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美国最后边疆阿拉斯加紧盯对华商机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2日 02:07 第一财经日报

  一个遥远的边陲小城,却怀抱着成为世界中心的理想,阿拉斯加这个狂热的构思似乎正随着中国的崛起在慢慢实现

  本报特约记者 陈之罡 发自华盛顿

  在想象中,阿拉斯加是一片荒凉的土地,而走近它,才知道它不仅有或美丽、或壮阔
的景致,它还是热闹而有活力的。这片被称作美国“最后边疆”的神奇土地,也跟随着全球的“中国热”,正在走近中国。

  当地第一大城市安克雷奇是进入这片“最后边疆”的门户。阿拉斯加幅员辽阔,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本土三个大州加利福尼亚、得克萨斯和蒙大拿的总和,全州却只有60万人口,其中将近一半在安克雷奇。阿拉斯加的气候和地貌差别巨大,但是,对于绝大多数外来游客来说,安克雷奇就是他们看到的阿拉斯加。

  人均收入在全美位居第二的安克雷奇,正处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刻,他们希望抓住中国腾飞带来的契机,将这个边陲小城转变为全球货运中心。

  受益《中美航空协定》

  记者在安克雷奇期间,最常听人们提起的,是中美两国去年6月签订的《中美航空协定》。根据这一协定,在2010年前,中美之间将增加111班次货运航班,其中至少62班次要经过安克雷奇。

  航空运输是当地经济的支柱之一,该市每9个工作职位中就有1个与机场相关。现在,阿拉斯加人正热切地期盼着该协定为当地经济注入强劲的新动力。

  航空业在安克雷奇经历了戏剧性的兴衰起伏的过程。上世纪90年代之前,安克雷奇是国际客运航班的中途加油点,该市当时的主要产业之一,就是在机场向那些短暂逗留的乘客兜售免税商品。但是,随着前苏联地区开放领空,加上新型远程客机投入使用,客运航班不再在此逗留,安克雷奇机场开始萧条。

  不过,天无绝人之路。由于中国带动了亚洲经济的增长,越来越多的货运航班在此时开始来到安克雷奇。安克雷奇目前已经是全球第四大货运机场,仅次于美国货运枢纽孟菲斯以及中国香港和东京。仅2004年,安克雷奇机场货运量就比上年增长13%,而根据估计,中美航空货运市场在未来10年还将每年上升10%至25%,而全球市场平均只有6%。

  安克雷奇靠近北极,这种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它在先天上并不具备成为一个重要城市的条件。但是,由于国际航班为求最短距离,都必须取道北极,这又为安克雷奇带来了地理上的巨大优势。但是,它需要的是将地理上的战略优势真正转换成经济成就。

  1989年,联邦快递(FedEx)为了拓展在亚洲的业务,开始在美西部地区寻找新的货运港,经过阿拉斯加的大力游说,联邦快递最后选定了安克雷奇。此后,UPS和DHL、西北航空也陆续到来设立新货运港,安克雷奇酝酿已久的经济转型之路从此开启。

  物流、卖鱼、招客

  负责记者接待工作的是该市经济发展委员会总裁坡依(RobertPoe),该机构负责经济发展和推介工作。曾经在州政府任职、在当地颇有声望的坡依,目前的工作有如该市经济发展的“化妆师”。

  坡依花了很多时间陪同记者,展示和介绍当地的发展状况。坡依不厌其烦地强调,从安克雷奇飞往北半球所有主要城市,均不超过9小时,甚至在他名片的背后也是一幅简洁的航线图。他说,安克雷奇利用这种优势发展成为全球物流业的中心。

  实际上,这一发展方向已经是阿拉斯加人的共识,他们在一起努力为此创造条件。2004年,来自该州的美国联邦参院代理议长史蒂文斯促成国会通过法案,允许国际和国内航班相互转换货物。这一法案使得安克雷奇的货运安排更加便捷。

  目前,安克雷奇机场的登陆费用已经低于几乎其他所有主要机场。而为迎接更多来自亚洲的货运航班,机场还在继续进行扩建。

  同样在扩建的还有当地的港口,该市总共将为此投下超过3.5亿美元。港务局的人员介绍说,亚洲的货船如果前往洛杉矶等繁忙的港口,往往要漂泊数天才能等到货位,在货场又要等上一两周才能运出。而如果运往安克雷奇,海上航行时间相仿,但是进入港口之后,在三天内就可以通过陆路将货物运到美国本土,反而比大港口更快、更有效。

