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汇查询:

俄打政策组合拳也玩经济特区 外资冲进追逐能源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10月04日 16:07 《资本市场》

  作者:闻章

  导语:今年上半年俄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64.45亿美元,同比增长43.6%。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这些资金长期投入俄市场,其积蓄和沉淀下来的力量将得到持续爆发,同时还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俄罗斯这只“来自北方的熊”的经济活动正在迅速的复苏,依托全球商业资本异常活跃的宏大背景,俄罗斯引进和吸收国外资本也日益呈现出风生水起的良好态势。

  据俄罗斯联邦统计局日前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俄罗斯吸收的外国投资总额达到234.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41.9%。成为俄罗斯引进外资出现乐观起色之后又一个丰收季。

  “熊”获得新鲜血液

  经济处于转型时期的俄罗斯客观上对外部资本存在着十分强烈的诉求。根据俄罗斯政府制订的2010年前经济翻番和2020年实现现代化的赶超战略目标,未来10多年间累计要投入2万亿美元以上的资金。而这个天文数字的至少1/3需要由外资来填补。

  特别是俄政府正在大力开放的服务产业,离开了外资的支持几乎难以为继。以信息产业为例,目前俄罗斯正在推行规模庞大的“电子俄罗斯”联邦专项规划,但从2005~2010年的第二阶段至少需要投资近500亿卢布。为此,俄政府只能实行投资的市场化运作,以积极吸收外资。

  对资本引入国而言,外部直接投资是最理想的投资类型,因为其对经济的发展具有长期推动效应。按照俄中央银行的计算方法,考虑外国资本参与俄企业运作的最终结果,并兼顾其后投资商与企业的业务合作,如果投资商得到俄企业10%或更多普通股份,则视为直接投资。以此考察,在俄罗斯吸引外资的总额中,今年上半年俄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64.45亿美元,同比增长43.6%。俄经济学家普遍为,这些资金长期投入俄市场,其积蓄和沉淀下来的力量将得到持续爆发,同时还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还需要注意的是,在俄罗斯目前所使用的外资中,国际机构贷款和商业贷款等形式的投资所占比重在最近几年持续保持在50%以上。这部分外资除了部分用于偿还到期政府债务以外,主要用于社会转移支付目的,以及用于其他缓解社会矛盾的社会保障目的,从而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生态环境。

  不仅如此,外资流入在一定程度上为俄罗斯国有企业的私有化产权改造提供了资金支持,并推动了俄罗斯国内资本市场的形成、发展。俄罗斯国有资产总量巨大,国内拥有的资金还不足以支持私有化改造过程中产权的有效流通,需要外部资金的注入,特别需要国际战略投资力量购买和持有俄罗斯企业私有化证券。

  资料表明,在俄罗斯外资构成比例中,今年前两个季度外国投资者对俄有价证券的投资为4.99亿美元,同比增长1.9倍;尽管这一数量相对于俄罗斯庞大的国有资产总量可能微不足道,但它在俄罗斯证券市场所发挥的边际推动作用却不能低估。特别是外资基金在管理制度、金融产品服务种类、投资技巧等方面都拥有俄罗斯当地金融投资者不能比拟的优势,他们参与俄罗斯金融市场的投资运作,客观上推动了俄罗斯金融市场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大打政策“组合拳”

  诚如美国的一些经济学家说:“俄罗斯将是世界商业最后一块等待开发的处女地。”并大胆地预言,俄罗斯市场将越来越多地吸引全球投资商的目光。的确,俄罗斯在引进外资方面存在诸多有利的客观条件。如作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拥有极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开发潜力可想而知;俄罗斯的教育水平是举世公认的,俄罗斯人民的人口素质甚至高于欧美国家,然而俄罗斯的劳动力却相对比较低廉、工资水平比欧美国家低得多。特别是近年来俄罗斯国内经济的持续好转,为外资提供了获取利润的乐观预期。

