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英《经济学家》:中国拉动世界钢铁业走出低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 07:34 经济参考报

  本报讯 最新一期英国《经济学家》发表文章称,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拉动世界钢铁业走出低迷,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文章认为,中国经济的全面起飞主导着世界钢铁行业。2003年下半年,中国对钢铁的强劲需求带动全球钢铁行业走出低迷,促使钢材价格不断攀升。目前钢铁公司的平均营业毛利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30%,每吨钢材的利润高达150美元至250美元。

  钢铁行业前所未有的繁荣促成了一系列公司兼并。最近,德国ThyssenKrupp公司击败钢铁业巨头阿赛洛,以35亿美元的报价成功收购加拿大Dofasco钢铁公司。钢铁行业并购潮兴起2001年,法国、西班牙和卢森堡的三家钢铁巨头当年联合成立了今天的阿赛洛钢铁公司,并一跃成为当时全球最大的钢铁生产商。2005年初,米塔尔公司以45亿美元兼并美国国际钢铁集团后取代了阿赛洛的地位。11月,米塔尔又成功收购了乌克兰克里沃罗格钢铁厂,使公司年产量达到6500万吨,远远超过阿赛洛和其他竞争对手。现在,全球钢铁巨头意识到,若想在繁荣兴旺的钢铁市场上分一杯羹,就必须依靠兼并作大作强,从而获得更多的原材料供应渠道并掌握定价权。

  文章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在推动了

钢铁业的并购热潮之外,还从更深层的意义上促进了钢铁行业全球化的进程。在此之前,大部分钢铁公司都针对本国钢铁消费市场。国际钢铁业务主要是出口贸易,而非掌握其他国家的钢铁业资产。但阿赛洛和米塔尔的崛起改变了这种状况,钢铁公司开始向全球范围扩张。过去仅局限于本国业务的美国钢铁公司现在也开始改变经营策略,其东欧生产厂的产量已占据了公司总产量的较大比重。

  米塔尔公司CEO拉克希米·米塔尔和阿赛洛公司CEO盖伊·多勒一致认为,未来全球钢铁产业将由数家年产量超过1亿吨的公司共同主导。米塔尔公司总裁阿迪蒂亚·米塔尔前不久指出,在未来全球钢铁产业的新兴主导体中必将出现中国企业的身影。

  根据《经济学家》的数字,1994年中国钢铁产量仅占全球总量的11%,目前这一数字已经上升到25%左右。部分钢铁制造商担心,中国急剧增长的钢铁产量将因国内需求减少而部分转向出口。今年上半年,中国的钢铁出口量已由过去的世界第8位跃升至第3位,排在日本和俄罗斯之后。世界钢铁动态公司的管理人合伙人彼得·马库斯预测,到2010年中国钢铁年产量将超出国内需求6300万吨。

  但《经济学家》的文章也指出,中国铁矿资源缺乏,钢材质量也难与日本公司和印度的新兴钢铁巨头相匹敌。目前中国

铁矿石对外依存度较高,主要从
澳大利亚
和巴西等国进口,价格昂贵。迪蒂亚·米塔尔也认为,目前中国的钢材质量尚不能达到部分市场的要求,中国钢铁企业目前仍不足以动摇米塔尔公司等国际钢铁巨头的地位。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