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世行反对政府对移民汇款征税 国际汇款门槛待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16:46 《时代信报》

  对国际移民汇款造成最大影响的,并非移民及目的国的心理意识问题,而是来自于国际汇款的渠道及高昂的服务费用。

  目前主要的四个国际汇款办理机构收取的服务费用,相当于汇款额的10%——15%,以100美元为例,移民需要支付的服务费高达16美元左右。

  海外输出效果更好

  “国内游”对居民收入的拉动作用早在此之前已经受到重视。就重庆本土而言,号称“百万农民大转移”的劳动力输出工程已经获得了相当大的收益,不同的是,这一次世行的建议,是将过剩劳动力向海外输出,这种移民相对国内移动而言,收益效果更加明显:“目前高收入国家的工人收入,往往高出移民输出地收入水平的五倍以上,中国每年接收到213亿美元的移民汇款加上其他途径获得的100亿美元资金,其总量已经是外资投入总量的一半。”

  世行所说“其他途径获得的100亿美元收入”,实际也是指通过移民获得的资金,而这些资金由于未进入官方正式流通渠道转移,但依然属于移民资金的一部分,倘若加上这一数量,中国从移民途径接收的资金实际上已经排在了全球第一。

  尽管有如此庞大的资金数量,但世行认为中国并未将移民的资金潜力发挥出来,郝福满指出:“虽然我们看到中国接收到的移民汇款数量巨大,但其金额只占中国GDP总量的1.3%左右,所占GDP比例并不高。而另外一些发展中国家,其移民汇款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例相应要高很多。”

  世行报告中列明了部分发展中国家移民汇款所占比例的名次:汤加为31%,摩尔多瓦为27.1%、莱索托为25.8%、海地为24.8%、波黑为22.5%。

  在这样的数据对比下,世行认为中国移民汇款方面依然有巨大潜力可挖。

  移民背负心理成本

  发展潜力与现实之间,依然存在众多需要缩小的鸿沟。

  世行报告指出,国际移民对于输出国劳动力而言,最大的问题是来自心理成本。“虽然国际移民能够带来很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对于这种跨国流动,依然存在相当大的争议。由于可能受到剥削和虐待,因此移民背负着很高的心理成本。而另一方面,移民的家庭也存在高成本风险,这种成本主要是由其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承担。同时,一些非正规渠道的移民因为蛇头的剥削,可能造成移民的收益相当低,甚至是负数,因此在这种情况之下,国际移民依然面临障碍。”

  当然,这种障碍已经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世行透露称,目前联合国国际移民委员会正在就此进行研究分析。相信目前国际移民的环境状况将随之而转变。

  国际汇款费用高昂

  事实上,对国际移民汇款造成最大影响的,并非移民及目的国的心理意识问题,而是来自于国际汇款的渠道及高昂的服务费用。

  郝福满在介绍这一状况时称:“目前主要的四个国际汇款办理机构收取的服务费用,相当于汇款额的10%——15%,以100美元为例,移民需要支付的服务费高达16美元左右。”

  世行报告指出:“降低汇款成本会比对所谓非正规服务进行管制更有助于鼓励使用正规的汇款渠道。尽管防止洗钱和恐怖分子融资是必要的,但实施的方式必须不影响降低汇款成本的目标。

  《全球经济展望》建议应增加贫困移民及其家庭使用正规金融服务渠道来汇出和领取汇款。这可以通过鼓励扩大银行网络,允许移民输出国的国内银行在海外经营,为移民提供得到承认的身份证,为小额金融机构和信贷合作社进入汇款市场提供便利。”

  援引印度等国经验

  此外,世行报告援引印度、菲律宾和美墨边界降低汇款费用的经验,以供其他国家借鉴。这些经验包括政府采取措施开放

邮政系统来增加汇款服务竞争,签发一种领事身份证来为在美国的
墨西哥
移民开银行账户提供便利,以及采用手机短信进行汇款等。

  在鼓励采取改革措施以增加汇款流入的同时,报告反对政府对汇款征税,并告诫不要采取通过资金配套方案引导汇款流向特定地区或行业的激励手段。世行报告论证说这种方式在过去的成功率很低,报告建议政府把汇款与其他私人收入同等对待。报告论证说,汇款和私人资金一样,不应被看成可以代替发展援助。

  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布吉尼翁说:“汇款是来之不易的收入,而且在多数情况下都已经征过税,不应再重复征税,而且政府也不应该试图把汇款看成是发展援助。”

  当然,要想使国际汇款的服务费用降低,尚需时日。另一方面,虽然国际汇款除了提高移民家庭的消费水平外,获得更多的资金来源,而且汇款带来的稳定的外汇流入还可以改善一个国家借外债的资信度。如果金融机构能够以汇款储蓄做担保,就可以扩大对发展中国家资本的利用,降低借贷成本。但是,世行依然特别提醒称:“国际移民和汇款,是作为资金来源的另一个重要渠道,在引起重视的同时,发展中国家不能将其作为获得资金的主要方式,其经济发展依然应当以提高本国就业率及改善经济条件为目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4,1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