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中国成全球反倾销第一目标 非市场经济歧视严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5月10日 01:24 中华工商时报

  成锋

  根据路透社报道,世界贸易组织(WTO)周一在日内瓦公布了一份报告,该报告显示:中国目前是寻求保护国内生产商免受廉价进口品威胁的各国政府的头号目标。

  WTO公布报告中的数据显示,2005年下半年一共有82件新的反倾销调查,其中有33件是
针对中国商品的。2005全年的反倾销调查总数是178件,针对中国的达到55件,接近31%。在新采取的反倾销措施中,比如在调查后采取的进口限制或者加征额外关税,从7月到12月有76件,针对中国出口的有22件;全年有129件,针对中国的达到40件,正好占31%。

  根据报告分析,在WTO的149个成员中,没有哪一个成员国像中国这样受到如此的反倾销关注。以前,印度和中国台湾地区曾是全球反倾销调查的主要目标,但近来案件数量都不太多,基本与美国一样。而根据WTO的报告,中国本身也开始在反倾销问题上予以反击,在去年下半年进行了13项新的针对外国产品的反倾销调查,比其它国家都多。

  中国能够遭到如此众多的反倾销案件,除了本身生产成本低廉、竞争优势强大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还在于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2001年,中国加入W TO时,迫于谈判压力,作为妥协方案,勉强同意在针对其出口商品的反倾销案件中,在15年内被作为“非市场经济”国家对待。结果,中国变得很容易遭受反倾销攻击。

  对此,英国《金融时报》近日专门刊登了评论员居伊·德·容凯尔一篇文章,容凯尔指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是否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答案与市场自由几乎毫不相关。

  在容凯尔看来,反倾销是多边贸易规则的基石——非歧视原则的巨大法律漏洞。它让世贸组织成员在其认为进口商品价格低到损害其利益的情况下,单方面、选择性地对这些商品征收高额关税,“所用方法长期被独立经济学家和进口商批评为有缺陷和不透明”。

  为什么中国不被认为是一个市场经济国家?其实这并不是一个衡量市场经济的理论或者技术问题,“市场经济地位”基本上是一些国家用以保护国内企业的筹码。

  容凯尔还认为,就算是个技术问题,美欧在把其它国家列为非市场经济国家方面也各有一套自己的、不同的清单,其范围包括:政府管制的范围、供求关系的运行、私人产权、外国所有权面临的限制。美国还会再加上货币的可兑换程度和劳工权益。这些复杂的清单可以让美欧区别对待不同国家。

  按照容凯尔的分析,很容易得出的结论就是:中国在自由贸易问题上遭遇到了“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这种歧视完全是区别对待的结果。

  即使中国不能完全符合市场经济的所有标准,但是很多其他所谓的完全市场经济国家也同样不达标。“使用同样的标准,可轻易撤销世贸组织149个成员国中许多国家的市场经济地位”。

  容凯尔认为,最不协调的是4年前美国和欧盟决定承认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地位,而俄罗斯还没有获得加入世贸组织的资格,“西方承认俄罗斯的市场经济地位,理应是对俄罗斯经济改革的奖赏,并鼓励其深化改革。但是,如果对俄罗斯这样,为什么对在开放经济的道路上走得更远的中国就不能这样”?

  像容凯尔一样思考问题的西方分析家,他们所持的态度是:如果中国可以正当地视为市场经济国家,至少可以在推进全球自由贸易上更进一步。

  而当中国制造的产品更加自由地进入西方市场时,“将会影响全球每年数万亿美元的贸易流动,并直接影响西方人所穿服装的价格以及西方人在家庭和工作中使用的许多电子产品的价格,也许很快还会影响西方人驾驶的汽车的价格”。更重要的是,只有更加充分的市场竞争才能让企业具有提高自身

竞争力的动力。

  不过,尽管分析人士可以做出客观的判断,却很难改变中国遭遇“非市场经济地位歧视”的现状,因为“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如分析家们自己所说,是“现实政治”的工具,而并不完全是市场经济的标准。而改变这种“现实政治”局面也只能一步一步来,通过现实主义的方法来实现,到目前为止,已经有50多个国家承认了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当然,中国要消除歧视的路还很长。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9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