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减排温室气体效力甚微 京都议定书遭多方质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2:16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莫书莹 综合报道

  本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继续在加拿大蒙特利尔举行,与会人士大多认为,应通过财政奖励而不是处罚的方式,鼓励更多的国家投入到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工作中去。

  无力刺激各国开发清洁能源

  由于签署至今收效甚微,不少与会人士对《京都议定书》的效力表示怀疑。

  《京都议定书》鼓励各国,从燃煤发电到汽车等各领域全面使用新型洁净能源来控制和改善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但目前,由于无法刺激清洁能源技术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使得新型能源技术无法得到广泛推广,《京都议定书》在解决全球温室效应方面的实际影响不大。事实上,最新数据显示,许多签署《京都议定书》的国家目前的年废气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有增无减。

  目前在加拿大、

意大利、西班牙等国,由于《京都议定书》遭到了本国工业的抵制,温室气体排放不降反升,政府对此只能表示无能为力。即使是英国、德国这样致力于对抗温室效应的国家,政府对到底应该对温室气体排放作如何限制也感到非常头痛。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的美国至今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引起了广泛的争议,有人认为,在环境保护方面,美国应作出表率,而此次会议的美国代表哈伦·沃森(HarlanWatson)称,是否签署《京都议定书》应由各个国家按照自己本身的情况决定,美国决定不签署。

  此外,该协议对于控制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没有规定,一些发展中国家明确表示,既然像美国也没有签署协议,他们就更不会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作强制规定。参加本次大会的印度环境与森林部秘书长高史(Prodipto Ghosh)在会上表示,印度目前拥有占世界上17%的人口,而温室气体的排放仅为世界总量的3%,所以从长远来看,也不会对全球大气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另一方面,从目前情况来看,即使是签署协议的国家在此方面也做得并不令人满意。

  两种策略:限制和财政鼓励

  总部位于巴黎的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指出,预计在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 1990 年增加50%。IEA 主席曼蒂尔(Claude Mandil)呼吁,全面加大对开发清洁能源的投资,包括核能源和节能机器。一些致力于环保的人士认为,适当的财政支持和奖励才能帮助各国,特别是像印度这类新兴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减少废气排放,而在发展中国家做好温室气体排放的控制工作,对改善全球温室效应意义重大。

  此外,曼蒂尔透露,在鼓励温室气体排放限制方面,大会考虑采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的策略,发达国家继续采取《京都议定书》模式,同时发展中国家将获得财政支持和鼓励,帮助他们进行清洁能源的研发和推广。曼蒂尔认为,这种“胡萝卜政策”将尤其对中国有效,因为比起西方国家,中国的燃煤电力工厂在节能方面还做得不到位。

  世界银行可持续发展高级顾问肯·纽康伯(KenNewcombe)表示,缺少对清洁能源技术开发的财政支持,温室气体排放将持续增长。纽康伯认为《京都议定书》的问题在于期望在短期内解决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而忽略了应当为市场制订了长期的目标。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85,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