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东盟:艰难的融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26日 16:10 经济观察报

  张宏/文  

  将5.3亿人口紧紧结合起来,缔造出一个像欧盟那样实力强大的统一市场,从而应对中国和印度的挑战,这是东盟十国今年夏季最迫切的期望。

  在上周的吉隆坡第38届东盟经济部长会议上,东盟一体化的时间表由原定的2020年提前至2015年。

  五年时间的缩短要求东盟各国加快相互间的谈判进程,但现实的进展并不理想。区域内各国间经济实力的差异、加之保护本国产业的情绪犹存,注定了这个整合进程充满艰难。观察人士认为,在缺失一个强有力且独立的统一协调机构的情况下,一体化进程仍只是纸上谈兵。

  但东盟对于全球经济的重要作用无疑不容忽视。在中国率先与东盟缔结自由贸易区协定后,日本、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周边国家也正加紧与东盟的贸易谈判进程,而美国也有望很快打开东盟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的大门。多哈谈判冻结后,区域性贸易合作迅速升温,东盟很可能成为未来数年世界贸易谈判最活跃的地区。

  一体化进程艰难

  创建于1967年的东盟初衷并非地区间的经贸合作。在当时的背景下,作为地区性安全协调机制,东盟更多的作用在于维护地区的稳定。强化地区经济合作关系的宗旨源于1992年,各国达成了至2003年建立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地区内关税下降至从0到5%的区间内的协议。

  但直到目前,出于产业保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的考虑,地区内关税下降这个问题仍没有得到完全解决,各成员国仍对本国产业采取各种各样的保护政策。

  落实最不理想的领域主要是服务业和投资。为了求同存异,加快一体化的进程,东盟各国均可提交一份自己认为是敏感产业、希望限制外来投资的清单。但汇总各国清单后,这实际上可以编写成一本数十页的薄皮书。

  最近的一次争端发生在泰国和马来西亚之间。泰国以马来西亚对汽车业存在非关税壁垒为由,拒绝下调目前为20%的汽车关税。官司打到了东盟自由贸易区委员会上,结果是马来西亚被判有理,但泰国人坚决不认。

  而泰国的廉价航空公司——亚洲航空则抱怨新加坡在给予印尼航空公司着陆权后,仍为了保护本国的廉价航空公司,将亚洲航空拒之门外。尽管东盟各国已经达成了相互“开放天空”的协议,但此类争端仍是投诉无门。

  新加坡医疗健康企业百汇控股去年收购了马来西亚国有控股医疗企业——班底控股31%的股权,但这项收购案随后被马来西亚官方要求进行重新审查。而素有“新加坡国资委”之称的淡马锡在地区性收购时也遇到了种种困难。淡马锡在马来西亚收购银行及在泰国收购电信企业过程中都需要面临严格的官方评估。

  种种限制造成了区域内投资极度不活跃。2005年,东盟内部投资额为22亿美元,仅是地区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的6%。其中,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占了区域投资的68%。

  在这些投资壁垒与贸易纠纷后面,折射出的是东盟这一经济体的先天不足。在十个成员国中,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越南堪称经济上的第一梯队。这些发达国家与如柬埔寨、缅甸等次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甚至是达到数十年。地区性的经济不平衡注定了在开放贸易过程中各国的得失相差悬殊。

  其次,东盟各国的产业互补性不强。许多国家仍以农业经济为主,并极力保护新近发展起来的汽车、金融等高端产业,这也使市场开放难以实现。

  在欧盟的统一进程中,欧元的出现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时至目前,统一货币仍未提上正式的议事日程。而欧洲高度发达的统一的金融市场更是东盟地区难以企及的。除了泰国提出的在清迈设立亚洲债券市场外,东盟各国在地区金融市场统一领域仍没有找到清晰的方向,而亚洲债券市场的建立从目前来看也仍非易事。

  正如《雅加达日报》所称,“东盟各国仍没有做好准备。部长们发言时根本没考虑他们能不能做到。东盟成员国间没有良好的协调机制。这主要是由于缺乏一个可以控制成员国间经济融合进程的独立机构。东盟需要建立一套机构来支持整合过程。否则,(一体化)就会成为一个笑话。”

  东盟贸易地位提升

  尽管一体化进程困难重重,东盟各国在全球贸易市场上的地位绝不容低估。对于全球各大贸易国来说,谁能争取到在这一市场上永久性的市场开放协议,谁就能在未来的世界贸易体系中拥有更强的话语权。

  根据东盟21日发布的数据,2005年该地区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比2004年增长了48%,总额达到创纪录的380亿美元,并且超过了1997年金融危机前的最高水平340亿美元。

  中国和印度在过去十年中在吸引外资方面是东盟的劲敌,而这也是东盟希望尽快完成市场一体化的重要原因。外商直接投资的上升,表明了国际投资者对东盟的信心恢复,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在中国与印度商业成本激增后,东盟正显示出其竞争力。

  太平洋彼岸的美国对东盟的重视程度已经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去年,东盟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已经达到了1500亿美元,成为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与东盟确立稳定、良好的贸易关系将是确保美国在东亚地区经济利益的关键因素之一。

  近期,美国参议院主席理查德·卢格提议设立一个美国东盟事务大使的新职位,并获得了参议院的全体通过。而在此次吉隆坡会议上,此前一直主管与马来西亚及泰国贸易谈判的助理贸易代表芭芭拉·威瑟将带队前往。

  与以往对他国内部事务横加指责的态度不同,美国人采取了更加务实的策略。为了避免国会对柬埔寨的人权问题提出质疑,美国与东盟签订的将是个《安排》,而非正式的协议,从而避开了国会批准这一程序。

  尽管这离正式协议还有相当远的距离,但美国投资者至少不会错过投资东盟的先机。

  日本则期望与东盟缔结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在打开东盟市场上,日本一度落后于中国,但随后即加紧了与东盟的贸易谈判。而此次,日本计划进一步提议建立包括东盟、澳大利亚、中国、韩国、印度、日本和新西亚的泛亚洲自由贸易区,并表示愿意出资1亿美元来启动这个贸易谈判。由此,日本希望在东亚乃至泛亚洲贸易区的设立过程中扮演牵头角色,从而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印度与东盟的贸易谈判也将重启。媒体报道,印度计划做出更多的让步,将限制贸易的产品种类数量由最初的1400种进一步减少到560种。历来对东盟一体化持赞同态度的中国也正与东盟进行新的市场开放谈判。

  各贸易大国的积极参与表明,WTO多哈谈判的搁浅必然催生地区性贸易合作的升温,而东盟正成为未来数年全球最有活力的贸易谈判领域。

  来源:经济观察报网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