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国际金融报:日本为什么与众邻政冷经热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02:55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日本政府在处理与邻国关系上的“亲美遏邻”之策,使小泉在APEC会议上受到了亚洲邻国的冷脸。就连前不久对日本进行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也主动地与小泉绕开政治只谈经贸。

  高举“日美同盟万能论”之旗的小泉已使美国开始担心,日本的“四面楚歌”可能会威胁到美国的亚洲利益。

  ●日本与邻国“政冷经热”的局面已经持续多年,而其中最敏感的原因就是历史问题

  ●日本几乎与每一个邻国都存在所谓的“岛屿之争”。比如,与俄罗斯之间的北方四岛之争、与韩国之间的独岛之争、与中国之间的钓鱼岛之争。岛屿之争激发了当事国潜在的敌对情绪和历史情仇,目前,日本的外交温度已降到战后以来的最低点

  令人忧心的日本民族主义倾向

  葛传红

  小泉无疑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人。然而,这却不足以来形容小泉的精神实质。按照他本人的说法,他仰慕武士。

  据报道,小泉在接受《泰晤士报》专访时说:“我从武士的艰苦人生中学到了不少东西。他们每天都面临死亡。”而小泉所说的武士主要指16世纪末,打败贵族阶层、结束日本战国时代的织田信长。

  不仅如此,小泉还把他推行的改革与明治维新相提并论。他激情地说道:“这是日本近代史中称得上奇迹的大改革,包括明治维新改革,及战后走出灰烬的发展。在太平时期进行适应世界变化的改革,是作为执政党我们的责任。”

  然而,笔者认为,所谓小泉特色的政治,不过是向民族主义回归而已,其核心就是要让日本重振雄风,变成一个“正常国家”。其中的关键就是,要修改日本的“和平宪法”和不断重构历史(参拜靖国神社是重构历史的一个侧面,但远非全部)。

  果然,11月22日,在日本自民党举行建党50周年纪念大会上,自民党正式提交日前推出的宪法修正案草案,谋求修改战后制定的和平宪法,改“自卫队”为“自卫军”。

  但是,日本至今还未对那段战争历史表示真诚的忏悔,人们担心日益民族主义的日本会走上军国主义的老路,再次危害亚洲人民。对此,日本一桥大学历史学者吉田裕分析说,随着民族主义者与复古主义者开始掌控日本公共舆论,个别要求诚实对待历史的声音被压制下去。

  事实上,的确如此。比如,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但日本保守政坛与鹰派论坛更趋向于将今年定位为“日俄战争胜利100周年”。从去年初开始,日本媒体就掀起一股“日俄战争100周年”的热潮。主要内容则着重于作为“黄种人”的日本人,怎样在100年前打败了“白种人”———俄国。

  其实,这也是日本社会发生变化的一种集中体现,主要是民族主义意识日益强烈起来。与战后初期相对照,在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的日本社会,“中产阶级意识”蔓延滋生,国民意识上出现了暧昧而难以琢磨的心态上的“变质”———即有意识地想从“日本是战争加害者”这一世人的印象中逃遁开去,对亚洲邻国充满傲慢与偏见。

  最近,在一本名为《憎恨韩流》的漫画书中,一名日本妙龄少女就宣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日本打造了今日韩国!”书中还借助漫画人物的口说,“韩国文化没有一星半点值得自豪的地方。”

  在另一本书名为《中国介绍》的漫画中,以日本女人为原型的漫画人物说,“看看当今中国,它的道德、思想、文学、艺术、科学、研究,没有一样吸引人。”

  据《纽约时报》报道,就是这么两本丑化邻国、煽动对抗的漫画书,最近4个月成了日本书市的畅销书,目前已售出18万册。“更令人吃惊的是,这样两本充满鄙视,煽动仇恨的漫画,几乎没有遭到公众、知识分子或者主流媒体的批评”。相反,日本最保守的《产经新闻》还赞美《憎恨韩流》一书“极其理性,没有失去平衡感”。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日本一直以“脱亚入欧”为基本国策。当然,这一政策中也隐藏着某种精神的不稳定性,直接影响到日本国民的民族情绪和民族归属感。所以,努力成为“正常国家”的日本,采取适度的民族主义原本是可以理解的。然而,非常不幸的是,这一过程中却出现了让人担忧的倾向。

  11月2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率领100多位经济、工商界人士对日本进行访问。有评论说,“访问队伍之庞大在近年俄国外交中堪称罕见”。也有观察人士指出,“普京访日大有雪中送炭的意味,因为日本在APEC会议上受够了亚洲邻国的冷脸”。

  巧合的是,今年既是日俄建交150周年,也是日俄战争百年纪念。在日本外交部门的斡旋下,普京总统时隔5年再度访问日本。日本方面显然对此次会晤寄予厚望,希望能利用这次首脑会晤的机会,解决“北方领土”问题上的历史恩怨。然而,这次又让日本失望了。

