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2005年东北亚经济合作在困难中前行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18:08 新华网

  如果用紧张、复杂、令人遗憾和不安来形容2005年东北亚的整体形势,应当不会有什么异议。在这一年里,首先,朝鲜半岛上空曾因“朝核”问题有过战云密布的时刻。战争阴霾虽因“朝核”问题六方会谈的展开而有所消散,但并没有真正祛除。

  最近朝中社报道说,11月是进入2005年后美军对朝鲜空中侦察最为频繁的一个月,总窥探时间累计高达200余小时,相当于每天7个小时,并认为这是“在会谈幕后美国正推行扼
杀朝鲜的政策”。而美国谈判代表、助理国务卿希尔则在12月2日表示,美国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的,期望朝核问题能在接下去的数月内解决。这种谈判气氛再次恶化和美国提出时间表概念的情况,表明朝鲜半岛以及东北亚的形势远不容乐观。其次,虽然美国于11月17日与韩国共同发表了关于美韩同盟和朝鲜半岛和平问题的联合宣言,在表示“无法容忍”朝鲜拥有核武器的前提下,一致同意通过和平手段解决朝核问题,但同时又与日本签订了与对朝军事活动有关的“美日联合作战计划”、“相互协作作战计划”和“美国日本同盟:为了未来的改革与调整”等协定。日本背离和平宪法,直接参与美国的临战性的军事布署行动,使得东北亚的形势更加严峻了。再次,日本多次向东北亚地区邻国释放出政治敌意,并且同时向多个邻国提出领土、领海或海洋专属经济区的要求,这就严重损害了这一地区经济合作的政治基础和相互信任。第四,围绕着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建设等问题,日本采取了一些不正常的经济手段从中“搅局”,使中国、俄罗斯、韩国、以及日本之间非常有前途的能源合作问题,变得泛政治化和困难重重。正是由于这些不稳定、不和谐因素的存在,原本有可能整合得很好的“东北亚经济发动机”,没能在全球化条件下、在全球经济体系中发挥出应有的强劲作用。

  但是,毕竟东北亚地区各国的经济发展冲动和经济互补性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已经在长期的经济合作中形成了一定的互利互动格局,因此2005年东北亚经济合作仍能在困难中前行。东北亚地区有着丰富的石油、

天然气、煤、木材等自然资源,也有着充足的人力资源。日本和韩国已是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国家,中国、俄罗斯亦是很大的经济实体,蒙古、朝鲜近年来也在积极谋求经济发展。在正常情况下,东北亚地区各国是很有条件结成紧密的经济共同体的,就像当年的“欧共体”那样。

  在经济互补性的推动下和寻求共同利益的过程中,2005年,中国和俄罗斯的

能源合作工作有所进展。与此同时,中国、俄罗斯、韩国、以及日本之间的能源合作,似乎也有较为正常化地探索新思路的动向。中、日、韩三国分别是世界第二、第三、第六大石油消费国,尤其是日韩两国的石油消费几乎100%依赖进口。由于中东地区持续动荡不安,海上漫长的石油运输线又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东北亚国家从近在咫尺的石油大国俄罗斯开辟新的石油进口通道,无疑是一种理想的选择。而且事实上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已经在供应大户俄罗斯和需求大户中日韩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博弈局面。除了泰纳线一期工程的思路(即俄罗斯石油管道修到距中俄边境线只有60公里的斯科沃罗季诺,然后再通过铁路或者管线运到中国)以外,据非正式消息披露,由日本银行界率先提议,有关各方已在商讨修建俄罗斯通往大连的石油管道,中日韩三方各投资30%,待石油输送到终端港口后再三三分成。对于这一消息有评论说,长远地看中日韩在能源上只能走合作的道路,否则就会走进死胡同,而这样的多边合作其实也符合俄罗斯的利益。更有评论深刻地指出,能源合作的核心问题就是互信,欧洲一体化进程就是从管道合作开始的;如果日本打消顾虑,三方共同建设管道,将有非常大的连带效应,在东北亚的能源合作上将迈出非常坚实的一步。

  2005年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另一亮点,是中俄朝韩蒙5国在2005年9月签署了“大图们江行动计划”,一致同意将1995年签署的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协议再延长10年,并将合作区域扩大到包括东北三省、朝鲜罗津贸易区、蒙古的东部省份、韩国的东部沿海城市和俄罗斯滨海边疆区部分地区的大图们江地区。与此相呼应的是,在9月2日召开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项目第八次政府间协商协调会议上,中俄日朝韩蒙6国代表共同会商了加强经贸合作平台的建设、促进大图们江区域合作的问题。中国政府提出了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层次和水平、加快实施合作项目、让大图们江区域成为企业和投资者的投资热点的建议,并认为“有理由相信,东北亚地区将成为21世纪亚洲经济新的亮点”。

  在2005年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合作中,还出现了一种令人欣慰的情况,即俄罗斯国内无论在认识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对在远东地区吸纳中国劳动力的问题,有了较为客观、较为平和的态度。加强政治互信,防止将经济问题泛政治化,必将使中俄双方更好地利用人力资源的互补性,加快在这一地区的共同发展。

  在2005年,中国和韩国的理解和默契进一步加深,促使双方的经济合作更加畅达。韩国方面非常稳妥迅速地解决了“泡菜危机”问题,就很能说明问题。

  2005年是

中日关系非常困难的一年,对充分发挥双方经济合作的潜能有所影响,所谓“政冷经热”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说法。在东亚高峰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日本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在其就任后的第一次亚洲外交政策演讲中表示,日本对其战时的历史感到悔恨,承认“日本以往曾为亚洲许多人民以及大韩民国与中国人民造成苦难”;“对过去日本曾带给亚洲邻国痛苦必须继续谦虚地反省”。同时他“也十分强烈地希望,大韩民国和中国人民能在日本过去60年所走道路的整体脉络下,看待这个问题”。从日本外务大臣这番谈话的“力度”来看,恐怕不能仅仅从美国官方和主流媒体突然对日本的错误历史观提出批评,以及日本仍希望在东亚高峰会议期间实现中日高层对话的角度加以考量;如果这一谈话是在为改善中日关系创造条件,仍可视为2005年东北亚经济合作中的一个重要事态。 (翁寒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