  官僚机构臃肿、办事拖沓曾经是外资进入俄罗斯的最大障碍,但这种沉疴痼疾伴随者普京政府强有力的政治改革得到了切除。如修改俄罗斯89个联邦主体行政长官产生办法,由原来的选取举产生改为总统提名候选人,再由地区议会选举通过;合并联邦主体;对国家权力机构作出重大人事调整等等。这种中央集权式的行政改革不仅仅从制度上强化了打击官僚腐败与提高管理效益,而且优化了引进外资的政府环境。

  与行政改革相伴随,普京总统在经济上明确提出了“与外资共建俄罗斯”的总体思路。为此,普京政府阁僚中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俄联邦经济发展和贸易部。这是俄负责吸引外资的主要政府部门之一,拥有俄联邦原独联体事务部、贸易部、经济部、北方事务委员会、外汇与出口管理委员会等部门的部分职能。该部下设外国投资促进中心,为促进外国对俄投资提供各种帮助。

  像许多国家一样,为了大量地吸引外资,俄罗斯政府抛出了十分优惠和宽松的经济政策。首先,俄制定和修改完善了与吸收外国投资有关的立法,如《外国投资法》、《经济特区法 》、《关于同俄国和外国投资在签订租赁条约法》以及《产品分配(共享)协议》等等;其次,在税收和关税方面放宽政策,减少某些税种和降低税率,给予投资者一定的经济实惠和利益保证。如外国投资者作为法定投入而进口的技术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外方在生产领域投资占项目总投资30%时,前两年免交利润税等。第三,实现俄罗斯银行与国际经济核算制度真正接轨,以提高外国投资者对俄罗斯的信任程度和提高俄罗斯在世界资本市场上的资信程度。第四,对外国投资者的财产和个人实行法律保护和社会保险,对危害其财产和生命安全的犯罪行为加大惩罚和打击力度;最后,建立由外国大投资商组成的在俄外国投资协商委员会,加强同外国投资者的经常性对话并在吸收其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俄的投资环境。

  值得关注的是,在俄罗斯所吸收的外资中,有2/3来自于西欧和美国,为此,普京政府特别注意与他们的友好相处。如通过能源管道外交推进与欧盟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加快挤进“八国集团”的步伐,以加强与“富人俱乐部”的沟通;尤其是在在处理与最大的外资来源国美国的关系时,俄罗斯则采取了十分谨慎的态度。在与美国布什政府展开较量的同时,尽量使双边关系不至于恶化。事实证明,俄罗斯在分享外交战略上成功果实的同时,也为自己扩大外资的引进规模制造了和谐的环境。

  也“玩”经济特区

  对于外部资本,俄罗斯曾自上而下普遍存在着既爱又怕、三心二意的情况,既希望外资大量进入,为我所用,又对外资进入排挤和控制民族产业、可能获利甚多、利益外溢忧心忡忡。为了彻底打破国民的这种自恋和半封闭心态,在总统普京直接干预下,俄罗斯重拾已经废弃多年的构建经济特区思想,以示对外开放的决心,并希望经济特区能成为加大吸引外资的力度。

  特区建设的实际速度要比人们所想象的还要快。目前,6个经济特区已经获得了政府的批准。首批经济特区的共同特点是现有的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相对完备,大多设在经济本已相对发达的地区。2006年,俄联邦预算将拨款80亿卢布建设经济特区的基础设施,同时开始为2007年招商引资做准备工作。

  从经济特区的构成来看,6个经济特区各自以发展微电子业、软件业、信息技术和仪器制造、核技术和纳米技术、生产家用电器和家具技艺以及汽车零部件和石化产品生产为主,而这些产业部门都是俄罗斯对完全外开放的领域。