  正如一些国际观察家就当前的日俄关系发表评论所说,目前的日俄关系如同日中关系一样存在着“政冷经热”现象,很难指望普京此次访日能在影响日俄关系的北方领土问题上取得进展。因而普京此次访日,充其量是一次“以经济为导向的访问”。

  复旦大学日本研究中心郭定平教授对本报指出,“政冷经热”现在已经成为日本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一种准确描述,日本也似乎是在执行一种“政经分离”的对邻政策,但这在战略上是极其“近视”的。

  事实上,日本现在的外交已经降到战后以来的最低点。韩国总统卢武铉已经决定取消原定在年内的访日计划,韩国外交通商部部长潘基文甚至还表示“韩日关系目前非常紧张”。而已经冷谈了多时的中日关系,也不见任何改善的迹象。

  人们不禁要疑问:日本缘何与邻国关系都“政冷经热”呢?是偶然吗,还是其间蕴涵着某种不可避免的必然性呢?

  领土争端:难以调和的零和博弈

  领土争端是国家间最难处理的关系,是一种“零和博弈”形式

  展开一面世界地图,人们发现,日本好像一条“小虫”飘浮在太平洋上,周围还点缀着一些小岛,呈放射状向四周散开,犹如散落于桌面上的棋子。然而,就是这些小岛却也成了易生是非之地,日本无奈地发现,它几乎与每一个邻国都存在所谓的“岛屿之争”。比如,与俄罗斯之间的北方四岛之争、与韩国之间的独岛之争、与中国之间的钓鱼岛之争。

  对此,复旦大学俄罗斯与中亚研究所赵华胜教授对本报指出,“如果单纯是这些岛屿的归属问题,那解决起来可能就容易多了。难办的是,岛屿之争激发了当事国潜在的敌对情绪和历史情仇,使日本的外交雪上加霜。每当日本提及,双方政治上就会空前降温”。

  据悉,目前普京政府的如意算盘是大打能源高价牌,一面要求日本扩大对俄投资,另一面着力瓦解要求归还北方四岛的日本舆论。但在日本,不是所有人都对与俄做生意充满热情。北海道大学教授岩下明次郎说:“对日本来说,俄罗斯只是一个经济小国。甚至修建输油管道这样的项目也不足以让东京在领土纠纷上妥协。”

  赵华胜教授也认同这种观点,他认为俄罗斯外交的首要目标是维护本国的安全和经济利益,“北方四岛问题是影响日俄关系的一大痼疾,俄日双方试图以‘输油管道’和‘经济援助’让对方让步是不切实际的”。

  而美国国防信息中心俄罗斯问题专家兹罗宾则表述的更加直接,他认为如果普京向日本拱手交出北方四岛或者其中的一岛,那不仅将有损他在国内的领导地位,还会扼杀他选定的接班人在2008年总统大选的胜算,简直等于政治自杀。

  然而,最让日本感到绝望的还是俄罗斯国家杜马发言人鲍里斯·格雷兹洛夫的言论,他在一篇公开发表的文章中表示,日本失去“北方四岛”是“对其侵略邻国国土的惩罚”。事实上,普京此次访日时也坦言,两国就北方四岛所进行的对话将“很艰难”。

  “其实,与俄罗斯的岛屿争端是相对比较好解决的,而与中韩的争端则更麻烦,甚至会出现严重的后果,比如武装冲突的局面”,中共中央党校张琏瑰教授对本报指出。在他看来,领土争端是国家间最难处理的关系,各方都已上升到捍卫国家主权的高度,“一方所得必为另一方所失,是一种‘零和博弈’形式,这使得与日本的关系很难突破”。

  历史问题:触动邻国的敏感神经

  小泉已经5次参拜祭祀着战犯的靖国神社,这在客观上,让亚洲国家不得不对日本要走回头路有了更深一层的戒心

  其实,日本与邻国“政冷经热”

  的局面已经持续多年,而其中最敏感的原因就是历史问题。就在11月21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与美国总统布什举行会晤时﹐还谈到了靖国神社问题。胡锦涛告诉布什﹐小泉纯一郎最近参拜靖国神社阻碍了中日关系的发展。

  郭定平教授认为,“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是中韩等亚洲受二战侵害的国家决不能退让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给日本的一种道义约束,要求它在军国主义的道路上悬崖勒马”。郭认为,中韩的要求是正义的,绝不是像某些日本右翼人士所说的“无理取闹”或“抓住历史问题不放”。

  事实上,小泉已经5次参拜祭祀着战犯的靖国神社,这在客观上,让亚洲国家不得不对日本要走回头路有了更深一层的戒心。而对于历史问题,就是在日本内部其实也是极度争议的。

  就在今年年初,日本《朝日新闻》就告诫说:“我们日本人必须马上停止无视过去历史事实的行为。只有正视历史,才能拥有未来。”《日本经济新闻》也大声疾呼:“作为战败国,如果继续在战争责任问题上文过饰非的话,日本将很难在国际社会上立足。”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政界要人包括首相和外相在内,至今都还无法正确对待这一问题,不断以出格的言论和行为挑衅邻国。

