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石油消费国应并肩应对高油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 02:10 中华工商时报

  专家赞赏中国谨慎限制需求的能源政策“负责任”

  成锋

  世界石油生产国在应对能源危机的时候,总是站在一条阵线上。不过,最近能源专家们指出,由国际能源署(IEA)领导的石油消费国也必须作为一个联盟发挥出新的作用。

  IEA位于法国巴黎,是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中东石油危机的产物,也是目前最为重要的国际性能源组织。目前,国际能源署拥有26个成员国,几乎包括了所有西方发达国家。

  从1974年诞生以来,它已经从一个代表石油消费国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相抗衡的组织,逐渐演变成旨在促进成员国内部以及与非成员国之间,进行能源政策协调和对话的技术性合作组织。

  “我们总是在努力与OPEC一道应对供应下滑的危机”,IEA的执行主任克劳德·芒迪(Claude Mandil)如此表示。去年世界遭遇石油减产和炼油能力不足状况时,IEA果断地做出决定释放石油储备资源以缓和市场波动,从而得到了广泛的赞赏。

  但是,分析家们认为,消费国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对自己肩负的责任有更深的认识,因为消费国再也不能仅仅依赖OPEC了,“OPEC的剩余生产能力已经被压榨得非常有限了”。

  一些分析人士认为,实际上IEA所代表的利益群体还是非常有限。英国国际事务协会的分析家约翰·米歇尔表示,“IEA的成员还是有限的,因此它并不是一个当然的全球消费者的利益代言人”。

  上周五,石油消费国和生产国的代表们齐聚巴黎参加国际石油峰会,本月底,他们还将在卡塔尔的世界能源论坛上再次聚首。

  法国兴业投资银行SGCIB的怀特(Deborah White)认为,“真正的问题其实是组织控制的问题”,对于平易市场价格,OPEC力量有限,IEA其实是有能力的,但是问题是,作为最大的石油消费国,美国没有任何降低需求的意愿。我曾经表示过,在这个时候采取了最负责任的能源政策的国家其实是中国,中国已经谨慎地限制了它的石油需求”。

  上月,中国刚刚提高了

成品油价格,决心提高自己的能源利用效率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当然,也为了减少国有石油
化工
企业的亏损。但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目前还不是IEA的成员。作为另外一个非IEA成员的石油消费增长大国,印度也同中国一样同IEA紧密合作,调整自己的政策应对供应危机以及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目前,中国和印度都已经决定建立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

  作为IEA成员,尽管美国也有自己的石油战略储备,但是它并不拥有去年世界市场需要的精炼油产品,因此不得不依赖欧盟成员的石油储备来救市。去年,包括“卡特里那”在内的一系列飓风影响了墨西哥湾周边的石油炼化设施,导致市场炼化能力不足。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称,“如果你在容易遭受飓风袭击的地方建立石油炼化厂,总该储备一些成品油以应对炼化厂被飓风影响停产的局面”,“如果去年不是欧盟同意提供成品油储备,世界成品油市场将非常糟糕”。

  去年,为了应对飓风影响,OPEC贡献了很大的剩余产能,但是消费者需要的是成品油产品,或者至少是容易炼化的轻质原油,而不是OPEC所能供给的重油。

  目前,IEA成员国的石油储备主要是用来应对重大的石油供给危机的,而不是设计用以平抑市场上的油价变化的,虽然释放一定石油储备可以达到这样的市场调节目的。

  分析家们认为,OPEC影响市场的力量现在已经大大减弱了。OPEC能够影响油价的惟一方向就是让油价继续上涨;但是实际上OPEC要实施这样的影响也不可能,因为当油价超过60美元一桶的时候OPEC还去减产的话,它将面对巨大的政治压力。分析家们还认为,OPEC的影响力可能要到它的生产能力重新恢复的时候才能再现,到那个时候IEA的影响力也会相应减弱。

  国际知名期货经纪商飞马集团(FIM AT)的Antoine Halff表示,“这并不是说IEA没有影响力,今天IEA发挥出来的作用更多的具有教育意义,而且增加了市场的透明度”。

  如果消费者希望可以保持在市场上占到上风,有一个真理:他们的惟一武器就是克制自己的石油需求,最终远离石油而采用其他替代品。

  长期而言,最好的平衡市场的办法,可能还是采取其他能源替代品,以及通过科技提高能源石油效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