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联合国报告展望全球经济前景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26日 13:47 和讯网-《财经》杂志

  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平稳放缓的过程中,经济失衡的风险仍然存在,出路在于主要经济大国之间进行政策协调

  【网络版专稿/《财经》杂志记者 胡蛟】2006年1月25日,联合国发布“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预计,全球经济2006年增长速度约为3.3%,与2005年的3.2%大体相近,比2004年创记录的4.0%增速有所下降。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平稳
放缓的过程中。中国仍将是世界增长最快的国家,预计2006年增速为8.2%。

  各国经济增长预测

  根据报告的预测,大多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在2006年难有反弹。美国增长率将进一步减缓至3.1%,但仍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欧洲约为2.1%,日本为1.9%。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国家的经济增长会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发展中国家平均增长5.6%,转型经济国家平均增长5.9%。中国和印度仍是增长最快的国家,预计2006年增速分别为8.3%和6.8%。其他东亚和南亚国家预计平均增长5%以上,拉美国家将平均增长3.9%,非洲增长高于5%。中国、印度及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正日趋重要。

  2006年,50个最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能维持在一二十年来的最高水平,达6.6%。但是,即便如此,很多最不发达国家人均收入的现有增长率仍然无法保证它们在2015实现贫困人口减半的“千年发展目标”。

  全球经济风险仍在

  报告指出,虽然增长仍算平稳,但全球经济也面对着一些风险。

  首先,全球经济失衡在2005年进一步恶化。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继续攀升,超过8000亿美元,而欧洲、亚洲和石油出口国的顺差相应增加。由此带来的不断增加的美国外债迟早会使外国投资者丧失信心,最终可能会导致美元大幅度下跌,引发无序调整。

  对全球失衡产生的原因,报告认为并不是由于所谓“储蓄过剩”。报告指出,全球的投资率在过去的多年一直呈下降趋势,至2002年才略有回升,但仍然低于22%。除中国之外,许多顺差国家的储蓄-投资差额是由于投资率下降造成的。

  但中国国家信息中心副主任祝宝良也指出,是全球产能过剩的状况造成了投资率的低下;在投资率普遍下降和就业状况不乐观的情况下,许多顺差国家的经济仍能保持平稳增长,这只能说明技术进步,尤其是信息产业的技术扩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上升,与中国虽然投资率居高不下,但技术进步贡献率却下降的粗放增长方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其次,目前的石油产量已接近其短期生产负荷,如果发生较大的“供给冲击”而使

石油价格再度上扬,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受到很大影响。

  祝宝良亦表示,油价上升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近年石油需求大幅上升,而之前产油国采取的“限产能保价”策略使得短期内难以扩大石油产量。随着石油投资的加大,油价有可能在中期恢复到较为正常的水平上。

  报告提到的第三种风险是

房地产泡沫。不少国家房地产的许多指标都已达到历史的高水平,而且投机的因素日趋明显。房地产价格一旦回落必然会使整体经济增长放缓,增加债务和银行危机的风险。

  最后,不能排除禽流感全球蔓延的风险。禽流感已经给一些国家带来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几十人生命的损失。全球而言,防范禽流感全球蔓延的措施远非完善。一旦蔓延,给世界经济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是巨大的。

  出路在政策协调

  报告认为,为减少全球经济失衡带来的无序调整的风险,主要经济大国之间应该进行政策协调。

  具体而言,这样的调整需要采取政策,鼓励逆差国家增加储蓄,刺激顺差国家增加投资或国内总需求。报告对各国的经济政策建议是,美国应该鼓励住户部门的储蓄并减少财政赤字;欧洲国家应该维持低利率以刺激消费需求,振兴投资;日本的金融改革应该继续,并加强财政政策对投资的激励作用;大多数亚洲顺差国家应该设法提高投资率,中国则应该提高大众消费需求;石油出口国可以增加其社会消费支出,投资石油生产能力,以及增加使其经济结构多样化方面的投资。

  报告提到,督导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的职责应该由国际

货币基金组织(IMF)承担。不过祝宝良认为,由于IMF成员国的多样性,协调经济政策的难度相当大,而类似G20的机制也许会更为有效。-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2,4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