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印度抢油击破中印合作格局 未来石油需求相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6月03日 02:32 财经时报

  易强

  到2025年,印度对石油的消费水平,将和中国相当,但这个占世界人口总数16%的国家,其石油储量只占全球的0.4%;有专家预计,在海外油气资源领域,不久的将来,印度将是中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即使在“国际合作”盛行的今天,丘吉尔的这句名言也是最好的警钟。“政治合作”如此,“经济合作”也是如此。

  相关的最新消息是,中国的石油公司中石化,在收购俄罗斯Udmurtneft公司方面,遇到印度最大石油公司ONGC的挑战。Udmurtnef是位于东西伯利亚的石油公司,它的母公司是俄罗斯最大的合资公司TNK-BP.今年2月24日,在得知TNK-BP有意出售Udmurtnef后,中石化当即向TNK-BP递交了收购意向书。两个月之后,印度ONGC发起挑战,与俄罗斯天然气公司ITERA一起,联合投标Udmurtnef.为了避免孤军作战,中石化随后找上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与ONGC-ITERA组合相抗衡。TNK-BP提供的数据是,Udmurtneft年产量为600万吨。根据标准普尔的估价,这家公司约值30亿美元。

  印度挑起的Udmurtnef收购战,给刚刚签署不久的《中印油气合作备忘录》蒙上一层阴影。

  今年1月签署的这份《备忘录》的共识是,在收购第三国油气项目时,双方将尽量保持合作。按照印度石油部长艾亚尔的说法,“没有节制的竞争,只会对卖方有利,最终两国无论谁胜出都会不利”。

  话音未落,硝烟即起。

  印度ONGC的誓言

  中印之间的Udmurtnef收购战,是哈萨克石油公司收购战的继续。去年8月,中国另一家石油公司中石油,曾与印度ONGC-米塔尔组合交战,最终,中石油以41.8亿美元的收购价胜出。

  随后,在厄瓜多尔石油收购战中,双方再次交手,ONGC再次失利。去年9月,加拿大石油公司ENCANA宣布,将出售其在厄瓜多尔的石油资产。但由于它没有提供该资产的详细情况,ONGC觉得不够保险,最后退出了角逐。中石油的一个合资公司收购成功。

  据《财经时报》了解,在哈萨克石油公司收购战中败北之后,ONGC一位高管曾在与《印度日报》记者交流时,发誓在以后的石油和天然气收购战中,要“不惜一切代价战胜中国公司”。

  不过,海外收购战的频频失利,却促使印度政府进行反思。“这次失利,表明印度需要和中国合作竞购国外油气资源,无论何时,只要有可能,希望合作多于竞争。” 印度石油部长艾亚尔说。

  于是,从去年8月开始,印度石油部开始与中国接触,探讨合作竞购海外油气资源的可能。这种接触到今年1月有了结果。在艾亚尔访华期间,双方签订了《中印油气合作备忘录》。

  根据印度媒体的报道,这份《备忘录》的内容包括,在未来收购海外油气资源时,双方将尽量避免竞争,而应该互通信息、采取合作的方式。

  印度制造业的推动

  实际上,无论是印度ONGC的挑战行为,还是其石油部长的合作策略,都服务于印度的石油安全战略。印度总人口为10.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6%,但其石油储量只占全球储量的0.4%。

  1994年以来,印度的GDP年均增幅达到7%。经济学家预测,在未来20年间,印度的年均GDP增幅将最少为6%。因此,这要求消费更多的石油,换句话说,要求在海外购买更多的石油。

  《财经时报》从印度商务部了解到,在2005至2006财年,印度的总进口额为1400亿美元,其中,有430亿美元是用于购买石油。

  印度对海外油气资源的渴求,对其外汇储备是个不小的考验。根据印度官方提供的数据,其外汇储备目前为1460亿美元。而截至今年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则达到8751亿美元。