  就在11月21日,有“非常鹰派”之称的日本外相麻生太郎,在接受美国彭博社的电视采访,对外界批评游就馆与历史背道而驰时表示了反对意见。他在电视上说:“馆内并没有美化战争,它传达的是历史事实。”

  而实际上,游就馆就建设在祭祀着二战战犯的靖国神社内,是日本歌颂战争最露骨的一个博物馆。在馆内,非但看不到任何反省战争的字眼,还可看到它鼓吹“日本参与二战是迫不得已的自卫战争”。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再次重申,“中方对他公然发表这种言论感到震惊,美化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游就馆是其中宣扬所谓‘靖国史观’的核心设施。日方必须采取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加以妥善处理。这是日本改善与亚洲邻国关系,共同开辟未来的惟一正确选择”。

  对此,日本东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惠和庆和教授指出:“日本未能了解邻国的感受,令亚洲各国酝酿了一种轻视日本的气氛。中韩两国似乎认为小泉在位期间,难以与日本修补关系。”

  亲美遏邻:连美国都表示担忧

  日本这种亲美遏邻的政策,渐渐有失控的可能,进而威胁到美国的亚洲利益

  尽管日本在亚洲处于一种“四面楚歌”的局面,但是小泉内阁似乎并不在乎,而是抱着“日美同盟万能论”的想法不放,自以为只要强化日美同盟,在与其他国家的博弈中就可胜出。对此,日本《朝日新闻》社论批评道:“以为美日关系等于一切的想法近乎毫无头脑。”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王义桅副教授也认为,日本一贯抱着美国“大腿”不放,其实是日本的“脱亚入欧”政策的表现,它始自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王认为,这已经成为日本的基本国策,并深深地根植于日本民族文化之中。

  事实上,从1996年4月17日美日安保条约重新定义以后,特别是今年2月和10月的“2+2”会议后,人们可以看得很清楚,美日之间已经形成了主子和仆从的关系,并把中国当成假想敌,而遏制俄国其实也是题中应有之意,因为历史上俄日的关系向来是冲突的。

  然而,日本这种亲美遏邻的政策,渐渐有失控的可能,进而威胁到美国的亚洲利益。华盛顿的高级官员说,如果对日中及日韩关系恶化置之不理,日本就会在亚洲陷于孤立,也将损害到美国的利益:因为如果日本与中韩对立,将来在

六方会谈中,美日就会陷于孤立,而形成朝鲜、俄罗斯、韩国、中国与美日相抗的局面。

  11月20日,布什在与胡锦涛会谈中,敦促中日两国改善恶化的关系。而日本媒体则认为中美峰会提及靖国神社问题“不同寻常”。

  然而,这并不是一次孤立的事件。美国助理国务卿希尔11月19日也表示,尽管美国和日本有深厚的关系,但东京与邻国的紧张关系同样可能为华盛顿带来麻烦:“我们希望看到中日、日韩间的状况平静下来。现在,美国政府对日本与中韩关系之紧张越来越担心。”

  对此,日本东京大学国际关系教授田中明彦也指出:“不论美日关系有多好,小泉总不能忽视亚洲各国的关系。”

  拖累经贸:不过是迟早的事

  经贸关系一直都是服从于政治关系的,“政冷经热”的结果最终也会导致经济交往的道路越走越窄,终使经济同样陷入“冷”的局面之中

  如今,小泉政府似乎在与邻国搞“政经分离”政策:一方面继续参拜靖国神社或向俄国追要北方四岛,让中俄韩“吞苦果”;另一方面希望同中俄韩发展经贸关系,获取经济利益。只要“政经分离”能够持续下去,日本就不觉得有必要改变政策,甚至会变本加厉地推行到底,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沈骥如研究员指出,“实际上,从国际事务的发展来看,真正的政经分离是不可能的,政经分离只是某种形势下的暂时现象”。在沈看来,因为经贸关系一直都是服从于政治关系的,“政冷经热”的结果最终将会导致经济交往的道路越走越窄,终使经济同样陷入“冷”的局面之中。他认为,这体现了小泉政府的“战略近视”。

  事实上,目前不少日本经济界人士已经开始对日本与邻国的政治关系感到忧虑。他们已经意识到政治关系的持续冷淡,正在导致经济关系也随之趋于冷淡。这也许并不是杞人忧天,而是正在逐渐成为摆在日本与邻国面前的一个严重问题。

  沈骥如研究员对本报指出,“这主要是人们对政治关系的走向不明确,本来政治和经济应该是一对良性互动的关系,可是这一关系却被人为逆转,呈现恶性发展的态势。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结果就是投资者心存疑虑,裹足不前”。

  对此,王义桅副教授也指出,“政冷”必将拖累经贸,“这不过是迟早的事”。王还以中日关系为例说,如果不存在“政冷”,中日经济关系目前也许已经发展到一个让世人惊叹的水平,而“俄韩两国与日本的关系也与中日关系极其相似”。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79,70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