  为达到吸引外资的目的,俄罗斯的专门颁行了《经济特区法》,明确规定了入驻企业享有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统一社会税由26%降至14%,项目投产前5年免征联邦财产税和土地税;经济特区内实行自由关税区制度,进口免征关税和增值税,区内产品免税出口等。特区还将借鉴中国经济特区“一个窗口”的服务模式,成立特区管理公司,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简化注册手续,减少行政壁垒。为增强投资者信心,保持政策的连续性,《经济特区法》还规定投资协议有效期内发生的不利于投资者的俄联邦及地方法律变更,一律不适用于特区入驻企业。而作为《经济特区法》内容的重要补充,俄政府计划在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和俄进出口银行基础上注资10亿美元,成立进出口银行,以扶持特区的产品出口。

  当然,在向特区不断抛出“橄榄枝”的同时,俄政府也在探索建立特区引资的“大棒”政策。其中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将在特区内依法设立监管委员会,负责监督特区的运行情况,如经济特区在建立三年内未能签署任何引资协议,或引资协议未能执行,将被取消特区地位等。

  外资追逐能源

  在分析全球资本流动的最新态势中,学者们几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即自然资源导向型外资是继服务业之后成为全球外资新的增长点。特别是随着世界能源的需求旺盛和价格上升,扩大能源投资已经成为资本输出的不二选择。

  资料显示,俄罗斯在世界投资吸引力排名榜中的位次已经从前三年的第17位上升到目前的的第6位,但外部投资主要流向了食品、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和商贸网络,而能源将成为外资下一步试图撬开的投资地带。一个可以说明问题的事实是,近年来俄能源市场对外国公司的投资吸引力在不断增强,无论是美英等西方大国,还是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印度等国。美国石油巨头Conoco Phillips公司出资15亿美元,提高其在俄卢克石油公司中的份额,皇家荷兰壳牌公司则继续向“萨哈林-1”、“萨哈林-2”

天然气工程投资数十亿美元。中国、日本、韩国也都想在俄远东石油管道和东西伯利亚天然气田开发等项目上投资。

  作为西方国家高度关注的的一个核心议题,美国和欧盟都极力主张俄罗斯对外国投资者开放天然气开采设施和运输管道,称欧美市场急需重大投资进入该国,以扩大生产,确保能源供应。然而,这种一相情愿的设想却遭到了俄罗斯政府不止一次的婉拒。在能源开放问题上,俄政府始终没有放出乐观的口风,其矜持的态度令国外投资者英雄气短。

  对于能源领域的把守体现了能源对俄罗斯国内经济与政治非同寻常的意义。不庸讳言,能源特别是石油永远是俄罗斯的命根子,现在如此,将来亦然。一方面,能源产业一向是俄经济支柱之一,产值约占俄工业总产值的30%,为俄政府创造54%的年预算收入和45%的外汇收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高达3%左右。而一旦这一“经济命脉”落入他人之手,俄担心自身经济安全的基础将受到动摇和冲击。不仅如此,石油还是俄整合内政的关键手段。石油与政治,在俄罗斯恐怕没有比这二者联系得更为紧密的概念了。因为政治的意义在于对国家主要资源的控制,而石油便是这样的资源。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俄能源领域的投资占俄国内生产总值的27%,占全部外国对俄投资的75%。谁控制了石油,谁就等于控制了国家。反之,谁掌管国家,谁就不可避免地力图得到对石油的监控权。

  应当明确地是,能源还是俄罗斯外交领域的一个重要筹码。通过对石油、天然气的控制,俄罗斯在上游地带卡住了西方国家能源供给的“咽喉”,增强了与发达国家谈判的底气。事实证明,普京政府正是最近几年在能源问题上对欧美国家采取欲送还推的外交手腕,使俄罗斯在与对方的对话中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发言席位置。

  当然,从纯经济性和长远性分析,俄罗斯开放能源投资市场似有某种必然。一方面,俄罗斯经济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委内瑞拉化”趋势,只有通过引进外才能淡化和改善“能源独大”的产业结构,从而消除未来经济的不确定性风险;另一方面,俄罗斯能源基础设施严重老化,今后30年至少需要1500亿美元更新改造,如此庞大的开支远非俄罗斯自身所能承担的。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4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