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第六次WTO部长级会议 > 正文
 

WTO的香港苦斗 浮华盛景难以掩盖自身严重危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07:46 东方早报

  文/宿景祥

  今天在香港开幕的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是近年来WTO召开的规模最大的盛会。在11000多名与会人员之外,还引来了至少5000多名抗议活动者。但是,这种浮华盛景仍然难以掩盖WTO自身面临的严重危机。

  WTO将在香港经历一番苦斗,从而也使人们在充满争辩、分歧和争执的对立中,更加清楚地辨别出WTO的局限性。

  WTO是世界上仅次于联合国的第二大官僚机构,它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GATT)的秘书处。这个机构很特殊,以向各缔约方提供减让关税谈判的论坛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如果不再举行新的贸易谈判它就失去了存在的法律依据。

  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结束,1995年GATT秘书处变作WTO,成为永久性国际经济机构。“乌拉圭回合”谈判,花费了8年的时间,已经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从理论上说,WTO的“正经工作”是监督执行“乌拉圭回合”的最后协议。但这一任务对WTO来说,实际上是力所不逮。为维护其合法性,WTO极力推动新一轮贸易谈判,于是有了“多哈回合”。

  但时移势异,多边贸易谈判的方式已不合时宜。美、欧、日等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众多发展中国家之间,关注的内容和目标远不一致。试图在短时间内,让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众多复杂的经济问题达成协议,本身就不切实际。

  近年来,许多国际贸易专家都承认,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达成“乌拉圭回合”谈判协议已是严重失策。追根溯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成员,对谈判的内容并不真正了解。许多小国根本就没有懂得WTO规则的贸易问题专家。二是几个重要的发展中国家成员,如印度、巴西等,当时都遭遇经济困难,急需获得国际经济机构的资金。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在谈判中,处在不利的地位。

  至于WTO规则的许多内容,其不合理性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这是因为WTO基本上沿袭了GATT的规则,而这些规则大多是发达国家之间,尤其是美、欧之间“争辩”的结果。冷战时期,GATT曾增设了一些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优惠的条款,以吸引后者,特别是东欧国家加入。但按照WTO的规则,发展中国家以往享有的优惠被取消了,实际贸易条件大幅恶化。

  WTO体制的特点是涵盖的范围更大,不再局限于关税的减让,而越来越关注各国的贸易政策、服务业和

知识产权等领域。此外,WTO倾向于普遍性,要求所有成员共同遵守其规则,这对发展中国家很不利。譬如在农业领域,WTO一方面允许发达国家补贴农业,另一方面却要求发展中国家降低农产品关税,使农业部门进一步自由化。由于外国便宜的农产品大量涌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收入锐减,生活难以为继。

  在工业品方面,历史上所有的发达国家,包括美国、英国和日本都曾经有过对本国的工业实施保护的阶段。但现在的WTO规则却要求所有的发展中国家都降低关税,开放市场。同时,WTO还近乎苛刻地强调知识产权的保护。高昂的专利费,近乎切断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工业的道路。

  不过,由于发达国家控制着WTO的秘书处,在2001年“多哈回合”启动时,许多议题还是被列入了议程。而在发展中国家,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1990年代东亚和拉美接连发生金融危机,与贸易条件恶化有很大关系。

  于是,在2003年坎昆会议上,一些发展中成员的代表提出动议,要求改革WTO,以使发展中国家在WTO内取得某种“特许权”或“豁免权”,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发达国家集团不仅无心回应发展中国家的要求,反而试图将WTO引向一些更尖锐、更敏感的问题上。结果,由巴西等领衔的发展中国家集团拒绝继续讨论,并“封杀”了发达国家提出的一些动议,致使会议彻底失败,也给“多哈回合”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坎昆会议”既暴露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矛盾的尖锐性,也暴露出WTO的脆弱性和局限性。“坎昆会议”后,双方很少再有认真的争辩。一些发展中国家代表明确表示,在发达国家作出重大让步之前,发展中国家不应再做出任何新的承诺。

  “香港会议”如果再次无果而终,不仅将宣告“多哈回合”失败,WTO自身的合法性也将受到质疑,从而动摇现行国际贸易体系。鉴于后果的严重性,这次会议应当能够达成一些妥协,让“多哈回合”延续下去。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8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