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

媒体观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8月10日 09:25 21世纪经济报道

  《华尔街日报》(8月9日)

  全球化的好处

  欧洲委员会的一份报告《全球化:趋势、问题及对欧洲的宏观意义》表明,实行贸易自由化、开放市场可以给欧盟的人均GDP带来8%的增长,也即平均每个家庭增加5000欧元的收入。报告指出,很多人非常关注全球化给一些特定地区带来的非常明显的损失,如工厂关闭、工人失业等,但却忽视了更为真实的宏观收益,如消费者得到的好处——由于产品价格竞争的加剧,欧美人的实际购买力比上世纪90年代增加了一倍。

  和美国与日本相比,欧洲低科技含量、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重较大,从而更难应付来自中国和印度的竞争。报告认为,欧洲需要学习美国发展信息和通讯科技。而全球竞争带来的工作减少只是一种“转型期成本”,如果欧洲集中精力进行创新并开放市场,这种损失将是暂时的。欧洲人全球化的广泛担心是无视历史,报告表明,1950-2000年间欧洲的经济增长至少有20%都应归功于以贸易自由为代表的全球化。在多哈谈判陷于失败、保护主义压力上升之际,这份报告值得深思。

  《华尔街日报》(8月8日)

  普拉德霍原则

  8月7日,英国石油公司(BP)宣布因漏油事故停止在阿拉斯加的普拉德霍湾的开采后,美国原油价格因这一消息飙升了2.25美元,达到接近77美元一桶,专家预测加油站的汽油价格还会上涨每加仑5-10美分。市场的反应出乎意料,因为普拉德霍湾的产量只有每天10万桶,还不到美国日石油消耗的2%。

  近年来一些环保主义者认为开放北冰洋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ANWR)附近的石油开采只会增加每天100万桶石油的产量,因此是不值得的。这样的主张在石油供应充裕、油价较低的时候有道理,但现在由于供应的短缺,任何产量的增加都会产生重大效果。美国可以将ANWR附近地区的石油开采当作一种绝好的缓冲手段,避免如卡特里娜飓风和BP漏油等突发事件的影响,但前提是国会能够通过开禁的法案。

  《金融时报》(8月8日)

  中东战争还是一场言辞之战

  黎巴嫩的战事不只发生在战场上,同时还是一场言辞之战,冲突双方都愤怒地抱怨自己是双重标准的受害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这样的。正如阿拉伯人所认为的,西方媒体对以色列人的死要比他们的死更关心;正如以色列人所认为的,世界只关注以色列军事行动造成的伤亡,却忽视了其他国家更血腥的冲突。

  有以色列媒体认为西方媒体在“妖魔化”以色列,事实上并没有这回事。BBC的一项调查表明,以色列人的死亡要比巴勒斯坦人的死更容易得到报道。以色列的支持者声称,双方的死是“道德上不等价”的,其理由是真主党和哈马斯蓄意袭击以色列平民,而以军却不过是反击敌人并尽力避免平民死伤。但当黎巴嫩平民的死亡人数达到以色列平民的20多倍时,这样的道德论据是苍白无力的。

  以色列似乎遭受了过多的瞩目。例如,2003年以来在苏丹达尔富尔的冲突中有20万人死亡,约是同时期巴以冲突死亡人数的40倍,冲突双方都是穆斯林。但世界媒体,包括阿拉伯媒体对此似乎漠不关心。

  西方媒体关注的顺序似乎是:以色列人的伤亡第一,以色列造成的伤亡第二,世界其他角落的伤亡最不重视。其原因一是巴以冲突给西方带来了实际的冲击,二是“白人综合征”——以色列是个白人居住的西方化国家,这会使西方人对他们的死伤产生同感。

  《华尔街日报》(8月8日)

  以色列获得一次赢得和平的机会

  以色列经常得到这样的评价:总能打赢战争,却总在随后的外交斗争中失利。在几次中东战争和两次巴勒斯坦人起义中,以色列都取得了军事胜利,却都无法将其转化为其最主要的外交目标——和平与安全。

  1948年以色列击败多个阿拉伯国家的联军,最终却只赢得一个停火协议。1956年以色列击败埃及军队,却被迫在战后撤出西奈半岛和加沙。1967年以色列大获全胜,但即使以色列同意返还领土,仍无法通过联合国来要求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1982年以军将巴解组织赶出黎巴嫩,美国的里根政府却要求以色列撤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

  这次战争从纯粹的军事角度讲,以色列不可能通过制止火箭袭击,以赢得胜利。以色列无法取得决定性的军事成就,这还是历史上的第一次。然而讽刺的是,这却能给以色列外交带来突破。联合国安理会正在讨论一项对中东进行首次军事干预的决议,其内容包括对真主党实施武器禁运,要求其无条件释放以军士兵,同时承认以色列的自卫权。如果通过这样的决议,对以色列而言是史无前例的外交成就。对黎巴嫩的国际干预如果取得成功,将为控制中东其他地区的冲突创立典范。

  《华尔街日报》(8月8日)

  中东停火问题

  在外交方面以色列已经获得了足够的挡箭牌。在法国和美国主持下提出了一项联合国停火决议。尽管奥尔默特领导的以色列政府得到的明确支持并不多,但国际社会已经形成共识的是,恢复到冲突之前的事态已是不可能的。

  决议草案将允许以军留在黎南部,并在真主党不停止火箭袭击的情况下予以反击。在此期间组建一支多国维和部队,其任务是促使真主党解除武装,而不是简单地制止其发射火箭。实际上决议实现的前提,将是以色列已经打击了真主党。这一草案遭到了叙利亚的和黎巴嫩政府反对,而且要获得联合国的通过还有很多困难,例如维和部队的组建会成问题,因为他们会成为新的被袭击目标。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