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汇率报复案下的中美2005:与贸易大战擦肩而过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 11:01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赵忆宁 北京报道

  汇率报复案的阴影始终驱之不散。

  2005年4月份,美国参议员舒默提出“汇率报复案”,中美之间的贸易大战一触即发。面对美国高悬起“实施惩罚性关税27.5%”的“大棒”,中国政府在事态不确定的情形下,
经多次与美国政府谈判与协商,最终阻止了最坏结果的出现。

  因为汇率之争的本质是中美贸易不平衡,而中美贸易不平衡的核心,又是中美两国国际贸易竞争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尽管这一变化刚刚开始。“中国崛起”已经成为21世纪初期世界发展史上的大势,中国的迅速崛起其经济与贸易实力必将辐射全球。伴随着中国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汇率问题在未来将长期存在。

  虽然人民币汇率作了3%的调整,但是距离美国国会所要求的27.5%相差甚远。对中美双方而言,“汇率”博弈还会继续下去。

  避免最坏结果的出现

  当舒默参议员提出惩罚性关税议案后,中国驻华盛顿外交人员立即投入收集信息中。显然,在此之前中国方面没有获得征兆性的消息。当议案在参议院以绝对优势通过时,不仅中国人哗然,美国人也在质疑其真实性。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系教授卡尔·罗斯基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仍然不能相信事情已经真的发生,甚至怀疑“不是一次正式的投票”。

  惩罚性汇率案成功通过,恰如突然袭击,使中国政府包括美国行政当局措手不及。面对信息不对称之幕中的“汇率危机事件”的突然爆发,中国政府理性地面对,以国家利益为优先考虑目标。当美国财政部左手拿着“汇率大棒”、右手拿着胡萝卜来到中国时,一场攸关中国国家利益的“博弈”就此开始。

  依靠多年建立的制度化的协商机制、对话机制、谈判机制,最终避免了中美贸易大战的发生。对中国而言,避免了最坏结果的出现,避免了贸易大战本身就是赢。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中美之间的贸易额已经占到中国GDP的7.4%;而美国海关的数据,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中国GDP的14%。中美经济一体化远比人们所看到的紧密的多。基于理性的长远考虑,如果实施惩罚性关税27.5%,将会极大地影响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

  惩罚性关税最终没有得逞,避免了年初人们所最担心的贸易大战,其代价是中国作出退让。这是中国避免危机发生的代价,也是加入大国俱乐部的代价,更是中国崛起的代价。

  于今年7月,中国将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

汇率制度,变成了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中国接受了人民币兑美元的微幅升值。美国财长斯诺已经放出话来,“希望”中国将在2006年进一步加大汇率调整的灵活性。

  处理汇率案,中国政府始终把握开放共赢战略,这一新的开放战略已经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之中,改变了以往开放独赢的格局。是对国际贸易不平衡的主动调整,适度妥协,实现互利共赢。这既是中国政府处理中美贸易不平衡的基本原则。也是处理与其他国家及地区贸易关系的原则。

  这与胡锦涛主席最近在联合国的讲话,提出“和平发展,构建和谐世界”是一致的。他特别强调了各国加强合作的重要性,首次将“谋合作”与“要和平”、“促发展”并列,并上升到“时代主旋律”的高度。

  中美贸易战会终结吗

  11月份,来自美国华盛顿智库哈特森研究所 《中国又向前跳了一大步》最新报告中明确说:“对人民币存在25%-50%的偏低估值的早期预测,需要将数据修正得更高”。

  所能收集到的数据描绘了不妙的前景:据12月14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报告说,今年头10个月,美国的贸易逆差以年率计算已高达7180亿美元,大大高于去年全年的6176亿美元水平。

  中国商务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中国贸易顺差将超过1000亿美元,而对美贸易顺差将超过1000亿美元,对欧盟贸易顺差将超过630亿美元”。而美方估计的数字,2005年,美中贸易逆差由2004年的1620亿美元,进一步上升为2000亿美元。

  上述数字传递的信息是:中美贸易不平衡呈扩大态势。它意味不断增加的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哈特森研究所报告认为,这一切都要求对人民币元进行大幅度的重估,在未来的5年至少要在25%-50%的范围内。

  年初,专家们对外贸增长预测值为12%,7月份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原本估计出口增长率将会受到影响。年底结账,出口增长率能仍将超过30%。如何解释这个奇特的现象?

  有两个解释:一个原因是中国贸易竞争能力在迅速提高。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准绳是一个国家的贸易账户,它同时提供了最详细、最及时的数据。

  中国进出口总额,包括进口、出口额占全球比重。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总量比重从2001年的4.0%上升到2004年的6.20%,2005年预计全年贸易总额达到1.4万亿美元,而“十五”计划预期目标是6800亿美元。

  中国在欧、美、日三大市场的贸易份额在提高。尤其是在美国市场迅速提高。1980年中国对美国出口由占美国出口市场比重的0.5%,2004提高到13.4%;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出口额中的高技术产品比重迅速提高。中国从去年的24%提高到今年的28%。已经高出世界发达国家22%-24%之间的水平。

  反映了两个不平衡性:第一、国内内需与消费的不平衡。国际贸易表现为中国的进口与出口的不平衡。商务部公布的数字显示,前11个月,中国进口增长率为23%,出口增幅率仍然在30%。尽管中国的进口增长率创全球最高纪录。