  这正是印度石油部提出合作战略,希望避免与中国正面竞争的根本原因。印度能源研究专家克米亚告诉《财经时报》,2000年到2004年,ONGC仅投资35亿美元,用于拓展海外事业,而中石油则投了400亿美元。

  不过,印度打算逐渐改变这个局面。2004年10月6日,印度中央政府发布公告,表示将大力发展制造业,以发展本国经济、提供更多就业。同时,成立国家制造业竞争委员会,由其制定具体战略。

  2006年3月,印度《制造业国家战略》公诸于世。这份90页的战略书表明,其未来10年间,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将由2003年的17%,上升到25%~35%左右。因此,要求其制造业年均增幅达到12%~14%。

  未来需求中印相当

  2005年,印度GDP总值7400多亿美元,居全球第10位。毫无疑问,其制造业的充分发展,将带来更多的外汇储备。不过,它同时也要求印度购买更多的石油,以用来推动其制造业的发展。

  有鉴于此,加拿大皇家金融集团经济学家艾伦,在其《印度:另一个制造中的中国》一文中指出,印度在获取能源以及其他资源方面,在不远的将来,会与中国进行激烈的竞争。

  “在未来5到10年的时间里,推动印度对能源及其他资源需求的因素,包括人口的继续增长、城市化扩张、生活水平的提高、运输及工业的需求,以及强劲的基础设施的支出。”

  艾伦提供的数据是,在过去5年中,印度的年人口增长率是1.5%,而中国仅仅是0.7%。印度的农村只有30%的地方通电。其电视普及率只有中国的23%,电脑普及率只有中国的30%。

  这决定未来印度的石油需求将猛增。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在2004年,中国每天消费石油540万桶,印度每天消费200多万桶。但到2025年,中国和印度水平相当,每天需消费石油740万桶。

  目前阶段,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是40%左右,而印度则达到70%的水平。“因此,与其说在收购海外油气资源上,印度已经对中国形成挑战,不如说,这种挑战才刚刚开始。”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尼亚兹对《财经时报》说。

  由于占有全球石油储量2/3的中东,大多已经在美国和欧盟控制之下,因此,未来印度将与中国争夺的,主要将是两国周边比如中亚、南亚地区,以及非洲和拉美等地区的石油。

  在竞争中求合作

  在南亚地区,竞争占主导地位。南亚的孟加拉和缅甸,石油储量比较丰富。相比之下,这两个国家与中国走得更近。中国正在建设1250公里的石油管线,从缅甸的石油产地到云南省。

  印度曾经想破坏这种局面。它曾计划在缅印之间,通过孟加拉建一条石油管线,但后来这个计划泡汤了。

  中国已在阿拉伯海海岸线,位于巴基斯坦南部的瓜达尔建深海港口。这将使中东和中亚的石油出货更多样化。也是在这个地区,印度选择在伊朗建卡巴哈港口,以方便从中亚获得石油和天然气。

  在非洲和拉美的竞争——无论是尼日利亚,还是委内瑞拉或古巴——双方对油气的需求也增长迅速。

  当然,两国在能源方面也有合作。

  比如,双方同意共同开发在伊朗Yadavaran的巨大油田。还在苏丹建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石油和天然气。今年初,中石油与印度ONGC合作,联合竞购壳牌公司在叙利亚的石油资产。

  在伊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气管线项目上,印度也盛邀中国加入。“这是因为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外交关系稳固,有中国参与,有利于印度获得稳定的天然气供给。”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尼亚兹说。

  根据中国商务部提供的数据,今年1~2月,中印贸易额达到31.4亿美元,印度是中国第10大贸易伙伴,紧排在俄罗斯之后。印度经济学家估计,到2010年,中国将变成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不过,这种日益密切的贸易关系,将在何种程度上缓解两国间在能源领域的竞争,现在还是未知数。印度能源研究专家克米亚告诉《财经时报》,竞争不可避免,但他现在最关注的,是Udmurtneft公司最终会“落到谁的手中”。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