  此外,当年为了战备需要,阿拉斯加建起了发达的陆路交通系统。更具当地特色的是,由于阿拉斯加地域辽阔,小型飞机成了当地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该州有四家航空货运公司,它们甚至瓜分了

邮政部门的投递业务。

  阿拉斯加是美军的主要基地之一,也因此延揽了不少长于战略规划和物流管理的军方人才,他们在退役后留在当地,从事管理和研究。

  尽管阿拉斯加具备成为货运中心的基础,但是,

中国经济的腾飞,才使得这个理想更加清晰可行。坡依说:“我们有了一个机会可以脱颖而出,这个机会就是中国。”

  今年6月,坡依曾经前往深圳参加国际物流业交流会,寻找商机和合作伙伴。尽管此行让坡依兴奋不已,但是他也发现,中国的物流业还只是刚刚起步,要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并不容易。12月2日开始,坡依又将前往香港和上海。

  除了物流业外,阿拉斯加人还紧盯着中国新兴中产阶层的荷包。

  渔业是阿拉斯加仅次于石油业的主要产业,该州的捕鱼量相当于全美的一半,其中很大一部分供出口,主要是销往日本和欧洲。现在他们的目光投向了中国。

  安克雷奇渔业协会的人员谈起他们的种种海产品时,如数家珍。他们说,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会变化,可能会慢慢喜欢上来自阿拉斯加的海产品。

  旅游业则是另一个对中国表现出兴趣的产业。该市主管旅游业的官员总结说,冰川、野生动物和青山翠谷同时汇集,这使得当地风光独特。该市市长贝季奇(Mark Begich)说,他们看中了中国的巨大潜力,但是,有点不知道怎么去推销。

  全球性城市梦想

  对于未来的经济发展,很多阿拉斯加人相信,他们面临的最大障碍是外界对阿拉斯加刻板甚至错误的印象。坡依强调,安克雷奇要获得成功,必须要把当地的真实面貌和独特优势展现出来。

  很多人担心安克雷奇机场在冬天无法降落,但是该“机场过去15年中几乎从来没有关闭过,唯一一次还是因为联邦航空局的人员来此地,因为不熟悉当地情况要求关闭的。”坡依说。

  当地人喜欢提到的一个故事,当年安克雷奇前往游说争取联邦快递时,恰巧联邦快递的管理层中有人曾在阿拉斯加服役,了解安克雷奇的冬季气候并不影响飞行,而且寒冷的气候和空气稠密,甚至还有利于高负荷的货机起飞。很多人相信,如果不是这一巧合,安克雷奇的历史将会改写。

  不过,安克雷奇人对此仍然充满信心。“人们来到这里,看见这样阳光灿烂的画面,然后回去告诉别人,这就是最好的介绍。”市长贝季奇(Mark Begich)在初秋的阳光中说。

  市长甚至豪言:“我们不是一个阿拉斯加的城市,也不只是一个美国的城市,我们是一个全球性的城市。”一个遥远的边陲小城,却怀抱着成为世界中心的理想,这个狂热的构思似乎正随着中国的崛起在慢慢实现。摄影/陈之罡

  背景资料

  导弹基地和石油重镇的转型欲望

  很长时间以来,阿拉斯加对于美国的重要性只是其地缘上的战略地位,空军名将马歇尔(Billy Mitchell)早在1935年就声称:“谁掌握了阿拉斯加就能掌握全世界”。到今天,阿拉斯加仍然是美国导弹部署的重要基地。

  从1969年开始,阿拉斯加北部发现石油,该州对美国经济的重要性才开始凸显出来。而石油业的出现,也为阿拉斯加带来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大量的技术移民,使得这块沉寂的大陆变得兴旺蓬勃。到今天为止,该州的收入80%来自石油化工业,以致当地居民无须缴纳销售税、个人收入税等。

  不过,对石油业的过度依赖,也使当地经济存在着隐忧,这种脆弱性在1986年全球

石油价格下跌时暴露无遗。当时阿拉斯加迅速遭到重大冲击,以致在两年内人口流失五分之一。但是,阿拉斯加很快开始了产业多元化的探索,将危机变成了转机。(陈之罡)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86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