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或受益或淹没:韩政府破题韩美FTA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8日 02:30 第一财经日报

  韩国目前面临高油价和韩元走强造成出口商利润减少等外部不确定因素,与美国签订FTA对韩国而言至关重要。“问题不是是否选择市场开放,开放是必需的。如果我们有选择的话,那么也只能选择从开放中受益,或者被开放大潮淹没。”——韩国财长韩德洙

  本报记者 王慧卿 发自上海

  韩国与美国有关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第一轮谈判定于5日至9日在华盛顿正式举行。由于韩美双方在数个关键领域存在分歧,而且此次FTA谈判正引起韩国国内的抗议,前路崎岖。

  由于韩国是个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因此韩国政府希望能与美国达成FTA,以促进韩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根据统计数据,韩国目前对外贸易总额占GDP的70%以上。

  韩国财长韩德洙日前表示,由于韩国目前面临高油价和韩元走强造成出口商利润减少等外部不确定因素,因此与美国签订FTA对韩国而言至关重要。“问题不是是否选择市场开放,开放是必需的。如果我们有选择的话,那么也只能选择从开放中受益,或者被开放大潮淹没。”韩德洙说。

  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所(The Korea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Policy)称,韩美FTA 将推动韩国经济增长2个百分点,或140亿美元。美国是韩国第二大出口市场,去年韩美双边贸易达到730亿美元。

  双方分歧:韩国高关税、开城工业园

  然而,由于韩美双方在数个关键领域存在分歧,双边谈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让韩国开放其高度保护的农产品市场就是一块难啃的骨头。美国希望韩国能够削减全部农产品的关税,但韩国希望能够继续用高关税或紧急进口禁令来保护大米、鸡肉、烟草和苹果等敏感商品。

  “美国农业的劳动生产率位居世界前列,美国也是世界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相对于韩国农业而言,美国的农产品竞争力还是相当强的。”上海财经大学国际贸易系主任兰宜生教授向《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在此次谈判中,除农产品外,美国还要求韩方取消对汽车的特别关税,韩方则以汽车税是韩国地方政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为由加以拒绝。在金融服务领域,美国所要求的“国民待遇”也是韩国难以满足的。

  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韩国总体上贸易壁垒较高,一些部门受到的保护尤其多,韩国担心这些部门在自由贸易环境下受到冲击。”

  梅新育给出了一组数据来说明韩国的贸易保护状况:2005年韩国简单平均关税率为11.91%,在亚太经合组织21个成员方中名列第三,比该组织成员方平均关税率(7.7%)高55%。

  梅新育解释道:“通常说来,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贸易自由化程度应该较低,因为它需要保护的幼稚产业部门少。但在亚太经合组织成员方中,韩国关税总体税率高于中国(9.9%)、马来西亚(8.07%)等许多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它的国家,其贸易保护倾向由此可见一斑。”

  开城工业园区是韩美双方的另一个分歧点。韩国声称要说服美国将开城工业园区的产品也作为韩国产品对待,但是美国坚持FTA将只适用在韩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开城工业园区位于朝鲜境内,位处朝韩边境,由朝韩双方共同开发。

  韩国农民再次上阵

  韩国国内对自由贸易和市场自由化的巨大抗议浪潮,也让韩美之间的FTA谈判成为韩国历史上最为艰难的贸易谈判。

  在谈判前一天,韩国的“反对FTA远征示威队”在华盛顿白宫已举行了第一次跨国示威。赴美的韩国远征示威队约有40至50人,大部分是农民。远征队表示,他们的活动将一直持续到9日,其间将接连举行记者会、烛光示威游行和讨论会,积极宣传韩美FTA的不公平性。

  梅新育分析说:“自由贸易协定尽管总体上有助于韩国经济增长,但其带来的利益和冲击在韩国国内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分布不平衡,受到冲击的部门,如韩国的中小企业部门和农业部门,对此有所担忧。”

  早在今年4月15日,韩美FTA还处在预备谈判期的时候,韩国民众就已经走上街头举行抗议活动。当天韩国首都首尔约有1.7万人参加了抗议活动。

  “由于民族主义盛行,国民心态不够成熟,因此韩国部分民众对国际问题不能客观、理智地看待,有时候甚至到了完全无视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地步。”梅新育对记者表示。去年12月在香港举行的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会议,就遭遇了韩国农民花样翻新的示威活动,反对自由贸易和市场开放。

  6月5日至6月9日的谈判是韩美FTA的第一次总谈判,这样的谈判总共有5轮。美韩两国希望在明年3月达成协议,以赶在贸易促进授权法案期满之前通过该协议。紧张的时间表,韩美双方的分歧,以及韩国国内的抗议,都加剧了韩美FTA谈判的艰巨性。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