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欧盟农业补贴作祟 WTO多哈谈判香港会议举步维艰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 03:07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林纯洁 发自上海

  本周二,为期6天的世界贸易组织(WTO)第六次部长级会议将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虽然本次会议曾被寄予厚望,但是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达到预期的结果已不可能。

  表面上,欧盟不愿削减农业补贴是全球贸易谈判陷入僵局的重要原因,但是更实际
的原因可能是目前并不具备达成多哈回合谈判目标的基础条件。

  多哈回合谈判是2001年第四次WTO部长级会议正式启动的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谈判涉及农业、非农产品、知识产权和公共健康、乌拉圭回合承诺实施等多个领域。总体来说,如果多哈回合谈判最终能够成功达成协议,那么无异于在贸易领域建立了一个相对的有效市场体系。

  这种体系需要谈判各方站在全球利益的高度看待贸易问题,不过可惜,我们的境界还远未到这种地步。各成员都在谈判中有着自己的算盘,所以多哈回合谈判从一开始就分歧不断,发达成员极力督促发展中成员开放保险及银行市场;而发展中成员则讥笑发达成员的农业补贴,足够让他们4100万头牛坐头等舱机位环游世界1.5次。

  目前,欧盟的农业补贴无疑处于风口浪尖,这其实与欧洲目前面临的问题紧密相连。

  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与推崇自由经济的英国和中东各国的经济相比,德国、法国等国步履维艰。欧盟开始发现,他们高福利制度造就的“懒汉现象”已经使欧盟的国际竞争力明显落后,不改革就会被全球化的洪流淹没。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今年7月接任欧盟轮值主席时就在欧洲议会表示,造成“2000万人口失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下降”的“欧洲社会模式”非改不可。在10月27日召开的欧盟峰会议题也被确定为“欧洲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但是布莱尔的这次自由经济模式“推广会”却没有成功。因为欧洲大陆的领导们已经从法国、荷兰对《欧盟宪法条约》的拒绝到最近德国大选的结果中看出了多数欧洲民众要求维持现有福利制度的愿望。欧盟的政治家们开始变得谨小慎微,而欧洲也一次次错失改革良机。

  法国最大农民工会FNSEA的货品、市场、国际事务主任 Claude Soude 曾表示,若进一步开放欧洲农业市场,起码会有两成农民失业。“当我们失去补贴,我们就会消失,因为我们没有出口竞争力。”法国现在只有约60万农民,占总人口的1%。如果按2004年该国94.18亿欧元的农业补贴来计算,人均约为1.63万欧元,而当年法国农民的人均收入只有1.8万欧元左右。

  就像Soude所说的:“法国每个省份所种的农产品都不同,所以你到法国不同部分看到的风景都不一样,若没有了农业,法国就不再一样了。”

  欧盟当然知道他们现在应该要先安抚谁,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欧盟实在无力去开罪民众。对于多哈回合谈判,或许我们需要找更合适的时机。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