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充满绝望的多哈回合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18:06 《财经文摘》

  在世贸组织(WTO)即将于12月13日至18日在香港举行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前,WTO总干事帕斯卡尔.拉米在12日于香港举行的议会世界贸易大会上表示,香港会议期间WTO成员国必须做出重要决定,香港会议应把各成员带到离06年结束多哈回合谈判的终点线更近的地方。拉米强调,WTO成员重新调整对香港部长级会议的预期,既不意味着降低多哈回合的雄心水平,也不意味着06年底结束谈判的最后期限可以推迟。多哈回合谈判必须按时结束,而且必须兑现带来全面发展成果的承诺。很早以前一些贸易部长都将“多哈回合谈判”的曙光定位在这次
香港会议上,但由于前些天在伦敦和日内瓦举行的会谈未能取得各方希望得到的进展,未能给香港会议达成初步协议铺平道路。现在已经很明显世贸组织下周在香港举行的“多哈回合”谈判在短期内仍然看不到曙光。在官方上,这次会议意味着要在农产品、工业关税和服务业方面多方要达成一致。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欧盟对于农产品取消关税方面的不妥协的态度应该会发生改变。欧盟部长会适当的取得让步,但多哈回合谈判结束的时间将可能再次被拖延。

  多哈回合谈判真可谓一波三折,1999年11月底,世贸组织第三次部长级会议在美国西雅图举行,但由于遭遇声势浩大的“反全球化”游行抗议活动,加之各成员方意见相去甚远,会议最终不欢而散,启动“新千年回合”谈判的计划宣告流产。2003年9月14日,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世贸组织第五次部长级会议在各方的情绪严重对立中以失败告终。尽管坎昆会议声明中提出,希望在2003年12月的WTO总理事会上重开谈判,但谈判并未如期恢复。坎昆会议的失败严重挫伤了世贸组织各方对多哈谈判乃至多边贸易体制的信心,谈判陷入了低谷。而这次香港会议的成败并不能给人们的内心造成太多负面的影响。因为即使最蠢的贸易部长都会清楚如果多哈回合谈判失败将会损坏世贸组织作为谈判论坛的作用。

  延迟多哈回合谈判的结束时间似乎并没有很痛苦的迹象。世界经济不会因为与会各国在更多关税的减免上达成一致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而一蹶不振。过去的全球贸易回合谈判已经打破了最终期限。

  而事实是,布什政府的贸易谈判授权2007年7月即将失效,因此多哈回合的最后截止日期其实是2006年年底。目前距多哈回合谈判“死亡日期”仅有13个月的时间,各方普遍关注的农业问题还没有取得突破,多哈会谈的前景的确让人担忧。

  从一开始,多哈回合谈判就是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发展的一次谈判。多哈回合不仅对贫困人口而且对全球经济有着极大的利害关系,因此不允许贸易谈判无果而终。不公平的贸易体系规则抑制了最贫困人口的潜力,而多哈回合带来了一个改写这些规则的机遇。

  根据世贸组织最近的评估,一种可能是多哈谈判折中的结果将适当的提高全球的收入,但将会引起贫穷国家的收入的减少,而在极端贫穷的国家里,他们的收入已经达到了一种极限。

  农业问题是“多哈回合”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是解决其他议题的关键。在这一问题上,美国 欧盟等发达国家和代表发展中国家的巴西印度等农业国家因利益关系存在分歧,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关税削减和出口补贴等方面。

  发达国家对此不妥协的态度也部分受到责备。欧洲勉强的免除它的农业关税,即使贫穷国家,另人无法容忍的是欧洲的谈判正在吹捧他们的保护主义是给穷人的礼物。一些世界上最穷国家已经获得优先进入欧洲市场的机会。

  但是如果多哈回合谈判失败,发达国家将不仅仅变成罪魁祸首。这次回合谈判最大的缺陷在于这种重商主义思想的严重腐蚀。在多哈回合谈判的内容中有利于穷人的内容已经成为更多期待与削减较少发达国家农业关税的代名词。

  出处:《经济学人》2005年12月8日 编译:依然

  链接:

  截至发稿前,正在香港召开的第六次世界贸易组织(WTO)部长级会议进入第四天,会议既没有进展也没有破裂。各成员正在为达成最终成果作最大的努力。谈判的焦点还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农业问题上谈不拢。专家指出,曾绊倒了坎昆会议的农业问题谈判此次可能再次成为“绊脚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以及最不发达国家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取消农业补贴和关税减免仍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

  紧接着,发展中国家开始频频发出声音,坚持要求发达成员尽快定下撤销出口补贴的期限,并反对发达成员迫使发展中国家在其他方面提供好处,以交换发达成员在农业谈判上的让步。代表发展中国家的九十国集团发表联合宣言,希望能消除阻碍发展中国家出口障碍,并呼吁发达国家能在2010年全面取消农业补贴。由巴西、印度和中国等组成的20国集团协调小组和由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农产品出口国组成的凯斯集团今天在一份联合声明中也指出,除非此次多哈回合谈判能适时解决农业问题中的市场准入、削减国内支持和出口补贴等中心议题,否则香港会议将是“一个失去的机会”。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