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国际财经 > 正文
 

谁能挽救缺乏竞争力的美纺织行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10:46 光明网-光明日报

  新华社记者 王振华

  中美两国经过长期艰苦的谈判终于在最近签署了双边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协议。据报道,美国纺织品和服装生产行业的不少人为此很是高兴了一阵。不过,一些有识之士认为,他们似乎不应盲目乐观,相反应该冷静考虑这样一个的问题:谁能挽救美国的纺织行业?

  中美纺织品贸易协议是一个互利互惠的协议,同时也是为了减少贸易摩擦和保证今后两国贸易关系稳定发展的临时性产物。必须指出的是,这毕竟也是一个对中国产品出口施加限制的协议。从本质上说,美国在全球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制度消亡之后继续设限是与世界贸易组织自由贸易原则背道而驰的,是配额制度的“死灰复燃”。

  美国对来自中国的

纺织品继续设限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挽救可以说是垂死的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行业。在美国国内,将纺织品和服装生产行业的衰落归咎于中国乃至其他发展中国家同类产品出口增长的人不在少数。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们只看到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行业的就业人数持续减少,看不到当今全球化潮流的“不可抗拒”。只看到美国产品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看不到这是全球性市场竞争导致的“不可避免”。

  事实早就证明,限制进口根本保护不了缺乏

竞争力的美国纺织品行业。当主要是为了保护发达国家相关行业的全球纺织品和服装配额制度从1974年开始实施以来,美国的纺织服装行业不但没有因为这种保护而“兴旺”起来,反而不断衰落。拿产业人数来说,30年前美国这一行业的就业人口高达百万之众,而到保护了30多年后的去年年底,人数只剩下40万左右。

  目前,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行业面临的竞争对手并非只来自中国,而是来自全球。根据美方统计,今年以来虽然源自中国的服装产品进口有很大增长,但其他国家同类产品对美出口也在很快增加。其中来自印度和孟加拉国的产品分别增长了34%和24%。来自印尼和斯里兰卡的进口也分别增长了17%和18%。

  随着中国产品对美出口遭遇限制,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出口必然相应加快,因为美国市场存在对来自发展中国家物美价廉服装产品的巨大需求。用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一名纺织工业教授的话说,这是一种“气球效应”,压迫气球的一个部位,必然导致气球的其他部位鼓起。德高望重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也曾多次强调,美国一些人力图限制全球化发展的任何努力最终只会给美国带来不利影响。

  其实,美国力图保护本国市场和相关行业而结果却适得其反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大举进军美国的时候,美国就曾对日本汽车进口采取过配额措施,最终的结果是目前美国国土上日本汽车满地跑,而本国汽车制造商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小。

  中美纺织品和服装贸易协议有效期只有3年。也就是说2008年以后美国就再也无法以任何借口对外国纺织产品设限。到那时谁又能挽救美国的纺织品和服装生产行业?可以说,一些人在中美这一协议签署之后盲目乐观,到头来也只会是一场“空欢喜”。因为,依靠对进口设限和其他贸易保护措施,无法阻止美国纺织品和服装行业的衰败。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95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