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行业专题--石油业 > 正文
 

将军石油与私有化 尼日利亚的商业机会与风险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12日 14:26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周扬 左志坚 实习记者 谈毅敏 上海报道

  1960年,一位名叫Theophilus Yakubu Danjuma的青年在尼日利亚参军。当年10月1日,尼日利亚宣布独立。

  尽管尼日利亚的独立日和中国国庆是同一天,但是青年Danjuma在那个时空中,无法想
象46年后,自己能成为尼日利亚军、政、商界影响非凡的人物,并且会透过海底深藏的石油,与来自另一个大陆的中国公司达成一笔轰动全球的交易。

  Danjuma,就是傅成玉那句“我们只跟所有者谈”中的“所有者”,Apko油气田实际控制人。

  他是一个以坦率著称的人,他是尼日利亚最显赫的人物之一。他是退役军人群体中的重要一员,这个群体被观察者视作“尼日利亚社会中权力、财富和影响力的象征”;他也是商业领域的最显著代表,“投资领域涉及银行业、制造业、石油和

天然气、货物贸易以及保险业”。

  2001年2月,Danjuma从国防部长宝座上退下时,有资料显示,其财产估计有13亿英镑之巨。2006年1月,他又把Akpo油气田45%权益卖出了22.68亿美元。

  将军Danjuma

  Danjuma本人的履历,正是尼日利亚这个军政之国的历史注脚。

  1960年,Danjuma入伍之后前往联合国驻刚果(现扎伊尔)维和部队服役。不久便进入英国Mors军官学校学习,1962年转入步兵学校。

  在1960年代初期,军人团体被看做是偷盗团伙。Danjuma在军队平步青云,从陆军中校、第三步兵团指挥官、陆军准将、中将一路升至尼日利亚政府军长官。在军界站稳脚跟之后,他在尼日利亚政坛的影响日隆。

  1976年,尼日利亚国家元首被谋杀,已是军队首领的Danjuma对一位名叫奥巴桑乔(Olusegun Obasanjo)的政治家力挺有加,他提议后者继任元首职位。

  资料记载,当时的奥巴桑乔本想拒绝,Danjuma承诺他和他的军队将始终支持元首并接受领导,奥巴桑乔遂重新考虑并最终同意在那个“黑暗时刻”,担任国家元首。

  1979年,两人双双隐退。1988年,Danjuma打入政界,担任国家财政分配署主席;1995年又步入商界,出任尼日利亚Guinness公司主席和西非奶业公司董事。

  老朋友奥巴桑乔却在1995年陷入困境,他被指控参与策划了颠覆某将军政权的政变阴谋,并失去人身自由。Danjuma重出江湖,为奥巴桑乔与当局展开谈判。

  1998年,奥巴桑乔政途通达,又有人建议他担当总统。奥巴桑乔提出了一个条件,让Danjuma与他同事。

  Danjuma与奥巴桑乔简直是黄金搭档,他不仅同意合作,而且在候选人资金募集酒会上威胁说,如果奥巴桑乔选举失败,他将自我流放。

  奥巴桑乔不负众望,Danjuma也当上了国防部长。2003年,奥巴桑乔连任总统,尼日利亚政局相对稳定,军人统治的年代似乎已经结束。

  不过,“尼日利亚的退役军官们有可能成为权力精英”,尼日利亚伊巴丹大学著名的政治学教授Adekanye最早提出这样警告。1999年,他通过《退役军官:尼日利亚崛起的权力代理人》(The Retired Military as an Emergent Power Factor in Nigeria)一书,系统记述尼日利亚军人从“为社会所鄙视的乌合之众”到举足轻重的强势团体的转变过程,显示出这些退役军官利用自己对政权残存的影响而一步步从社会最底层爬到了巅峰。

  Adekanye认为,在尼日利亚受军人统治的第二阶段,即1983-1999年期间,退役军官几乎影响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在当时,任何想要从受军人统治的“国家蛋糕”中分一杯羹的团体,都不得不“邀请”一位退役的军官作为他们的主席,并利用退役军官所处的“老顽童网络(old boys network)”,来确保享受到政府的庇护。从1985年到1999年,尼日利亚的历史就好像是军队退役军官的历史。