  据世界银行最新统计,美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比重呈下降趋势。出口贸易占世界总量比重从2000年的12.1%下降到2004年的9.0%,下降了3.1个百分点;进口贸易由2000年的19.0%,下降为2004年的16.3%,下降了2.7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中国这两个比重均分别提高了2.6个百分点。中国进出口总额占世界比重上升的幅度接近于美国下降的幅度。

  为了避免贸易战,前不久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专题研究了贸易顺差的问题,并将采取措施缩小贸易顺差。但结果显然不可指望一蹴而就。正在制定中的“十一五”规划,中国政府正在做出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突出强调提出长期坚持内需主导型的战略,这是中国由出口导向走向国内需求的结构性转变。

  中国经济这种根本性的结构调整直接源于人民币的升值以及其他改革的影响,也是相对美国经常账户赤字而采取必要的全球性调整所做出的抉择。对于中国而言,为了保持GDP的高增长和创造就业,这种调整将涉及到从以出口带动增长的模式向中国国内经济的快速增长模式的转变。这对中国人民来说是受欢迎的好消息,资金来源的方向会改变,以前来自中央银行购买的外汇,其结果就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的增加,现在则来自于国内需求,包括教育、医疗、基础设施、能源开发以及环境等。事实上,这种结构重组是胡锦涛主席在2005年10月公布的2006-2010年中国发展战略的核心本质,具有“转型时期重要的历史性的地位”。这些将是未来5-10年中国经济内部结构性调整的大概框架。

  再其次是免掉农业税以及开展新农村运动,在农村提供社会服务均等化,既扩大了农村的消费市场,又拉动了国内需求市场。与此同时,也正在考虑“十一五”期间,既扩大内需,也要充分利用外需,进口更多的国外产品,以减少外汇储备,缓解贸易摩擦,调整贸易不平衡性。

  但是,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中国汇率年度报告》的估算,假设

人民币升值10%-20%,能够平衡掉1000亿美元的贸易顺差。但是,人民币是否升值?升值多少?升值形成的就业压力是什么?扩大内需与利用外需占多少权重?都还是未知数。避免贸易大战、减小人民币升值压力,降低外汇储备增幅,短时间做到非常困难。

  中国高技术出口之变

  2005年2月,美国创新前景工作小组(Task Force on the Future of American Innovation)曾发布一个报告,称中国已经在纳米技术上投入巨资,而且在一些领域已经领先美国,在生物科技领域则进步神速。并且列举中国其它三项自主创新的例子:其一是中国未来几年将发射100颗卫星,从而形成全球地面观测系统;其二是自主研发的曙光4000-A超级计算机;其三是能支持Linux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64位CPU龙芯二号芯片问世。

  这个小组由21个学术机构、私人机构以及一些知名公司组成,包括美国电子协会、美国物理学会、材料研究学院,英特尔、朗讯以及微软等世界性公司。

  美国各方早已密切关注中国高技术发展,开始评估中国是否正在成为先进技术“超级大国”。他们认为这是贸易结构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点。如果以先进技术行业的发展衡量,中国贸易结构的质变更加重要。哈特森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传统的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国的形象将很快成为历史”。

  美方数据证明,服装和

纺织品占中国出口的比重已经从1990年的27%下降到2000年的21%,2005年上半年已经下降到15%,尽管由于今年纺织品配额取消而带来的绝对数量上的增加。同时,如图所示,高技术产品,以及包含更加广泛的机械、电子产品的比重则大幅上升,目前已经占到中国出口的大多数。

  OECD最新的报告表明,中国高科技出口额已经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位,分别为1900亿美元与1470亿美元。

  根据中国官方统计,今年前11个月,高新技术出口额为1964亿美元,已经成为高技术净出口国。以上不同数据表明,中国已经是高技术出口大国。

  特别指出的是,在美国市场,中国高技术产品有明显的竞争性,中国高技术产品出现大幅度顺差。由美国国家统计局的行业专家提供了美中贸易中先进技术产品的统计数据,并挑选了认为含有最高的研发和工程含量的产品,总计占到了美中制造业贸易总量中的1/4。1998年,先进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基本平衡,同为大概60亿美元。但是到2004年之前,美国对中国的先进技术产品出口只是略微增加到90亿美元,而进口则猛增到460亿美元,几乎是原来的8倍。他们预测,在美中先进技术产品的双边贸易中,这一趋势2005年之后将继续下去。

  哈特森报告希望美国政策制定者和公众思考:中国在短短10年时间内(指从1995年以来)已经转变成为一个新兴的先进技术超级大国。这一过程被置于开放的贸易及投资的政策框架下。美国在先进技术创新、生产和国际竞争力方面长期以来的领导地位被大大削弱了。其结果表现为美中之间双边经济关系的根本性变化,表现为中国在全球贸易和金融体系中的崛起。他们预言,不久的将来中国和美国与欧盟一道成为三大经济霸主之一,而日本则在第四的位置上越落越远。

  报告认为,在世界不同地方发生冲突的参考点是针对两个主要大国,或者是两个主要大国和一个小国。在21世纪,冲突将分为两种不同类型的战争:一种是我们每天在电视上看到的那种惨烈的人和人的战争;另一种就是其他人也许同样计划打的高科技战争,高科技战争要求我们继续进行转型和现代化。“我们要在最高层次上和对手展开战略竞争并取得优势。”

  如果考虑到中美两国贸易占世界贸易总量15.5%的话,如果处理好中美贸易关系,对全世界也将是福祉。

  尽管如此,当我们看到事态的发展状况,还是无法预知:即将来到的2006年,中美贸易大战能否避免?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56,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