希望获得多数支持。

  《华尔街日报》(10月19日)

  欧洲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俄乌天然气争端已经过去9个月了,但欧洲关于

能源政策的讨论依然没有结果。俄罗斯用能源当作政治武器的做法让欧洲感到焦急,但各国领导人无法就如何减少对俄罗斯能源日益增长的依赖达成共识。这将成为10月20日欧俄峰会的议题。

  俄罗斯对欧盟与

乌克兰、摩尔多瓦及南高加索各国加强关系感到不安,近期对格鲁吉亚的制裁就是警告欧洲不要碰它的“后院”。欧洲的天然气进口有一半以上来自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这种依赖让欧洲屈服于俄罗斯的压力。现在如果要减少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首先应当从天然气方面入手。

  欧盟首先应当敦促普京加大投资,开发俄罗斯国内的天然气田。其次,欧盟应当扩展天然气的进口来源地,提高应急储备并加强能源市场的透明度。第三,欧盟应当注意观察全球能源趋势和消费水平,能源必须成为欧洲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一部分。欧盟应当通过贸易协议和WTO向别国施压,推动各国提高能效,这关系欧洲的经济和安全利益。

  高加索的天然气供应与欧洲能源价格的稳定有着密切关系。现在Gazprom正积极在高加索地区收购生产权益,希望将该地区的生产与它的基础设施对接,赶在欧盟之前更好地控制该地区。为此,欧盟需要扩大在南高加索地区的影响力,这一努力和加强欧洲的能源安全也是息息相关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