  《经济学人》杂志曾在一篇报道中说,大约50个退役军官就掌握了尼日利亚近50%的财富。为逃避未来统治者的起诉,这些退役军人纷纷进入政府部门任职。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结束军人统治的浪潮之下,他们很快就发现,从政本身诱惑力更大,更能保护自己的利益。

  愈演愈烈的尼日利亚2007年总统选举竞争,清楚地表明了退役军官将会不惜一切代价来保住手中的利益和权力。

  脆弱的石油利益链

  在尼日利亚,丰富的石油宝藏是军人贴近政治最令人眼红的诱饵,最强烈的黏合剂。

  尼日利亚石油探明储量为352亿桶,列世界第11位,在OPEC组织中排名第7位,在非洲排名第1位。2001年以来,尼日利亚新发现的海底石油储量达50亿桶,相当多已发现的海上油田尚有待开发,预计到2010年尼日利亚的石油探明储量将达到400亿桶。

  石油工业是尼国民经济的支柱。目前尼日利亚外汇收入的95%、联邦政府财政收入的80%、国内生产总值的20%-30%来源于石油行业。奥巴桑乔1999年上台之前尼日利亚长达15年的军人统治时期里,尼日利亚的石油产业虽然为该国创造了2500多亿美元的收入,但尼日利亚政府仍旧负债累累,经济衰退,巨额的石油收入却为尼日利亚的政客、军阀和国际贸易伙伴带来了巨额“外快”。

  然而,这个行业的利益分配链条却不是那么稳固,附着在这根链条上的,正是争端不断的各路政治势力。

  尼日利亚实行联邦、州、地方三级政府管理体制。1996年10月重新划分行政区域后,全国划分为1个联邦首都区、36个州以及774个地方政府。尼石油出口所得由三级政府分成,但没有固定比例。一般来说联邦会占大头,其次还根据地方和州的人口、发展所需以及地方势力的强弱来确定比例。

  据中国驻尼大使馆经商处参赞黄杰介绍,去年7月的时候,尼日利亚召开过一个“全国政治改革会议”,尼南部产油区代表提出要分享尼石油总收入的25%。但最终未能达成一个统一的协议。

  Akpo油气田所在的尼日尔河三角洲,局面更为复杂。

  这个地区的石油收入占尼日利亚出口收入的90%以上,当地部族甚多,因为石油财富分配不公,伊博族人(当地主要部族)经常闹分裂,并曾因此引发内战。

  近年来,一些伊博族人的分裂倾向有增无减。一个名为“尼日尔三角洲人民志愿军”的反政府武装,多年来一直寻求自治,并要求与尼日利亚政府共享石油收入。

  2004年2月,奥巴桑乔政府与尼产油州就近海石油天然气资源和利益分配达成协议。协议规定尼六大产油州的近海油气资源归联邦政府所有,联邦政府将石油天然气收入的13%返回各产油州以进行基本设施建设,虽然缓解了双方矛盾,但投资环境仍然十分恶劣。

  中国驻尼日利亚拉各斯总领馆经商室穆正刚向记者透露,“外来投资者必须跟当地的各种部族妥协,商议一个价码,才能相安无事”,但是这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尼日利亚那么多部族,有照顾不到的就会来捣乱、漫天要价,企业不能满足的,都会被骚扰。”

  去年壳牌石油公司的石油管线就曾被当地部族用炸药炸开。

  国际走私组织也是利益链条上活跃的一环。此类组织还每天通过非法管道窃取几万桶石油,2003年的时候,尼日利亚平均每天被窃30万桶。政府打击之后,现在平均每天还有5万桶原油被偷。

  在政局不稳的情况下,上述骚扰也许不会出现在军政要员的地盘上。

  黄杰回忆说,以前尼日利亚是国家石油公司(以下简称NNPC)一统天下,后来有一些退休的军政要员取得了部分区块的开采权。

  奥巴桑乔的石油私有化

  尽管前国防部长Danjuma在尼国内素有威望,并与奥巴桑乔有着30年的生死之交,但是军人与政治的故事常有戏剧般的结局。

  1999年,尼日利亚产油重地南方的少数民族上书总统,声称“石油成为经济支柱后,这个黑色黄金成为尼日尔河三角洲最可怕的咒语”,他们认为,政府在北方施行通过选举衽温和的统治,而南方却依然以军事占领手段在统治。同时,他们还请求尼政府停止在Enugu附近实施Danjuma的军事命令,因为这样的命令导致了无辜的流血牺牲。

  奥巴桑乔曾公开声称,尼油气领域决策过程缺乏透明度。特别是在分配石油勘探许可证方面,开发权及承包项目的授予经常取决于政府官员的态度,腐败行为常搀杂其间。

  2001年2月,奥巴桑乔重组国防部,Danjuma出局。总统的解释是,他到了退休年龄,但有人媒体撰文认为,这是总统先发制人,“高级官员除了自己的商业利益外,还要考虑国家出口石油的利益”。接下来,奥巴桑乔试图控制军队,以确保油田安全、保证首都安全、确保政策在全国的实施。

  其实,将军Danjuma的离任,只是奥巴桑乔1999年担任总统后,推行尼日利亚石油业私有化改革进程中的必然举措。

  相关研究表明,尼本国缺乏勘探开发能力,石油工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与跨国石油公司的合作,大约92%的石油产量和84%的工程及服务由跨国石油公司或外国公司承担。

  由于财务困难,NNPC已不能按要求满足合资企业股权参与协定所规定的维护及运营成本所需的份额,NNPC的资金匮乏已阻碍了石油工业的发展。同时,NNPC旗下的四家大型炼油厂,资金技术设备均极度欠缺,濒临倒闭,实际产量仅有设计能力的一半。

  上述困境迫使奥巴桑乔总统努力争取资金来源多元化,鼓励私营企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炼油企业私有化改革步伐,实行石油下游产业开放经营改革政策,出台相关政策以恢复和提高尼石油炼化水平,结束产油国没油用的怪现象。

  另外,尼石油资源局成立了本土

化工作委员会,就本土化内容进行立法,制定一系列政策使本土公司在跨国公司运营中保证有最低程度的参与,目标是在2006年使本国公司向尼石油工业领域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达到45%,到2010年达到70%。

  在尼国的黑色黄金领域,中海油成功购买OML130区块45%权益之前,中石化公司作为一家本土公司的技术支持伙伴于2003年成功地中标了一块地处尼日尔河三角洲原始储量为4740万桶最高年产量可达330万桶的Stubb Creek边际油田,2004年又独立中标64/66两个石油区块。中石油公司成功进入尼石油物探市场,中海油和

长城钻井公司也在尼石油钻完井及油田技术服务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不过,石油改革的进程不得不受制于政治。按照尼日利亚宪法,2007年将举行大选,已连任两届的奥巴桑乔理应退位,但是目前看来总统有意连任。

  Danjuma退出政府后有了新的作为。他以“中间地带”地域政治团体领导人的身份,在尼日利亚的历史上第一次实现同另外“南南”“东南”两个地域政治团体的联盟,目的就是防止奥巴桑乔违宪连任。媒体评价Danjuma此举在维护国家统一、保证国家继续朝民主方向变革的同时,亦为自己的集团争取更多利益。

  现在,军人对尼日利亚石油政治的影响依然扑朔迷离。一种评论认为,“为逃避未来统治者的起诉,这些退役军人纷纷进入政府部门任职,但他们很快就发现,政治本身的诱惑力更大”。

  然而不管如何重组尼日利亚国内石油利益分配,将军和总统都不会排斥来自中国的投资。

  驻尼大使馆经商处参赞黄杰说,“他们自身没有技术、没有资金实力,又不愿被欧美石油公司垄断,就会找亚洲的石油公司来合作,比如中国、印度。”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7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